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雅爽劲,宽博淳厚
2012-04-29冯椿
冯椿
书法的门外人——我,最害怕有人将书法神秘化。譬如:有人将作品说成晋法,唐法,神品,逸品;将风格说成“龙跳天门,虎外凤阁”,“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将用笔运笔说成“折钗股,屋漏痕”,“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等等,诸多奇怪的比喻或论述,虽给予人们想象空间不小,却“发天地之玄奥”。实在令人迷惑,不少人顿生厌恶之感,从而对书法敬而远之。然而,又有一些倾慕和追求高雅的人,挂一二书法作品于高堂玉璧,无论篆、隶、行、草、楷,皆因其字龙飞凤舞、花团锦簇、奇形怪相,而未知其所以然而苦恼,甚至还闹出不少笑话来,大失颜面,甚为尴尬不快。因此,启功先生所推崇的书法好作品是:“只觉得他是用笔自然地写出来的,而不是什么‘万毫齐力地用傻劲,觉得纸上的字是活的,不是以翻版石刻为标准,追求那种半吞半吐的迟钝笔划。”
对于吴云汉先生的书法艺术,我大不敢言,只好借来张中行自评的一句话:“看,字都认识,至于其中奥义,就犹如参‘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的‘无,蒲团坐碎,离悟还是十万八千里。”但是,蒲团尚未坐暖,稍有思想我便按捺不住了,要写一两行见拙文字。依我的一孔之窥,犹似苏东坡的自谦:“我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未不可学。”是先生的书法通瞭古代名家创作时的“意趣”,得其貌,乃至得其神。我在欣赏先生书法时,也就通过这种“意趣”,看出先生作品中艺术成分和得失甘苦的紧要关键处来,让我赏心悦目,又颇有启发,得益匪浅。
学书法,当然从临摹开始。凡曾用功临帖的人,揣摩古人的笔法结构,都能得到多少像,但像中的不像,不像中的像,则是全靠消化和见识。有些临帖的人,也就往往纠结于像与不像之间。吴云汉先生高悟,最初在其父亲的指导下学写字,先是临摹风格豪迈的北碑,然后再南北合一。而此“合一”又是先生他自己的,不同于“寻行数墨”、“按模脱墼”,对于字里行间的细节和节奏,“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年轻时就让其全貌、气势及风格有“咫尺有千里之势”。此非深悟“从门入者,不是家珍”的禅喻而不能得。
书法又是以学养为根基的。如果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就很难成就一名书法家。先生是位好学之士,知识渊博,学贯中西,纵横交错。涉足文学、诗歌、音乐、美术、史学、哲学、乃至佛学,尤其擅长古诗文。近两年先生又兼任了海南诗社社长,在对书法勤耕不舍的同时,以书法之私养诗社之公,致力于诗社的经营。此帜一竖,应者上千,前呼后应,诗报稿件如雪片,出报频率超前,期期精彩。读者队伍不断扩大,发行量递增,反映甚佳。先生除了具有惊人的记忆力,精力充沛外,洞察世间之物,见解颇有独到之处。与先生交往和相处是十分令人愉悦的,时常见他对古诗文倒背如流,脱口成章。健谈而不浮华玄虚,渲染恰到好处。他自己沉溺于对知识的迷醉里,也感染了周围有心的听者。举止大方尔雅,大有鸿儒之风,又不少学究之气。像先生这样事理通达,大公无私,心气和平的襟度,在人们平生的交往中,确实并不多见。
吴云汉先生每日临池不辍,精楷、隶、篆,尤以行草见长。其作品于传统里寄新意,在规矩中见功力。博采众家之精华,揉入自家之底蕴,新中有古,流中有源,错节盘根,玉质金相。日本书道院院长石川省吾对先生的评价可见一斑:“纵横潇洒的墨陈里,显出粒度、流出线条、化出奇谲、构出狂豪,把恣肆宕阔,刚健挺傲的风格尽情泼洒。”先生的行书呼应有度,疏密得体,浓淡相融,潇洒沉练,气度不凡;先生的草书笔势流畅,韵秀婉转,纵任奔逸,法度规范;先生的篆书势呈圆转,俊厚奇逸,尚婉而通,笔意遒硕;先生的楷书,笔意坚卓,章法联贯,精粹方正,饱满协调,在毫不吃力之中,自然轻松地收到清新而严肃的效果;先生的隶书笔意秀劲,韵致超逸,精巧简明,沉着痛快,用笔兼顾字形,重骨力而轻风姿。
从书法作品中传导出来的那种从容、虔诚、追求精致卓越等文化元素,正是来自于先生书法以外的操行和自身渊博的文化底蕴。先生是经过对书法以外的知识和智慧进行精深的诠释和充分的发挥,用到书法的创作上来了,才让他的书法得到不断的升华,拂去了尘埃,摆脱了喧哗,净化了情愫,达到了淡化一切的无垠的艺术境界。是互为推进,相得益彰了。欣赏先生的书法作品,不论是时间的推移,还是空间的转换,皆有“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之效果。书者之音容笑貌、高尚的人格于书中凸显,令人倍感亲切,如见其人。
吴云汉先生2011年荣获了“中国十大杰出书画家”称号。书法作品曾获第五届国际书法大赛金奖、第七届全国书法展金奖,分别被北京中文大学、美国加州海南会馆、新加坡海南会馆等收藏;在曲阜孔子碑林、四川峨眉等碑林镌刻上碑。2008年应美国孙中山思想研究会会长萧松林先生之邀,书赠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行楷长联“马上就好,两岸双赢”。作品曾多次在新加坡和美、俄、日、法、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国展出。个人传略收编入《世界名人录》、《中国书画家英汉辞典》、《人民日报纪实文献》。被中华诗词研究会评为“当代中国优秀诗人”,世界汉诗协会评为:“世界汉诗优秀诗人”。
中国书法2009年申遗的成功,促使这一艺术又得到了世界的瞩目和充分的肯定,也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扩展了空间。学书法的人都知道,书法一是注重人品,二是注重功力,三是注重学养。人品方面无需多讲,而功力和学养也可以说成是“字内功”和“字外功”。所以,要学书法或者追求精湛的书法艺术的人,只有依照历代书家走向成功的这个不二法门,老老实实地下字内功夫和字外功夫,方可登堂入室,方可有所成就。这也是笔者在欣赏吴云汉先生的书法作品时,可以轻快地放弃“神秘”和“玄奥”的理论,而很容易就能获得的至高至深的“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