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重远的“风筝情缘”
2012-04-29宋佳仲锋王团辉
宋佳 仲锋 王团辉
上海,向来是群星荟萃,名流如云。其中有一对非常特殊而且神秘的姐妹,她们走到哪里,都备受瞩目:红嘴唇、绿眼影、超短裙、高跟鞋……虽然不是双胞胎,但永远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梳着一模一样的发型,甚至鞋子、饰品和背包,都是同色同款。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她们的年龄已过六旬。
她们,便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著名爱国主义者杜重远的女儿——杜毅、杜颖。
近年来,两姐妹活跃在世界各国的商界高层洽谈会上。外界传言她们“身价过亿”,“做着引进外资、帮助祖国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大生意”。
近日,杜毅和杜颖接受了记者的访问。
一枝“白梅独秀”
1944年,新疆军阀盛世才屠杀了大批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其中包括杜毅和杜颖的父亲,著名爱国人士杜重远。
“爸爸牺牲得非常惨烈。他的狱友后来告诉我们,爸爸受过26种酷刑,最后盛世才亲自动刑。用沸油浇他上身,刑名‘穿马甲;用烈焰烧下半身,刑名‘烘山药。父亲皮肉被烧得嘶嘶作响……但他只说过一句话——‘我只求速死!……妈妈听后面色惨白,双手捂住耳朵,从此不吃、不睡、不语,我们都怕她精神失常了……”
这是一段杜毅、杜颖最不堪回首的往事。“父亲惨遭杀害后,被毁尸灭迹。全国解放后,中共中央还曾专门派出考察团到新疆寻找其遗骨,但未找到。”
杜重远1898年出生于吉林怀德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3岁考入省立两级师范附属中学,19岁时考取官费留学日本,进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陶瓷制造专业。就是在那里,他结识了远近闻名的才女侯御之。
杜颖拿出一张母亲年轻时的照片,照片中的侯御之穿着藕色团花和服。“这是妈妈从日本京都大学毕业时拍的,有人赞美她是一枝‘白梅独秀。将妈妈比作梅花,不仅因为她貌美,而且饱含了对妈妈才华、努力和多舛命运的感叹。”
侯御之1912年生于北京一个新派家庭。父亲是传教士,她从小便在教会学校学习,接受西方教育。“妈妈连年跳级,年仅8岁,就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计划,远赴日本。少年时,她就有一种完美主义,加上日本人笑话她是‘小支那女子,为赌一口气,她门门功课都要满分。妈妈18岁大学毕业,22岁就成为我国第一位留日法学女博士。”
侯御之能讲7国语言,会唱意大利歌剧,会弹奏钢琴。当时有不少人尊称她为“公主殿下”,为她的才貌所倾倒。
杜颖说:“妈妈在日本参加了要求收回旅顺、大连的爱国学生运动,常听爸爸在‘同学会演讲,他们从此相识。”
不传消息但传情
1932年秋,远在日本的侯御之,听到日寇已发动“九·一八”事变,坚决放弃了许多日本高等学府的聘用机会,匆匆赶回北平,任教于燕京大学。命运的安排,让她与杜重远再次相逢。
其实,早在日本,杜重远就开始苦苦追求侯御之。他的书信塞满了侯御之的书桌。然而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又和侯御之志同道合的杜重远,还是遭到了拒绝。“因为爸爸曾有过一段封建包办婚姻,还有4个女儿。虽然已离婚,但母亲从小那么出众,她不想背负不好的名声。”杜毅解释说。
后来,侯御之甚至连杜重远的信也不再收了。北平重逢后,杜重远为了打动她,便做了一只风筝,挂在她宿舍的窗户底下。风筝正面写着“不传消息但传情”,背面写着“我在这里等你”。杜毅说:“父亲当时已三十几岁,能做出这样的事情,说明他是一个很浪漫,很锲而不舍的人,我觉得这种精神很伟大。”
正是这只风筝,感动了侯御之。1932年底,他们在北京订婚。第二年,在上海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杜重远买下了位于霞飞路(今淮海中路)的豪宅。“并不是爸爸妈妈在国难之际苛求奢华,而是出于斗争环境的需要。”杜重远当时已与周恩来、潘汉年取得了联系,正在国民党高层开展统战工作,争取扩大抗日力量。新婚第三夜,他即离家,赶去参加“内蒙自治委员会”在绥远(今呼和浩特市)举行的成立大会。在他们婚后的10年中,夫妇俩一直聚少离多。
只要杜重远在上海,家中就成了上流社会的交际场。高朋满座,川流不息。堂会、舞会、茶会这些都是掩护,实际这里是爱国人士秘密接头的地方。“当时,汪精卫的特务和日寇,已经注意到我们这里不对劲,也在暗中观察。”
一天深夜,杜重远与潘汉年、胡愈之、高崇民等人在客厅麻将桌上研究如何揭露日伪阴谋。一队混有日本人、汉奸的“夜访者”,气势汹汹上门查问。“妈妈通知爸爸的同时,迅速换上了一身华贵的日本和服,傲慢地出现在日本人面前。她用纯熟的日语,说出很多她所知晓的日军高层关系,吓得日本人连连道歉,仓皇逃走。”
画楼重上与谁同
1939年,在周恩来的支持下,侯御之与杜重远来到了荒凉的新疆。
杜颖说:“妈妈从小过惯了大小姐的日子,此行她带了40多个箱子,遭到父亲的批评。她不知道新疆那么苦,连条路都没有,全是牛粪羊粪,一下车就吓傻了,和爸爸发脾气,说爸爸骗了她。”即便如此,侯御之还是留了下来。
5年的颠沛、艰辛,她都忍受过来。
他们的3个孩子杜毅、杜任、杜颖相继出生。然而,大难终于降临。杜毅曾听妈妈辛酸地回忆:“那是我终生难忘之夜,塞外的初夏凉气袭人,晚饭时,盛世才的侦缉队突然包围了我们的住宅,黑衣队员冲了进来,翻箱倒柜,‘请走了你爸爸。我站在门外,望着囚车远去……那时,我还不知道,这就是和你们父亲的永别”。
杜重远被害4个月后,侯御之才得知这一噩耗。然而,阴狠的盛世才并未善罢甘休,他妄图用传染病陷杜重远家人于死地。“妈妈和我们被关进了当地的结核病院,至今我还记得那些大口咳血的女病人。我们都被传染上了肺病。”
“妈妈说:‘孩子们,我们不能死!在那些寒冷的日子里,在北风凛冽的午夜,早已饥寒交迫的我们根本无法入睡。恍惚间,妈妈从箱子里翻出瓶瓶罐罐,喂我们吃一种有些怪味的果酱,并要我们大量喝水。从此白天我们卧床不动,保存体力;夜间避开看守,吃三次果酱,每人每次一匙,妈妈半匙。就是这些从内地带来的、已经发霉的果酱,维持了我们几个月的生命,直至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侯御之带着3个重病的孩子回到了上海。杜毅至今难忘:“妈妈在我们的老房子外面站了很久,泪珠慢慢滚下,她说——画楼重上与谁同?”
有一天下午,杜颖忽然听到弟弟在后花园里哭,“原来妈妈做了一只风筝,写着‘不传消息但传情,弟弟放飞时绳子断了,风筝扶摇直上云端。弟弟大哭。妈妈蹲下身来对他说:‘那是我写给爸爸的信,绳子不断,怎能飞到爸爸那里?弟弟似懂非懂,抹干了眼泪。可见妈妈的心里,一直深深地爱着爸爸。”
1998年,侯御之在上海去世,终年86岁。杜毅感慨地说:“多少人都说我妈妈是生不逢时。她才貌超群,但在那样的一个时代,美好卓绝的东西,多半会被摧毁。妈妈从不后悔她所走过的路,她说,一是因为她嫁给了爸爸;二是因为她和爸爸都没有愧对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