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2-04-29
希望广大美术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作品占领艺术高地。美术工作者在反映现实的同时,也要注重历史题材、革命题材的创作,用美术的形式记录和反映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继承发扬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光荣传统,更加自觉主动地承担起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的历史责任。
——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参观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时说。
写作的过程是不断反省自己的过程。如果不改5遍以上,作品我就不敢往外拿。作家尤其需要别人挑毛病,这能让我们在创作时更多一些对语言文字的珍惜和警觉。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谈如何对待别人的“挑刺”。
文艺工作者作为公众人物,我们的自身形象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力。公众不仅看节目,也品人。文艺作品历来具有陶冶人们道德情操、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除了具备精湛的业务能力,更要做一个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大写”的人。
——演员唐国强说,愿意作为中国文联的一员,在参加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中,感受为人民服务的幸福与快乐。
我创作这些年,得力于读书。一个作家有没有后劲,取决于对生活的发现,同时得力于优质阅读。这是充电、补充营养的过程。除了创作受用,对我的人生成长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如是说。
更大的泡沫是走文化的过场,求文化活动的规模,大花文化的经费,却忽视了文化的灵魂。晚会举行了,歌舞演出了,著名艺人来了几十几百,观众成千上万,收视率也极高,演出运用了多种现代高科技手段,出现了许多“卖点”:然而没有思考,没有头脑,没有热情,没有爱憎,没有臧否,没有深度,没有教益,没有精神的营养也没有感情的充盈与升华。这样的文化是空心文化,是无灵魂的苍白的文化,是文化的悲哀。
——著名作家王蒙撰文说,我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要警惕“文化的泡沫”。
从文艺的审美层面来说,我们说艺术照亮了生活:可是从艺术的诞生层面来讲,无疑是生活照亮了艺术。
——作家迟子建说,没有生活,艺术就是一盏枯灯。
其实每一代作家都会有自己的文学情感,这些是没有高下之分的,不能用“高大厚重”等大一统标准去要求年轻作家。他们有他们的活法,他们有他们的写法,没有必要为年轻作家开药方。
——作家莫言说,对于年轻作家的成长,要顺其自然。
读书可能不一定让你明白,但是你起码能知道坐在你对面的那个人胡说八道,这就是读书最大的好处,实际上读书能帮助一个人提高鉴赏能力,不读书,你可能永远是一个糊涂的状态。
——主持人崔永元谈读书。
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往往具有很强的个人性,但美术展览或艺术行为作为一个公开展示的交流形式,势必涉及众多参观者,而任何一个美术家的声名鹊起或一个展览产生影响,最终依靠的就是那些普通参观者的认同。
——评论者认为,如今美术界展览众多,但艺术家应该少在场面上下工夫,多在质量上做文章,少考虑形式花样,多顾忌受众感受。
书法一旦与文学相结合,它就成为作家内在精神的表达,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人文精神。正如中国书法的传承发展一样,作家书画也是在传统的承袭中实现自己的创造,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因而当代青年作家要建立起对中国书法的文化自觉。
——书法家赵绍龙如是说。
你心里的小故事,诸如我爱你、你不爱我的故事,大家都有,但关键是我们的作品都只有这么小,你的故事如何与老百姓产生共鸣?我们对生活的切入点到底在哪儿。我在想,在如今这个个性发挥得那么充分的年代,我们是不是回头想想共性的东西。
——画家施大畏说,希望艺术家能跳出小情感的表达,多一些人文关怀的眼光。
现在到处都在讲全球化,可是全球化并不是清一色化,每个民族还是要保持自己的传统,要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才是多元的统一,而并不是单调的统一。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也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可是仅仅依靠西方还是不够,所以当年的德先生、赛先生还缺了一角,应该还有孔先生。孔先生就是我们的人文,我们的哲学,我们的信仰。
——诗人于光中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谈自己所理解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