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情,学之于情
2012-04-29严俊
严俊
摘要: 课改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使其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让学生带着感情进入课堂,在课堂中升华情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授之以情,学之于情,学生就能在专注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知识。地理课堂中,环境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使人们自觉地从保护环境的角度修正自己的行为。对于青少年来说,也许这一方式更容易接受,对他们的影响也更深远。在经济发展突飞的今天,许多人忘记了过去,忘记了自己所在的环境,而地球未来的生存者和延续者,如何能真正做地球的主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素质修养是关键之举,作为引导者的教师更是肩负重任。在课改的形势下,作者尝试每节地理课堂都用情感教育,授之以情,学之于情,“激活”地理教学。
关键词: 课改形势情感教育今日环境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在一个树木繁茂、葱绿的尚未开垦的土地上,有一条清澈的河流,河水在出口的地方弯弯曲曲地流向大河流。在这样秀丽的地方住着一条美丽的鲤鱼,每天过着开心舒适的生活。然而这样的日子没有长久,第一批人类发现这里后,在它的附近土地下找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然后隆隆的机器声和厚厚的脚印充斥了这里。一个月后大片泥土暴晒于太阳之下,那条鲤鱼也开始浮于水面,张着她的小嘴努力呼吸着,不久她也成了桌上餐……一年后这里再也找不到原始的味道……
读过这篇寓言,不知道为什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迈克尔杰克逊的一首MTV《地球之歌》传遍了全世界,无数的人在听的时候跟着忧伤。但是现实中的功利心让很多人照样地我行我素。在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突飞猛进的今天,人文素质应该有所提高了,如何实现情感教育的双飞呢?
在新世纪刚刚到来的时候,不论是我国还是世界,都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这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像国务院做出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的那样:“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地理教材(人教版)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的一门必修课教材,在历次教材改革中,改革力度都是比较大的,这一方面依赖于地理科学本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则依赖于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六个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这些新的理念成为这次地理教材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如何做到人才素质的培养、修养素质的提高,地理课程的方向似乎更加比较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和潜意识的培养。如果课改达到了要求,那么需要的就是实践了。这是一个长期的目标,而目标的实现则体现在每一节课堂,让每一分钟人文意识都有所增强。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看,提出的课程改革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从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看,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习惯于接受式学习,地理教学尚未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这些问题阻碍着地理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假若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如探究通过问题、主题、案例、情境等方式来组织教材内容,就可能会“激活”地理教学。
“人”、“地”、“关系”是《华夏人文地理》办刊的三个关键词。主编王苗在接受采访时说:“地理教科书讲的都是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物产、人口等等,是人能从自己家乡最大限度地得到什么,活生生的山川大地因此被缩略为一个个干巴巴的数字。但我们想描述的是不同的地理概念下的人文现象,是人因地理产生的差别,包括在不同经济、文化、自然环境中的生活形态。”“像地理学家一样带着探索和科学的眼睛旅行”,这是《华夏人文地理》第一期卷首语中令许多读者难忘的话。
很多学生觉得迷茫,高中地理学究竟学的是什么?也有好多老师,他们的知识很渊博,但是在一年一年的教材改编下,也不断地疑问着,怎么去适应新课改?究竟地理学的学习意义是什么?怎么去在一节地理课堂上实现情感教育的渗透?通过几年的教学,加上新教程的培训,科技的进步,网络的魅力,老师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不足,终身教育已经不再是口头上说说了。
尝试走出第一步是做每件事最困难的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地理的学习尤其下册的人文地理更加体现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做一个真正的“人”。
在学习地理学的开端,空洞的理论概念似乎总是开场白,学生的接受能力如何,老师在讲解时的那种无奈,45分钟的开头,好像进入冷宫。如何既能吸引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同时又能很好理解高中地理学的学习目的——人文。通俗易解、生动活泼等要求是很多老师想做的,我也不例外。在有了几年经验的基础上,我分析总结,尝试性地走出自己的第一步——授之以情,学之于情。
面对的是刚刚跨入高中大门的新学生,我没有讲空洞的理论,高中必修的地理学概念是这样的: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它研究的领域十分宽广,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社会科学。它研究的问题既有全球性的、全国性的,又有区域性的,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如果这样说出来,学生必然还是迷茫的。
我说:“还是聊聊天吧,聊什么呢,两个月的假期做了些什么呢?”
学生活跃了,部分学生说出去旅游了,部分学生说没出门。原因是天气太热,确实八月初的几天天气热得难受。
我顺着他们说聊聊天气吧。
“你们有这样的感觉吗?现在一年的冬天比一年暖和,为什么呢?”
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温室效应。”
我接着问:“温室效应是怎么造成的?”
学生还是能大声地说:“二氧化碳等一些氧化性气体造成。”
问题的关键就出现了,既然现在天气越来越暖和,那么也就是温室效应的气体增多,增多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这个还是知道不少的,他们踊跃起来说了生活里最常见的一些现象。其实就是生活里最平常的例子:人口的增多,植被的破坏,机动车辆的尾气,取暖的燃烧,矿石燃料的燃烧。这些简单的事情就在身边发生着,我试着引导世界三大热点问题,地球之肺的破坏,中国加入WTO后的轿车时代的到来,不择手段地掠夺财富而强制性地开采燃烧的化石燃料。
这里的每一点是如何发生的?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学生们各抒己见,谈了很多身边的事情,湖泊的消失,野生动物的绝种,WTO,等等。
其实还有一个可以大量溶解这些气体的物质,学生感到奇怪,什么呢?我举了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天气比较热,课后很多同学去买饮料,晃晃那瓶子气体很多,他们立刻知道是二氧化碳,从而推理水能溶解这样的气体,地球上什么面积最大,立刻知道是海洋吸收二氧化碳。我及时给出一个科学数据,海洋溶解二氧化碳的量是大气的60倍,但是为什么气体还是越来越多呢,那一定是海洋出了问题,最终的推论还是人类的活动。上册的第三单元详细地分析了海洋环境及人类在海洋发生的活动。
一节课的时间很快接近尾声,但是我们的同学仍然沉浸在话题中,更多是谈着身边发生的惊人的环境问题,我没打断他们的谈话,轻轻地在黑板上写下了“人与天地相应,人与草木同归”。
其实这就是地理时事问题,全球环境协会一直讨论的问题:“全球变暖”。
一个地理时事问题的发生必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在分析原因的时候,包含自然和人为双方面,已经存在的和必然会发生的,探讨的是个热点问题,呼吁的却是素质问题。如何在人文素质上有所提高,不只是理论的呼吁,而是体现在每个环节和每个特别的时间。
人文,高中地理学所想培养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行走的人,是有高素质,高修养的人,是真正站起来的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知之而后快”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激励。地理教学中精心设疑并揭示地理学内容的丰富性、广大性、复杂性,使学生产生疑惑感、新颖感、好奇感,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这好像是每个老师都想要达到的目标。
我在课结束前的最后几分钟放了迈克尔杰克逊的MTV《地球之歌》,学生的眼神里明显的有了光,不管是被人类所造成的后果感到震撼还是感动的忧伤,至少我能感觉到他们现在就是一个正义的人,是想有人文修养和人文素质的人。这也是我和学生尝试在人文地理教育道路上用情感起跑的第一个45分钟——它成功了。
在现代文明到来之际,人们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试看今日世界:天空在变黑,海水在变臭,森林在减少,土地在退化,物种在灭绝……在这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口爆炸、资源危机的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失足”。天文、地理、生命运动是综合效应运动,将他们对立起来、割裂开来,人类必将受惩罚。将太空天体系统、地球生物系统、地表人类社会系统进行综合考察,方能把地球——人类的家园建设好。实践使人们认识到,经济增长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发展,物质富裕更不能等同于生活幸福。
呼吁:地球只有一个,让我们继续做它的子女吧。
授之以情,学之于情。课堂从开始到结束牵住学生的情感,并让情感在实际生活的事例中升华,自然课堂效率就会逐步提高,素质教育也在人文环境中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华夏人文地理.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3]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4]人类只有一个家园.
[5]环境问题的现状资料.
[6]渗透式教育在德国教育环境中的作用.
[7]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8]浅谈地理教学中的情感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