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升政治课德育功能

2012-04-29武洁文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7期
关键词:政治课德育历史

武洁文

“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这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所指出的,也是政治教师应该做到的。在现代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网络技术和设备迅速地得到了普及和提高,人们坐在家中便可“探究天下事”。青年学生如何吸收这些如潮水般涌来的大量信息?如何帮助青年学生从大量信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的最优整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一、发挥技术优势,感受中华文明

常言道:政史不分家。毕竟“过去的政治就是现在的历史,而现在的政治就是未来的历史。”对于一个政治教师,熟悉历史,善于在课堂中运用历史知识,是很重要的。比如说在讲解时事政治时,教师应该跟学生讲清楚国内国际重大事件的历史背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该时讯的来龙去脉,抓住事物的本质。其实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也需要运用到历史知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让学生从历史中去实体感知这个国家的灿烂文化,以及这个国家所受的苦难,了解一代代的仁人志士为了这个国家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努力,这样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涌起对这个国家的亲近感。爱国主义教育中,历史教育所起的效果,比枯燥无味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在思想政治课的几乎每一篇课文中,都可以见到历史知识的影子。比如说到教育,可以谈谈历史上的儒家思想教育。再比如涉及到法律知识的章节时,我们可以谈谈中国的法制史,这样会使学生对法律有更加形象的认知。讲到“一国两制”时,可以对学生说说台湾的近现代史,这样会有助于对这个制度的认识。因此,在政治课堂上运用好历史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从纵横两个方面去深层次理解知识点,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况且,作为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和古代文明的泱泱大国,总是有不少的古代文明需要我们继承和感受的。

作为90后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强,知识面广,追求时尚,张扬个性,但是却缺乏社会责任感,抗挫折能力也相对较差。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会心服口服地接受我们的教育吗?所以我们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必须要有趣。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科学的优点,让思想政治学科成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比如涉及到文化生活的章节时,若出现在学生眼前的是名胜古迹图片、典籍或视频,面对一幅幅如此有声有色的历史画面,学生们的爱国之情必会油然而生,优越的民族自豪感必会充溢整个心田。其实,德育并不总是需要说教,有时候一个简单的画面,一个动听的声音,抑或是一个悠久的历史文物就比任何言语更有说服力。同样,在讲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抗洪、非典、冰冻以及汶川地震中所涌现的众志成城、力战困难的感人事迹,通过视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们体会到中华民族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让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情怀、道德情操在灵魂的洗礼中得到升华。

二、密切联系时政,宣传政策方针

有人一直抱有这样的观点,总是觉得政治生活离我们很遥远,其实,政治在我们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没有认真去体验和参与。思想政治课应该是紧扣时代脉搏,及时传播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主渠道。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应用,正好延伸了政治教师的“手臂”,拓展了政治教材的“视野”。教师可以把国家的重大时政热点问题及时引进课堂,以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国内外政治经济的风云变幻,让学生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香港回归实况”和“澳门回归实况”等视频影像资料也正好验证了当代的中国人必须做到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反对分裂国家和分裂民族的一切行径,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操,使得学生的骨肉情怀与肩负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责任感得到升华。另外,理论源于实践,但又高于实践,指导着实践活动。所以教师还可以搜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农问题”“改革开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保护环境”等等的相关资料,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不仅符合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所言:“在教学中,在知识的传授中,更重要的是智慧力量的培养,因为智慧才能启迪学生的心智活动,开发潜能。教育的目的在于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只有有智慧的教学才能迎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对教育的挑战。”也符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所指出的:“中小学教育要把提高学生素质,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此外,在学生“八小时以外”的生活中,应当提醒学生们经常关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今日说法》等重点栏目,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政治观察能力。再比如说通过对网络热词“姜你军”“豆你玩”“我爸是李刚”等的关注、分析、评论,了解到网络热词产生的背景和成因,培养青少年学生“关注时事、关注民生”的心胸和眼界,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三、树立法制观念,推行普法教育

邓小平同志1986年提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我们的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中专、职校阶段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社会生活中必备的法律知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学会应用法律武器,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工程,是中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课义不容辞的职责。

但是,法律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只是干巴巴的条条框框,索然无味。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我们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仅仅是聆听别人的介绍和讲解。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传统的“摆(摆摊法律咨询)、讲(讲法制课)、赛(法律知识竞赛)、考(法律知识考试)”等方式,我们可以借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创新的形式,实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现实目标,达到提升政治课德育功能的愿望。这就要求人们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优势和作用,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远程教育等现代化的大众传媒,鼓励、引导、支持相关传媒办好法制栏目(网页)、节目,围绕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以案释法、文艺作品等人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治精神,做到入耳入脑。而教师更应该借用如此丰富的网络技术资源,以及媒体信息技术直观、形象、生动、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的特点,来重现教材。让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思想政治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创设与实际生活贴近的情境,实现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责任编辑 郑 文)

猜你喜欢

政治课德育历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新历史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