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走乡间小路,多想落地生根
2012-04-29李健
李健(笔名)
“空降”干部因为缺乏基层历练,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容易面临各种各样的考验。
一是水土不服,难以施展拳脚。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不了解,在方言土语、民间风俗、人情世故、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对地方工作的特点特色、重点难点、问题症结等缺乏充分认识,要融入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比较困难,工作起来难免缚手缚脚,容易导致“桔生淮北则为枳”。
二是自我孤立,难以落地生根。认为当地群众都比较落后、干部都比较排外,与当地干部群众没有感情,怕在生活中被同化,也怕在工作中被欺负,自搭篱笆墙、自设防火墙、自划“本外”线,容易造成孤立无援、孤掌难鸣,根基难免不稳,无法落地生根。
三是经验不足,难以开花结果。缺乏基层历练和积累,基层经验不足,加上人地生疏,如果没有谦虚的态度,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当地干部过分指手划脚、批评指责,工作就难以得到支持,容易造成有计无处施、有力无处使,抱负无从实现。
四是心浮气躁,难以赢得信任。觉得空降是被摘贬下放,没有扎根基层的思想准备,情绪纠结,郁郁寡欢,对新岗位充满抵触情绪;工作中急功近利,恨不得即刻干出政绩,可以立马走人,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心浮气躁,难以赢得群众信任。
干部空降考验的是适应能力。只有摆正心态,深入基层,关注民生,埋头苦干,才能快速融入地方,赢得民心,将自身锻炼与地方发展有效结合,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期望。
一要多走乡间小路。干部空降到地方,新环境新职务,不适应在所难免。对道听途说、逐层上报的情况,不要一叶障目,以偏概全。要主动走出去、沉下去、钻进去,深入基层和群众调查研究,尤其要解开心结与干部促膝长谈,放下架子与群众拉拉家常,躬下身子向群众学习讨教,通过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街头巷尾,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基层实情、倾听群众心声、悟出真知灼见,迅速熟悉新情况、进入新角色、找准新定位、适应新环境。
二要多谋民生大计。领导干部不怕做不成大事,就怕不愿做小事。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急需的事办起,用心去做,量力而行,竭力而为,杜绝短期行为、面子工程、劳民伤财;要肯花时间、动脑筋、耗精力去想、去做、去研究、去琢磨群众的事,这样在做事的过程中就能心生爱,爱生智,智生能,能生力,就不愁事情做不好,就不怕群众不支持,就不怕空降不落地。
三要多讲地方土话。话不投机半句多。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抓好学习,尤其要认真学习当地党史方志、文化传统、经验做法、群众语言,充分集中群众智慧,主动融入地方、融入群众、融入工作,说话入乡随俗、入港随湾、合情合理,做事符合实际、合乎民情、反映民意、体现民生。在没有摸清实际情况、不够了解风土人情、尚未掌握工作全貌之前,切不要信口开河,乱说话、说大话、说不切实际的话;更不要乱开口子、乱许诺、乱议论、乱指点。
四要多想落地生根。干部空降到地方,工作不好做、活动难开展,心理难免纠结,千万不要抱怨。抱怨是实干的绊脚石。有了怨气,就伤了“元气”。要摆正心态,以健康平和的心态做人,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做事,以落地生根的心态创业,既把新思想、新方法、新观念带到基层,又把好传统、好作风、好形象带到基层,着眼长远,把握全局,在急难险重工作中,在事关长远、事关全局任务面前,赢得民心,得到锻炼。
责编/王慧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