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荣归祖国

2012-04-29吴晰刘畅

祖国 2012年7期
关键词:两地香港发展

吴晰 刘畅

2012年,香港将迎来回归15周年,这15年是香港繁荣稳定发展的15年,是“一国两制”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15年,是谱写香港历史新篇章的15年。

香港回归15年,中央政府认真履行宪制责任,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严格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坚定不移地维护香港繁荣稳定。香港继续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依法行使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社会各界凝聚共识,政制发展沿着基本法的轨道迈出重要步伐。香港同胞对国情的认知日益深入,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

总理真想再去一次香港

温家宝总理3月14日与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他说,我是爱香港的,“2003年我曾经去过一次香港,我在那里用了黄遵宪先生的一句诗来形容:寸寸河山寸寸金。”

温家宝表示,香港回归15年了,15年香港发展的变化证明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他同时指出,在这15年当中,香港走过的路也不平常,遇到了两次金融危机。但在特区政府领导下,港人共同努力战胜了金融危机,香港至今仍保持着国际金融的地位和高度的自由经济。

“2011年香港的人均GDP达到3.42万美金,是历史上最高,就业也处于较好的水平。”温家宝说,“但是香港现在是困难与机遇同在,一方面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和压力还存在;另一方面,香港还面临着经济下行和通胀的双重压力。”

温家宝指出,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必须努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保持社会和谐,而且重点解决好社会公平、物价高涨、居民住房和教育与医疗等重大问题。

“目前香港确实有困难,但是我想起邓小平先生的一句话:港人是能够治理好香港的,要有这个自信心。”他说。

温家宝最后说,我真想再去一次香港,到淘大花园看看那里的居民,到港大同学生们进行交流。

内地与香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香港中联办主任彭清华在2012年的新年祝词中曾表示,15年来,在中央政府和内地大力支持下,香港各界同心同德、自强不息,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巩固提升了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香港被公认为全球最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和全世界名列前茅,保持了东方之珠的独特魅力。

15年来,香港和内地交流不断深入,经贸合作更加紧密。中央政府推出CEPA、“自由行”等一系列挺港措施,出台实施《珠江三交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签署《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为香港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去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第一次把港澳部分独立成章,为香港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李克强副总理访港带来中央政府六方面36项政策措施,推动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同时,香港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为内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15年的发展,香港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当前,香港面临的外围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各类风险明显增多。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风云变幻,香港不可能置身其外。香港自身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我们要有直面困难的勇气,要有解决困难的办法,更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

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十八大,谋划未来一个时期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和发展战略。国家将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回归15年的经验表明,国家的平稳较快发展,始终是香港繁荣稳定的机遇和信心所在。相信香港能够借助国家发展的东风和自身优势,进一步发挥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试验田作用、服务业对内地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内地企业“走出去”的桥梁作用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在参与国家发展中赢得自身的更大发展。

今年3月6日,彭清华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香港代表团讨论发言时表示,香港与内地深化交流合作是大势所趋,对双方都有利;两地交流合作中一些问题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应客观看待;产生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应以发展的办法解决。他强调,个别摩擦事件并不涉及根本方针、制度和法律层面的问题,而是如何看待两地差异,尊重两地差异,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问题。

彭清华指出,《政府工作报告》对港澳部分的阐述,针对性强,政策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他指出,《报告》对今年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贯穿了中央“稳中求进”的指导方针。“稳”,就是把回归15年来“一国两制”实践的成果保持住、巩固好。“进”,就是根据环境和形势的变化,谋求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把“一国两制”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5年的“变”与“不变”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立法会委员、香港奥委会主席霍震霆3月5日成为媒体的“宠儿”。当天下午,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港澳界别小组讨论面向境内外记者开放。参会间隙,他“不厌其烦”地受访。

霍震霆在接受访问时说,香港回归祖国15年来,在“一国两制”下,它的特殊制度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始终不曾改变;同时,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香港的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他说:“15年来的发展大家都看得到。”

霍震霆认为,中国这些年来发展很快,港澳和大陆可以通过加强沟通、交流、合作,促进共融整合,一起发展。他说,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一个亮点,就是南沙、横琴、前海的建设发展计划,以先行先试形式,探索粤港澳整合的新方向。这方面的发展应提速和优化,发挥示范窗的标兵作用。

他特别提到,温总理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指,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决定。大陆如此,对港澳也有启示。

对体育运动情有独钟的霍震霆说,体育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他说,在大陆的帮助下,近年来香港的体育事业发展很快,现今香港运动员出去参加比赛不再仅仅是“志在参与”,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东海集团主席黄楚标接受采访时表示,香港回归短短15年,经济不断发展,市民的生活、旅游等很多方面已经跟内地接轨同步。如今有很多内地居民移民到香港,内地也成为香港民众文化旅游的首选地,内地和香港组成了美好的大家庭。他说,香港回归祖国后,变化很多,港人生活更好了,爱国热情高涨了,爱国认同感增强了。

香港回归之前,人们曾对于香港是否能够实现高度自治充满疑惑。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文汇报董事长兼社长张国良表示, 15年的实践证明,香港的基本制度、社会制度、基本生活方式没有改变,的确是高度自治,特别是特区政府在自治制度下自己运作,这是一国两制实际成功最终的标志之一。他说,近年来,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与珠三角的联系越发紧密,香港民众进一步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对国家的认同感日益增加,爱国热情也日益高涨。

黄景强委员说,香港专业人士如会计师、工程师等通过资格互认及培训机制,到内地就业的日渐增多。应继续执行已行之有效的框架和政策,如CEPA、专业互认等,适度降低门坎进入之水平,鼓励内地与港、澳地区人员往来,企业合作跨境发展等。

黄英豪委员建议,内地有关方面可与香港特区政府有关部门、香港的文化团体合作,充分发挥香港文化方面多元、创意、资金、市场等优势,与内地深厚文化底蕴相结合,协助中华文化“走出去”,运用艺术的方式,利用两地合作所形成的新型文化产业为载体,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华优秀文化整个体系,让世界全面了解我们的过去、今天及未来,塑造中华民族崭新形象。

刘兆佳委员建议,以粤港为试点,先行试验内外贸一体化,构建粤港流通经济圈,在向全球开放全国市场之前,先行开放香港企业在广东省生产的产品进入当地市场。

前海,是第一个专门与香港合作的内地经济发展区。罗祥国委员介绍,在2010年底,已有首批的20家香港大企业与前海签署了合作意向书。罗祥国说,前海承诺会按照小政府、大服务、国际化、低成本、高效率、公开透明的原则办事,并提出税务等的优惠政策。这些只是必要的条件,而对港商和外商最关键的足够条件,则是开放市场。

香港回归15年,随着“自由行”以及CEPA等措施的实施,内地与香港的人员往来不断开创新高。但在交往密切的过程中,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等也带来了摩擦和冲击。李国章委员说,去年访港旅客达419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其中2/3是内地人。李国章说,现在内地与香港已有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的安排。这对两地青年的升学与个人发展固属好事,但在加强两地青年的互相了解与认识方面,必须多下工夫。”

国家新政助力香港

应对国际复杂环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在3月17日举办的“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上表示,加强两地合作、支持香港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利于两地共同应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对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是“重大利好”。

张平指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复苏,但势头有所减弱,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欧元区债务危机骤然升温,大大增加了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他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内地和香港更需同心协力,加强合作,共同维护金融和经济稳定。

张平在论坛上就实施“十二五”规划中加强两地合作和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做进一步说明,包括有序推进“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有关港澳内容的落实、深化粤港区域合作、加快内地与香港重大基础设施对接、拓宽香港人民币投资渠道、加强内地与香港股务领域合作、继续做好重要商品的稳定供港工作,以及支持香港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整体工作。

在谈到深化粤港区域合作方面,张平说,将大力推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积极发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资讯服务、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在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

在加快内地与香港重大基础设施对接方面,张平说,将继续推进港珠澳大桥建设,实现三地高速公路连通,并支持香港与珠三角及内地航空业合作,提升区域航空运输能力。

在拓宽香港人民币投资渠道方面,张平说,会允许并稳步扩大内地企业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规模,并修订外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支持香港投资者使用人民币赴内地直接投资。

猜你喜欢

两地香港发展
脚下较量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融岚两地的红色记忆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香港之旅
展与拍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