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老地质博物馆的“老”与“新”

2012-04-29邹松梅

国土资源导刊 2012年8期
关键词:展厅恐龙南京

邹松梅

南京地质博物馆,位于南京市珠江路 700号,她是我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迄今已有 70年多历史,其前身是成立于1913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农商部地质调查所的地质矿产陈列室,是中国近现代成立最早的地质专业博物馆。

珠江路700号,48位地学院士的“科学故乡”

南京地质博物馆原址在北京丰盛胡同3号。1935年,随地质调查所由北京南迁现址。自当年 9 月至 1937 年初整理布置,正式开放展出。陈列馆建有:地质构造、矿物、岩石、矿产、燃料、土壤、地史古生物、北京猿人与史前文化、本馆出版物等 12 个陈列室。南迁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地质调查所及陈列馆于1937年11月内迁湖南长沙,后又辗转重庆北碚文星湾。1946年复由重庆返回南京原址,更名为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矿产陈列室。1950 年地质矿产陈列馆属全国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领导,1952年地质部成立,改名为地质部地质陈列馆,陈列馆工作仍以南京为中心称总馆,北京为分馆。1954 年以后,地质工作中心北移,1956 年国家决定在北京建立全国性的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主要人员及部分标本随之北上,南京为分馆。 1957 年至1979 年南京馆先后由华东地质局、江苏省地质局、华东地质研究所、江苏省地矿局领导。1992 年更名为南京地质博物馆。目前,南京地质博物馆属江苏省国土资源厅领导,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管理。南京地质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

珠江路700号是中国地质学研究的中心,是中国地质科学史上的圣地,也是新中国48位两院地学院士的“科学故乡”,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地学摇篮”。

老馆——近百年历史见证中国地学发展历程

走进珠江路700号北大门,迎面是一棵经历了70多年风雨的高大雪松,这棵雪松已被列为南京市名树古木。雪松背后的红色建筑就是遐尔闻名的南京地质博物馆老馆。那是一幢具有德式风格的红色 3 层建筑物, 建筑面积约 2500 平方米。它是原中央地质调查所旧址。2002 年被列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底,由江苏省政府投资3300万元,对南京地质博物馆老馆内部改造重新陈列布展的工程竣工,使近百年历史的老馆焕发了青春。

博物馆门外摆放着几块大型矿物与古生物标本:有号称全国第二大的来自江苏东海的巨大水晶单晶体、溧水的天青石(锶矿石)、汤山震旦角石等大型标本,成为南京地质博物馆的一个特色。老馆设置了《地学摇篮》、《中国文化》、《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4个展厅。地学摇篮展厅形象、直观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地质学思想和中国近现代地质科学发展历程。新中国48位两院地学院士的群像浮雕,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地学精英们的风采。他们是近现代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发展历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为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全景式反映地质调查所历史、长达58分钟的电视片《地学摇篮——走出48位院士的地质调查所》、北京人头盖骨发现与挖掘的场景再现等影视片,也是这里的一大亮点。《地学摇篮》展厅是国内唯一的再现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历史的展厅,得到了国内科技界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在中国石文化展厅,你可以领略源远流长的中国石文化历史,感悟到“石人合一”的无我境界。其中宝玉石文化、文房石文化、园林和观赏石文化,陈设新颖独特,内涵丰富。

矿产资源展厅布设了世界矿产资源、中国矿产资源、江苏省矿产资源、中国古代采矿技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几个部分。采用互动形式展示了世界、中国、江苏的矿产资源分布。用最先进的真人幻像技术和实景模型生动再现了古代铜矿开采场景,使观众不得不惊叹于古人的聪明才智。

地质环境展厅主要展示或演示地质灾害与防治、矿山环境与治理、保护地质遗迹等内容。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地震爆发时的振荡、海啸、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人类的无助,还可了解到灾害发生的根源、预防及治理等专业知识。

新馆——在这里,你可一睹“北京猿人”的风采

新馆位于南京市珠江路和龙蟠中路交界口,原中央地质调查所旧址旁,总建筑面积27000 平方米。其中 1—4 层裙楼为南京地质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约 7000 平方米。外墙为浅灰色调,整体建筑风格与西侧博物馆老馆交相辉映。

南京地质博物馆新馆设《恐龙世界》、《行星地球》、《生命演化》三大展区以及精品展示厅、科学报告厅等。

《恐龙世界》展厅,陈列有亚洲最大的蜥脚类恐龙——炳灵大夏巨龙,体长达28米,采用真骨化石与骨架装架模型同时展出。20世纪30年代,古生物学界的先驱杨钟健先生采自云南禄丰的3具恐龙真骨化石在馆内沉睡了70多年首次装架展出,他们是中国第一龙之称的许氏禄丰龙,巨型禄丰龙和黄氏云南龙,上述恐龙是南京地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还有中国猎龙、鹦鹉嘴龙、翼龙等近20种真骨化石。它们与若干恐龙足迹化石、仿真恐龙模型、恐龙生活场景融为一体,使观众能追寻距今1亿年前恐龙的生存状态。

在互动性与知识性展区。迎面的是张开血盆大口的霸王龙头骨模型,观众可进入嘴中拍照片留念。在“恐龙影院”作稍事休息的同时,观看《巨兽时代》影片,可带你到距今1亿多年前,恐龙是怎样生存繁衍的。在跑步机上,现恐龙赛跑一争高下。另外有 “龙骨拼图”、“恐龙问答”,了解更多的有关恐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恐龙龙谱,让你更多的掌握恐龙家族的发展史。下蛋龙演示恐龙下蛋的过程,下出的恐龙蛋不仅是一个蛋,而且是一工艺品,可拆开拼装成小恐龙,好似恐龙从蛋中哺出。骑乘龙吸收了无数的小朋友,骑恐龙可比幼儿园、商场门前骑马呀、鹅呀等要开心得多。最后还可拿博物馆专用的纸在盖章龙前,由恐龙给你盖上“南京地质博物馆参观留念”带回家。

《行星地球》展厅,主要展示宇宙的起源、恒星的演化、太阳系的形成、地球的诞生、斗转星移的行星运动、层层叠叠的蓝色星球、运动不息的地球系统、绚丽多彩的矿物奇观。

将由乘座宇宙飞船带你进入太空,去体验日月星宿的变化,探索宇宙奥秘。地球内圈层结构模型,可使你进入地球内部。地球外圈层,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可了解江湖河海、山川平原、湿地沼泽的变化。在“四极石”展柜前稍作停留,你可知这些岩石的来自不易,可体会到地质学家的艰辛,也可体会到地质学家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来到大陆漂移展区,当你转动方向盘,2.5亿年来地壳变化一目了然。地震与火山是当今最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在火山演示模型前,你可了解火山喷发机制、威力以及火山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溶洞、雅丹地貌、戈壁地形等场景,当你在欣赏大自然风光的同时,可了解这些自然奇观是怎么形成的。岩石循环可使你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千姿百态形形色色的矿物似一个个音符为人类文明发展普写了一曲又一曲赞歌。

说到矿物,不知你是否听说过石头能开花?俗话说:“千年铁树开了花”,已属难能可贵。经过亿万年的石头开了花,说来你也许不信。真不信?你可到南京地质博物馆老馆中国石文化展厅、新馆的行星地球展厅矿物展区,你就能见到“石头开花”。石头开的花,呈白色,花瓣呈卷曲形,直径20余CM。这种花的形成需要上千万年的时间,对于人类来说,石花是永不调谢的花朵。

《生命演化》展厅,主要有生物进化知识、演化序幕、生命历程、人类之旅等展厅。地球生命史大型场景,采用环形结构,其上置有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动植物图片,并配以多媒体再现生命进化过程,进入参观时带你穿越时空隧道到达距今35亿年前生命演化的起点。由此继续前行,你将身临其境的体验生命的诞生、演化的曲折历程。生命历程展区采用大量的生态环境再现,设置了寒武纪奥陶海洋、志留纪泥盆纪植物与动物登陆、石炭纪二叠纪滨海平原与森林沼泽、中生代海洋、侏罗纪公园、白垩纪公园、新生代哺乳动物家园等场景供观众参观体验,巨大的空间你可拍照留念。若再不尽兴,长达80多米的生命演化线索墙,你可更的了解生命演化事件。展出的近2000件生物化石标本是生命进化中极具说服力的证据,证明生命进化是由水生到陆生、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到达人类之旅展区,你可全面了解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从猿到人的大型场景简单明了,展柜中的石器标本,显示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尤其是“南京直立人与北京直立人对话”场景,把你带入距今50万年前的人类生活情景,了解古化人类是怎么生活的。在这里,你可一睹“北京猿人”的风采。

(作者系南京地质博物馆副馆长)

猜你喜欢

展厅恐龙南京
南京比邻
“南京不会忘记”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BESPOKE ROMANCE展厅
GAB展厅
NORHOR成都展厅
南京·九间堂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