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

2012-04-29兰世惠

人民论坛 2012年8期
关键词:国情生产力资本主义

兰世惠

【摘要】虽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现在仍处于低谷,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美好前景,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许多深刻的启示与影响。

【关键词】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启示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的现状

21世纪初,世界社会主义依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资强社弱”、“资攻社守”依然是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总态势。

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优势,继续掌控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权,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仍未改变,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仍处于边缘地位。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经济等优势,不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军事打击,挑起事端,妄图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

另一方面,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时期相比,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态势已发生了许多变化,尤其是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一是“剧变时期,前苏东地区的共产党被解散或取缔,处于覆灭的边缘,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多数国家的共产党重建并取得合法地位,并且有许多党进入议会,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对社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①二是随着金融危机加剧,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对资本主义的情绪也在不断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马克思热”再次兴起,这必将对发达国家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重大影响。此外,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中国、古巴、朝鲜、越南、老挝,顶住了压力,稳定了局势,保住了社会主义阵地,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坚持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虽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还处于低潮,但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已经有了很大发展,随着“马克思热”的兴起,社会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开始有所复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必将出现崭新局面。

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启示

坚持社会主义。中国最终选择社会主义是中国近现代以来现代化运动的历史和现实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和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道路过去在中国走不通,现在仍然走不通。道理很简单,中国十几亿人口,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穷的问题。所以我们不会容忍有人反对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是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富裕起来。

从制度层面上看,坚持社会主义,还要弄清社会主义制度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模式和体制是不相同的。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同坚持改革开放紧密结合起来,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具体环节、体制进行改革,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实践中,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政治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体制进行了改革,从而建立起了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既发展了生产力,又巩固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的经验表明: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保证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方向,从而促进国家发展并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才能繁荣昌盛起来。

发展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社会主义是一个抽象概念,当运用于世界各国实践时,不可能是统一模式。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只有根据自己的国情,把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产生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有效促进国家发展。

二战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几乎都盲目迷信苏联经验。而在社会主义世界普遍奉行一个发展模式的教训是沉痛的、深刻的,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不少国家掀起突破苏联模式的改革,但包括苏联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失败了,只有中国真正突破了这一模式。中国成功的根源在于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国家的情况,走自己的路。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现阶段我国最大的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发展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建设决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实践中,我们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制定了推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此外,立足国情还要求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随着世情和国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更新发展模式。因为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个国家必须根据变化了的形势不断调整发展模式,从而更好地推进现代化建设。

中国的经验表明:发展应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并紧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发展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反映时代特征、适合本国国情、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较之资本主义的先进性和优势,最终将表现在它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更富裕的物质文化生活。但事实上,不管是前苏联、东欧,还是中国、朝鲜等,其社会主义制度都是建立在比较落后的生产力之上的。如何提高生产力水平、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必须解决的难题。前苏联发生剧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苏联大部分时间都以阶级斗争为重心,经济建设没有搞好。邓小平清醒地意识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社会主义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②所以,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从认识上提高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而且在实践中理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占世界比重由1.8%上升到8.6%,世界排名由第10位上升到第3位,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9年的3597万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中国的实践说明: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社会物质基础才能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才能得到改善,才会真心拥护我们,社会也才能保持稳定、和谐。

在独立自主原则下坚持对外开放。在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汲取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我封闭进行发展只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在总结以往闭关锁国、盲目建设的失败经验时说到: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是符合全球化大趋势的。从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江泽民提出以趋利避害的方针进一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再到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表明: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持续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开创了一个与全球化相联系的开放式的发展模式。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社会主义必须对外开放,但又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因为对外开放不等于失去民族性和自主性,相反地,对外开放必须要以独立自主为指导原则,否则,就要沦为外国的附庸,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会被损害。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以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为立足点的,任何以援助现代化建设为名侵害我国利益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抵制。可见,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虽然可以接受世界各国的资金、技术以及经验,但最主要还是靠自己民族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既学习了他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又保持了发展的自主性,把外国的经验为我所用,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

目前,尽管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但中国的成功实践已充分彰显出社会主义发展的美好前景,为朝鲜、越南、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立足国情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经验,这无疑对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本文是四川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启示与影响”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SB031)

注释

①杨束芳:“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现状与社会主义发展前景探究”,《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第207~20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6页。

猜你喜欢

国情生产力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家国情 诗词魂
推广生物乙醇汽油:迫切且合乎国情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地理国情监测知识支持库初步设计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特定国情教情中的中小学校自主权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