培养在中国的自主研发能力
2012-04-29贾红谱
贾红谱
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是澳大利亚的空调国际与中国长安集团各占比50%的合资公司,主营业务是汽车空调系统和发动机冷却系统 ,现在也涉及到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作为一家母公司为外方的企业,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一直坚持自主开发,在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拓展等方面成效显著。
南方英特空调公司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公司,外方母公司在澳大利亚。该公司总经理淮晓利博士说:“澳大利亚不是一个主要汽车制造国家,所以我们没有像一些世界著名的欧美零件供应商,可以在国外进行生产。我们打的是硬仗,需要非常强地依赖当地团队,我们需要培养在中国的自主研发能力,走出在合资公司自主开发的路径。”
淮晓利告诉记者:“南方英特成立之初,研发能力薄弱,主要依赖国外,股东方将企业的目标定位为高端的轿车市场,而不是中国长安比较强的微车市场,所以一开始创业就比较困难。在双方指导下,公司迅速导入国外的管理方式和技能,同时更重视消化吸收与当地团队培养、能力建设。2001年公司成立,2002年开始为福特嘉年华配套,2006年与中国长安集团签署了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备忘录,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提高。经过十年发展,公司规模和竞争力有了极大提高,目前在重庆和南京共有四个工厂,北京和深圳的新工厂已经在规划之中。在研发方面我们工程技术中心设在重庆,另外在上海和广岛设有工程技术分中心,本地化的研发能力能够支持研发能力,预计今年的销售收入是7.5亿。”
空调是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要部件,他告诉记者,空调中蒸发器积水问题,是造成霉菌生长,腐烂而使空调散发臭味的原因。南方英特现在的空调都做了表面亲水处理,有效避免了积水造成的问题,而在过滤器、空气净化装置、负氧离子发生器等技术方面,南方英特都没有问题。
淮晓利介绍说,产品开发作为空调系统直接影响到客户的满意度,我们按照一定的思路去开发产品。首先从市场和客户需求出发,制定开发产品的一些目标,然后层层分解,从整车系统分解到子系统,再分解到零件,验证之后通过虚拟验证、计算机模拟,然后再到系统、子系统、到整车,最后是对质量的研究和对客户的跟踪。这样,我们的产品研发就是一个不断改进的闭环过程,我们把这套体系完全贯穿到产品开发流程体系中去了。
淮晓利告诉记者:“这么多年走下来,我们一直坚持搞自主开发。因为我们坚信,早晚会有这么一天,将形成依赖我们本土的自主开发的模式,所以我们在这方面投入比较大,也做了很多功课。等到这个机会来的时候,我们准备好了。所以我对我们目前占的位置非常欣慰。”
南方英特空调公司还和空调国际国外的团队一起,同步开发了多款基于海外开发的空调系统。“我们有重庆、南京、上海、广岛团队,另外还有墨尔本,客户研发中心参与的有德国的科隆、日本的广岛,还有重庆、南京的团队,所以这是一个全球化、多方位的合作,全球同步开发,我们也做得非常好。”淮晓利说。
2011年底,双方股东又签署了新的技术转让协议,空调国际将在包括新冷媒、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空调控制器、新一代蒸发器等技术方面给予南方英特大力支持。
淮晓利说:“目前一些空调系统的发展,还是引入国外设计的比较多,自主开发目前还不是主流,但是我想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汽车销售量已经遥遥领先,成为世界第一名了,所以市场份额会越来越重。中国市场有中国客户的要求,设计团队会转移到中国来,进行一些中国本土的开发。”淮晓利表示相信,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有一个很好的位置,在机会来临的时候,就能把握住机会。
淮晓利说,南方英特是中国长安旗下的一家公司,所以也肩负着支持集团公司发展的任务。目前南方英特空调公司的“124战略”已经开始实施,即以一个核心为依托,开拓国内和海外市场;营业收入翻2番,到2015年达到20亿的销售规模;4是4个生产基地,包括西南的重庆,华东的南京,华北在北京房山,华南是深圳,形成覆盖全国的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