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混合动力
2012-04-29
对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当下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纯电动是未来方向,混合动力是过渡,是权宜之计,对此,我一直不太认同。现将思路整理如下:
一、混合动力是当前最有效的节油方法。在石油资源可能枯竭的背景下,人们进行着各种努力:包括用天然气、煤制燃料(包括甲醇、二甲醚)、生物制乙醇、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天然气由于储量有限,只宜在条件合适的地方作为汽柴油的补充。煤制燃料技术有待突破,现在还绕不过合成气阶段,在制取过程中有30%的碳排放,因而只能作为备选方案。关于甲醇,其作为一种燃料、能源载体,在运输、供应、储存方面,都很便捷,不足是甲醇是二次能源,目前还做不到在低碳条件下的制取。乙醇类似甲醇,当前最大的问题是要用食物来制取。其它生物燃料目前也还无法大量推广。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成本过高。因此,在目前,只有混合动力技术,可以在成本提高10%左右的前提下,节油30%左右,不需要基础设施建设,不需要改变驾驶习惯,不影响任何使用,不需要财政补贴,只需要在初始阶段给予税收优惠。
二、混合动力技术的应用是内燃机技术的革命。混合动力技术的核心就是内燃机与电机的结合。它可以在两方面根本性地弥补单纯内燃机系统的不足:一是提高低速扭矩,从而减小发动机的排量和功率储备,有利于节油;二是使能量回收成为可能,可以明显地降低汽车的油耗。因此,混合动力系统相对于原来的单纯内燃机系统,是一次根本性的技术进步。可以预言,只要石油还在用于汽车,混合动力技术就是需要的。也可以说,只要油价高到一定程度,油耗法规严到一定程度,集合内燃机和电动机的混合动力时代就将到来。
三、混合动力是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应用的重要基础。从纯电动的角度来看,混合动力的电池是相近的,控制是相通的,不同的是混合动力成本较低,可以推广的规模远大于纯电动。因此,讲混合动力可以作为纯电动的前期准备和基础应无任何异议。而燃料电池汽车,也需要蓄电池,也需要能量回收(纯电动也需要)推广混合动力也是为燃料电池汽车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