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存银行到多元化投资

2012-04-29佳茗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2年7期
关键词:国库券李杰国债

佳茗

理财方式开始多元化,黄金、外汇、收藏品

伴随着中国经济走强,普通市民逐渐有了理财意识,股票、基金慢慢代替了储蓄存款,成为家庭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过去百姓有了闲钱,首选会是存入银行。上世纪80年代中期,百姓的闲钱有了第二个出路:购买国债。伴随着中国经济走强,普通市民逐渐有了理财意识,股票、基金慢慢代替了储蓄存款,成为家庭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1998年房改后,流动性让一部分人开始投资房产;与此同时,理财方式开始多元化,黄金、外汇、收藏品。

2012年5月13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在家庭资产中,金融资产为6.37万元,仅仅只占总资产8.76%,而非金融资产为66.40万元,占91.24%。

存银行和买国债是首选

今年56岁的李杰是东北人,现是北京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1972年参加工作时,因父亲是当地一所重型机械厂的领导,他便顺利地进机械厂当了一名工人。每个月30多元的收入,这在当地也算是高收入,像这样高工资的国家企业也很是让人羡慕。

但是,没干几年,李杰就厌倦了工厂的重复劳动。1978年,改革开放的那一年,李杰周围很多人都下海经商,他也想出去闯闯。但是,保守的父亲死活不同意他辞职,于是,李杰没和家里人打招呼,悄悄地和朋友去了广东,在那里卖服装赚到了第一桶金。

然而,1980年8月30日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时任财政部长王丙乾给全国人大代表算了一笔账,尽管1979年后农业前所未有的丰收,可1979年和1980年的财政赤字合计高达298.1亿元,是建国以来的最高纪录。

为了弥补国库空虚,中央政府开始筹划发行国债,向老百姓“借钱搞建设”。1981年,中国首次发行国库券,总金额40亿元,10年还本付息,年息4厘,自发行第6年起分5年作5次偿还本金,要求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购买20亿元,城乡人民购买20亿元。当时规定,国库券不得当作货币流通、不得自由买卖。

李杰说,当时百姓对国库券不感兴趣,一是手里的余钱不多,再就是国库券买了不能用,利率也不高。但当时,每个单位都有购买国库券的任务,领导往往会带头认购,每个干部都要买。认购的钱直接从工资中扣掉,一般是50元,多了100元。李杰的父亲还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劝他如果有闲钱就买点国库券。为了支持父亲,也为了向父亲证明自己出来下海的决定是正确的,他特地去邮局给家里汇过去了500元钱用来购买国库券。

1987年,国务院作出了财政不得向中央银行透支的明确规定,发行国债逐步成为弥补财政赤字的唯一手段。而经过7年的发行,国债偿还时间长、不能变现的缺点暴露无遗。这也导致国债越来越难卖,几乎完全靠行政摊派。1988年4月,国家批准在部分城市进行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的试点,可以流通的国债变成了可以赚钱的有价证券。

李杰开始主动购买国库券,手里余钱多了,加上国库券利率明显比存银行高,还能流通。国库券由此开始成为家庭理财的一个渠道。

“国库券虽然利息高,但是毕竟发行量少。”李杰说,当时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大幅提高,很多人手里都有了闲钱,储蓄成为了很多家庭的首选,他的大部分钱也都存在银行。当时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利率差别比较大,以1985年为例,一年期为7.20%,活期为2.88%,存期越长,利率也越高。

进入股市

股票作为新鲜的投资产品,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1983年新中国第一只股票面世,由深圳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次年,联合投资公司获纯利17万元,购买股票者首次分得红利;1987年9月,作为新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的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正式成立,它位于园岭新村的旧址见证过当年股民的疯狂,三四十平方米的市场部根本挤不下那么多人,外面的草地上都是人山人海,证券公司不得已只能晚上加开夜市以应付局面。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股票逐渐为城市居民所知。李杰也正是这年,来到上海做生意。

初涉股票,李杰感到又新鲜又刺激。“刚开始炒股确实赚了些钱。”李杰说,但是,股市需要天天去网点看着,他还要做生意,实在没时间。于是,他教会妻子如何炒股,让妻子每天去代他炒股。他事先预估一个价位,到了这个价位就抛出,到了另一个价位就买进。当时没有涨停板,股市波动大,有时候一天就亏几千元。

如今,李杰已经不用妻子到证交所网点盯股票了。他每天上班都会打开电脑上网,看看股市行情。李杰在股市有赚有赔,但他从没想过离开股市。对他来说,股市早已成为了重要的理财方式。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家庭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比例最高,为57.75%;现金其次,占17.93%;股票第三,占15.45%;基金为4.09%;银行理财产品占2.43%。银行存款和现金等无风险资产占比高。

中国股票市场参与率8.8%。股票投资中,盈利的家庭占22.27%;盈亏平衡的家庭占21.82%;亏损的家庭比例达56.01%。高达77%的炒股家庭没有从股市赚钱。

多元化的投资

李杰—直很有理财意识,炒股、基金、保险、黄金和短期理财产品,他都买一些。

李杰开始投资基金是1998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是在上一年的11月14日出台,由中国证监会替代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基金管理的主管机关。从此,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进入规范发展的崭新阶段。

当时购买基金很方便,李杰将基金和股票放在一个账户中。李杰回忆说,他买的第一只基金是金泰,投入了5万元,1.1元1股,当天收于1.41元,获益44%。此后金泰更是一度连续涨停,不到一个月时间,金泰在盘中创出了2.43元的最高价,累计涨幅高达141%。

金泰属于封闭式基金。2001年9月,华安基金和南方基金首批推出华安创新和南方稳健两只开放式基金,首发当日投资者就排起了购买长队。2004年基金发行出现“井喷”,进入2007年,股市的火爆使得基民数量暴增。李杰发觉去银行取钱等候的时间长了很多,前面都是老头老太太在排队,做什么?买基金!

2008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中国股市进入持续数年的调整期。很多人在基金上的投资出现亏损,李杰也不例外。

直到现在,李杰还有一份基金套在里边。他说,就打算这样放着,再过十年,孙子14周岁时,估计基金会涨,那时就把基金送给他当礼物。

不过,李杰认为,相对那些金融理财来说,他最喜欢投资房产。虽然,大部分一、二线城市从2011年开始限购了,但是,有些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偏低,也很值得投资。

其实,早在1983年,李杰就开始投资房产。当时在广州花了几万元,买了一套大约70多平方米的门市房。5年后,他将门市房卖掉,赚了3万多,又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门市房。

自此,李杰发现买卖房子很赚钱。随后他劝朋友和亲戚有钱就买房,房子能升值,钱放久了只能贬值。

2000年,李杰和弟弟—起奔赴北京,在北京朝阳区,俩人花100多万合买了一套公寓楼。

后来,李杰通过朋友介绍,开始来北京做建筑工程。由于工作的原因,他在全国各地到处跑,对各地房地产的了解也更加深入。随后,他挣到钱就买房。

前不久,李杰花200多万元买下了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的一栋300多平的独栋别墅。这是他买的第6套房子。

猜你喜欢

国库券李杰国债
你知道什么时候买国债吗
人民海军首次海战
小胖熊半夜历险记
Zero-Sequence Current Suppression Strategy for Open-End Winding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小xiǎo雪xuě人rén 多duō 多d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