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高中物理教学
2012-04-29于晶
于晶
高中物理概念、规律繁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于理解,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生动有趣地组织教学。
1.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1.1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规范。语法混乱、言不及义,将严重影响知识的传递,以至影响教学。
1.2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激情。在语言中饱含对学生真诚的期望、对物理教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精辟的见解,才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1.3语速快慢、声音高低应恰到好处。语速太快,学生反应不过来;语速太慢,学生又提不起精神。声音太高,神经容易疲劳;声音太低,学生注意力难以保持。
2.注重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反映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物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物理学科结构的核心。认识研究对象、现象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培养推理能力。
高中物理的核心是物理过程的分析,正确地了解物理的运动过程是打开物理思路的金钥匙。在复习时,对于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可以适当地将其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分析这几个阶段,是否遵循着某种相同的规律,或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此时往往要对全过程进行统一的研究。
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在教学进度方面,采取先慢后快的办法,对关键性内容舍得花时间和精力。例如,物体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电磁感应等内容,都让学生反复讨论、思考、练习和总结。在教学内容方面,以讲授必修内容为主,适当穿插选修内容,既重视物理知识的传授,又兼顾学生的智力、能力和品德、情操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分层次要求。对基础较好的班级,做到课堂容量大,节奏快,深度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着重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部分尖子学生,则利用课外活动,开设竞赛辅导讲座,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提高。对那些基础较差的班级,则适当降低难度,使学生学有所得,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对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都给予肯定的评价。这样才能既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又起到了学习成功的激励作用。心理学家盖滋曾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渴求成功的努力。”因此,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这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促进学生学习,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5.注重探究性实验的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个学生最重要最可贵的素质,而物理实验课是学以致用的最直接的平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物理实验的基本目标之一。要做好这一点,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就是很好的途径。探究性物理实验作为物理实验的一种形式,作为学生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认知手段,既有别于一般的测定性实验,又有别于传统的验证实验,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物理实验研究方法的训练。开展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发展理性的、批判的思想方法,体验学者研究的苦衷和愉悦,培养发现、探索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例如,在高中物理实验课上,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想象力,独立自主地设计实验方案,包括自制实验器材等;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分析并找出原因加以解决;对实验结果,要求学生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对一些较重要或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集思广益,共同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可使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不断体会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进而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6.规范的例题讲解必不可少。
高中物理的难点主要就在于这是一门思考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落脚点在于解决物理问题。高中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多次示范。没有教师有效的引导,大部分高中生解物理题是比较盲目的。做对了,他很开心;做错了,他不知道错在哪里。因而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示范解题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规范性。
解决高中物理问题的一般步骤是四步:第一步明确研究对象;第二步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及运动情况;第三步列基本物理方程;第四步求解作答(检查)。
这中间的每一步都是至关重要的,切忌跳步。比如看起来不起眼的第一步——明确研究对象,就是很多刚接触物理的同学很容易忽视的一步。若忽视了这一步,在高中物理第一章“力”学中就会到处碰壁,稍微复杂一点的受力情况离开了“明确研究对象”这一步便无法得到正确解决。在此很有必要强调第三步——列基本的物理方程。
很多同学认为,求解物理题的目的好像就是得到最后正确的结论。其实这种想法是很不正确的,物理的目的偏重于“理”,而不是数字。什么才是“理”的最好表现呢?那就是基本的物理方程。必须注意,方程必须是基本的物理方程,而不是变形公式或其他推导公式,而这些也正是高考中所强调的。强调规范,是为了少走弯路,明确方向,这样稳步前进,因而物理教师对学生规范解题的训练是保证物理课堂真正有效的关键一环。
7.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顺应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已不能为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所容纳,需要改变原有模工或另建新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搭建了物理学习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