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群众生活有奔头
2012-04-29廖金发
廖金发
在一个名叫小尖田村的一处养猪场前,笔者见到了一位帅气的男士,他便是这个养猪场的负责人简国籍。说起办场的初衷,简国籍告诉我们,主要是为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目前有10多位村民前来猪场务工,不出村子就可以稳当收入1000多元。
一处规模不算大的养猪场,放在其他地方,实在难有圈点之处。可是,这座猪场的位置,却是在地处粤东最高山峰铜鼓嶂的南麓——丰顺县大龙华镇铜山村。
铜山村是广东重点老区村,革命前辈李井泉、刘永生、李坚真等,都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印。1928年10月15日举行的丰顺革命斗争史上的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就是在这个山村附近召开。
我们的办公桌上,有一份2006年省、市、县老促会在该村调查的报告。当时,全村有13个自然村,其中6个不通机耕路,2个没有用上电,人均年收入1257元。全村1100多人,只有3座结构简单的水泥房。没有通讯基站,手机讯号不通。贫困状况,可想而知。
近10多年来,党和政府关怀老区的春风劲吹铜山村。2002年,上级帮助该村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希望小学,解决了适龄儿童读书难问题;接着又协助办起了村卫生站,解决了群众就医难。2007年,时任梅州市委书记的刘日知同志,得知该村情况后,亲自到该村调研,倾听群众的呼声。在他的重视和协调下,有关部门筹集资金150多万元,铺设了从龙北礤下到小尖田村的11公里水泥路,从而连通了村外的交通干道。通车之日,山村鞭炮声阵阵,村民拍手称快。
近年来,扶贫“双到”又让铜山村更上一层楼。梅州市政法委机关挂钩铜山村以来,为村民做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实事。筹集资金,帮助村里改造村道,解决村民行路难;为3个自然村修建了水利坝头,解决了150亩农田用水难题;兴建了铜山储水池,解决了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同时为238户1189人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全村60岁以上村民补贴买社保。村民生活有保障、生产有奔头。
发展生产才是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铜山村依靠自身的山地优势,积极发展种养产业。现在,全村拥有250亩的仙人草,年产量可达20万斤,仅这一项,人均可以收入近千元。种植油茶的产业工程已经起步,此外还有养牛、养鸡、养蜂等畜牧业也初具规模。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2011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已经比2006年翻了3番多,接近了全镇人均收入水平。
过去边远贫困落后的铜山村变了。现在全村已经有了60多座新楼房,3部小汽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还在用煤油灯的2个村27户60多村民,两年前也通了电。面对山村这些历史性变化,笔者也和全村群众一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