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晓中:把生态与和谐融入崇明新城

2012-04-29王剑锋

经济 2012年7期
关键词:崇明新城生态

王剑锋

作为上海市崇明县的一张重要名片——“2012年环崇明岛女子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暨2012年国际自行车联盟女子公路世界杯赛(上海崇明站)”——5月中旬在崇明成功落下帷幕,活动给生态岛建设和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增添了新的内涵。“这样国际级的大赛已经在崇明举办了十届,今年是连续第二次途经崇明城桥新城,从另一侧面这也验证了我们在城市化建设方面的长足进展。”上海崇明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晓中告诉记者。

朱晓中说,作为上海“十二五”期间郊区城市建设重点推进的七大新城、崇明生态岛建设核心板块之一,经过八年建设,崇明城桥新城如今已经呈现出城市功能初具、城市形态初显、城市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而这种良好局面的形成则基于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新城建设过程中紧紧把握住了生态理念及和谐目标。

生态引领

推进城市产业融合发展

“生态与崇明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可真正上升到政府战略层面应该说是在2005年。这一年,上海市政府提出了把崇明建设成世界级生态岛的总体目标。至此,生态崇明的定位开始明确下来。这个背景之下,生态也就成了城桥新城建设的硬性指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朱晓中如是说。

如何打好“生态”这张牌,朱晓中认为,城桥新城具有“两性”优势,即差异性和独特性。所谓“差异性”,就是说和其他高度工业化、城市化区域建设的新城相比,城桥新城具有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唯一良好的生态岛优势;“独特性”体现在对环境的保护方面,反思30多年来一些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使得环境被污染的事实,崇明虽没赶上工业化机遇,却无形中保护了环境,这使得城桥新城具备了跨过工业文明直接进入生态文明的后发优势。

朱晓中认为,生态新城里的建筑是一种历史的延续,建设速度和建筑质量之间的平衡需拿捏好,没有质量的快是要不得的。要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一步一步稳健推进。他说:“生态岛的建设是急不来的,大跃进的方式不可取,通过一段时间脚踏实地推进建设、影响力慢慢得到提升,城桥新城一定会取得生态红利。这些年,我们采取‘政府引领、社会投资的模式运作,效果非常明显,新城公司代表政府推进的功能性项目给整个新城建设树立了一个标杆,保证了整体的档次和品位;社会投资的逐步跟进推进了新城的整体开发进度。”

朱晓中有一个观点,就是在城市开发过程中要尽量少留后遗症。他说,和国外城市相比,国内城市发展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就是城市功能比较薄弱,一场暴雨就让一个城市陷入困境的例子比比皆是,可以自豪地讲我们新城基础设施工作做得相对比较充分。八年间,城桥新城非常注重对基础性工作的把控,在总体规划的研究、控制性规划的落地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在前五年的开发中,把核心工作放在地下而引来了社会的不理解甚至误解。现在回过头来看是非常值得的,我们城桥新城的抗风险能力是非常强的。

一座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是虚幻的、不可持续的。2010年,崇明城桥新城新的总体规划把10平方公里的崇明工业园纳入其中不仅是简单的面积扩大,更是一种内涵的延伸。谈及此,朱晓中说,对于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也必须基于生态这个基本点。去年年底长江隧桥通车,一些崇明人畅想:大批企业落户,GDP翻番等都指日可待,但崇明并没有选择这样的发展。事实上,隧桥的开通也曾让投资者嗅到无限商机,一批批的投资人带着资金、项目到崇明咨询,当他们了解到崇明立足生态岛,企业发展标准高、要求高,许多人知难而退了。现在,崇明也没有降低标准,对投资项目严格把关、审核,宁缺毋滥。同时,崇明已经下了很大的决心,彻底关停、迁转污染企业。

朱晓中说,崇明生态岛建设使得传统产业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提高了产业进入的门槛,但毕竟是海岛,物流成本、人才、资金流等都存在劣势,一般产业比如传统制造业在崇明生存不利,但生态岛的环境、自然秉赋对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服务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城桥新城在产业发展思路上明确了“四个导向”,即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导向,引导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导向,引导企业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突出服务功能提升导向,规划期内新城重点培育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突出绿色发展导向,引导鼓励清洁型先进制造业。

目前,百联崇明新城购物中心、绿地国际生态商务区等功能性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未来将会为城桥新城产业能级提升、现代服务业导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以人为本

构筑岛域和谐田园新城

“‘民生在近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引起政府及社会的高度关注,崇明更把‘注重改善民生、发展惠及民生列为生态岛建设的关键要素。我一直认为,城桥新城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应该是为老百姓服务,让老百姓成为新城建设的受益者。”朱晓中表示。

城市化过程中碰到的动拆迁肯定会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老百姓的利益如何得到保障就成了新城建设的试金石。为了将“民生”的理念贯穿建设始终,新城公司在建设过程中包括在班子会议上向员工灌输这样一个理念,新城建设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他们的所思、所想、切身利益都要得到切实的保障。让朱晓中最引以自豪的是,新城八年开发建设中没有发生一起群访性事件。

具体到老百姓的动迁安置工作,城桥新城尽最大努力保障被拆迁户权益,做到了“三到位一尊重”:一是保障体制到位,根据市县有关文件,对拆迁区域内符合规定的人员,在动拆迁之前即全部办理相关保障手续,解决百姓的后顾之忧;二是补偿标准执行到位,切实按照市县相关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的政策规定,核定经济补偿,并及时兑现相关款费;三是拆迁安置到位,安置房大多选址在新城中心区域,被拆迁户基本能实现就近安置,并根据意向提供优质充足的期房和现房;四是充分尊重动迁户意愿,评估单位由被拆迁户在由县相关部门推荐的多家机构中推选确定。

对于老百姓安置后的就业问题,朱晓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他说,安居乐业是新城建设努力的目标,而就业可能面临的难度比较大。因为,这些安置的老百姓长期以农业为主,其他方面的工作技能相对较弱一些,真正符合其就业的岗位并不多。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一方面,他们尽可能为新城建设配置一些服务性岗位,比如绿化养护、保洁等一些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他们和县相关部门配合通过培训来提高动迁户的技能;第三,随着新城建设的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新型的就业岗位将会不断涌现。正在建设的绿地生态服务区和百联购物中心将会进一步带动金融、商业、旅游、休闲、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预计将会为崇明带来数千个就业机会。

朱晓中特别强调,建设和谐新城不仅要关注老百姓的利益,还应该对政府负责,特别是新城开发过程中资金链安全的问题。他说,我一直认为政府是有限的政府,崇明新城公司作为政府型公司在城市推进过程中必须保证资金链的安全,如果资金链出现问题就会给政府带来极大的麻烦,进而会引发社会矛盾,甚至可能造成新城开发进程的中断。从公司成立到现在,我们建立起了极其安全的资金风险把控机制,一旦遇到风险能及时把风险化解掉,不留包袱给政府。其次,我们练就了一套应对资金链安全运作的预判机制,经济发展高潮阶段,不会盲目扩大投资,而在经济低落的时候,则鼓足信心从容应对。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城桥新城在指导思想上正着力实现“四个转变”,即一是发展动力的转变,由原先政府主导变为政府引导,使外生动力与内生动力产生共振效应;二是发展方式的转变,由原先注重核心区建设变为核心区建设与“东进西拓”并重,使新城逐步产生辐射效应;三是发展方向的转变,由原先追求强化城市功能向推动新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转变;四是发展成果的转变,由原先强调建设精品项目向成功导入人口、实现城市重心向东转移这一目标的转变,夯实城市可持续发展基础。

朱晓中表示,把崇明岛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生态岛,体现了国家战略、上海使命、崇明愿景的高度统一。“十二五”期间,将着力突出田园水城生态理念,实现统筹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将崇明新城构建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力争通过五年时间向世人呈现一个“美丽、生态、宜居”的城市形态。

猜你喜欢

崇明新城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绿色厚植,生态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智慧新城,和未来的那座桥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崇明模式 梦想照进现实
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