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卓越课堂文化的创新设计
2012-04-29李先启唐晓勇
李先启 唐晓勇
伴随移动互联技术和平板多点触控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沟通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必将引发教育的深度变革。随着“无线网络”、“平板电脑”、“触控技术”、“手写输入”、“便携移动”、“语音识别”等新名词的出现,一场深刻影响人们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沟通方式的革命正在悄然降临。
2010年美国苹果公司发布了一种叫IPAD的平板电脑,这种电脑定位介于苹果智能手机iPhone和笔记本电脑产品之间,随即在全世界掀起了IPAD热,最初IPAD被人们理解为一种奢侈的娱乐工具,为一些时尚人士所拥有,随后,IPAD的教育功能迅速地被一批敏锐的教育界人士发现。IPAD作为一种很好的学习工具,现已风靡于发达国家。
■ 技术支撑文明传承,工具促进教育变革
回顾人类历史,技术始终伴随着人类发展,而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会促进人类社会的转变,人类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也随之改变。
1992年到2012年,信息技术在这20年之间的发展,超过人类历史之前几千年的发展,完成了从电化教学(1995年以前教学工具以收录机、录像机、投影机、幻灯机、电视为代表),信息网络(1995—2010年教学工具以电脑、投影机、电子白板、windows系统为代表),移动互联(学习工具以IPAD平板电脑、云计算、windows系统、ios系统为代表)两次飞跃。我们发现学习工具的功能更加整合、体积重量更加轻巧、使用功能更加人性化、价格更加便宜、存储更加巨量。
1995年,我校提出创设“校园信息高速公路”的构想,先后经历了“建网、建队、建库(关注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初探(探索新型模式)”,“学科突破、深化整合(从儿童发展出发,优化学科教学)”,“信息技术与学校集团化发展(优质资源均衡化)”,“新技术运用创新课堂文化”几个发展阶段。从“关注技术”、“模式探究”到“以人为本优化学科”,再到“均衡发展”,并以“课堂文化”为落脚点。
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变革的进程中,我们始终以师生内在需求和教学的实际运用为核心,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为师生创设大量问题解决的实践机会,以任务为驱动,让师生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课程学习问题。通过学习社区、视频会议、即时通等工具为师生搭建交流沟通平台;通过提供概念图、图表、可视化工具、超媒体等支架工具,让学生用技术支持学习。同时,为了让师生跨越“技术障碍”,消除“技术恐惧感”,我们用“简单工具实现丰富的教与学过程”的思路,为师生提供零距离、零学习的简单工具,如博客、微博、搜索工具、谷歌地球、电子杂志、思维导图等。
■ 面向未来,构建新型“云课堂”文化
所谓“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卓越课堂文化”,是指构建以移动互联技术和平板触控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学习环境,探索新技术条件下“以生为本”的“云课堂”教与学的新模式,促进教与学的变革。我校从2010年开始应用新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1.“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卓越课堂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
“以生为本,问题导学,通过移动互联来实现‘六学,即个体自学、同伴助学、互动展学、教师导学、网络拓学、实践研学”,是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卓越课堂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
以平板多点触控技术、无线互联技术和智能语音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从有线到无线、从笨重到轻便、从固定到移动、从复杂到简单,使用方式更趋人本化,更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特点。
师生互动: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将作品发给老师、同学或家长分享,同时老师可以立即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批改和评论,然后回复给学生。
低碳便携:一个16G的IPAD可以储藏800多本电子图书,一棵20岁树龄的树可以造3000张A4纸,如果平均每册书100页,一棵树可以造30本书,一个16G的IPAD可以拯救27棵树的生命,全国共有3亿多中小学生,如果用IPAD可以少砍伐80亿棵树。
无线网络:在无线互联网的环境下,教室不再需要大量的布网线和电源线,这不仅可以保障学生的安全,也为学校节约了经费。在学校的每一个无线网络覆盖点,学生可以随时上网。
语音识别:语音识别功能改变了师生传统的搜索方式,无论性别、年龄、口音、音调、节奏等,发出的声音都能最大限度地在语音搜索中进行识别。
无线互联环境下的平板触屏技术通过手指触摸方式,延伸了人的感官反应,让人机交互方式更加人性化,师生的阅读方式、分享方式、教学方式和沟通方式都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同时,师生的互动方式、学习资源的获取方式,以及学习评价模式也将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师生开展随时随地的基于“云端”的移动学习成为可能。
2.创设新课程资源和教学环境,为“云课堂”奠定物质文化基础
●丰富的课程资源和高效的交互式学习平台是开展“云端”学习的基础。
根据需求开发多样化的学科课程资源,是“云课堂”得以深化的物质基础。
基于无线互联环境下的平板触屏技术对学习资源获取方式的变化,我们做了以下改变。
第一,对学校原有的交互式学习导入平台进行了全面改造,学校网络平台同时支持PC电脑与平板电脑的浏览与互动,并满足平板电脑对视频库和课例库的高清播放。
第二,根据师生需求开发基于IPAD阅读的电子书,目前学校数字图书馆已经积累了近两千册供师生自由下载阅读的数字图书。
第三,根据学科学习的需要收集整理了80多个应用软件,并为师生列装相关的学习软件。目前,我们正着手开发语文、英语交互式电子教材,开展互动学习,创新阅读模式。
●打造全新教学环境,建设“学习者中心”的“云课堂”硬件环境。
新技术支持下的“云课堂”探索需要全新的教学环境与之相适应。随着平板触控、无线互联和智能语音等新技术的出现,必须建立新的硬件设备环境,满足学习模式的改变。
第一,根据教学需求把当前世界上最前沿的开放(微软)与封闭(苹果)的两大系统有效整合,能兼容两大软件系统最先进的教学环境。
第二,我们在教室中配备了WINDOWS8操作系统和多点触控显示器,让教师只需轻触屏幕就能完成所有操作,高效而简便,健康而环保。
第三,平板电脑具有集照相、摄像、录音、投影、视频图片播放、WIFI上网、无线打印、语音识别等功能于一身的特点。我们通过打造高速的无线网络环境,配备IPAD,满足教师移动板书、移动演示需求,师生之间通过点对点、点对面即时沟通交流,分享学习成果,进行多样化的学习评价,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以体现。
全新教学环境的打造,彻底改变了传统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和教学方式,使得构建“学习者为中心”的“云课堂”成为现实。
3.创新课堂学习模式,构建多元的学科“云课堂”文化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学习模式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例如,游戏化的数学合作探究学习、参与体验式的英语互动式阅读、多样式的低年级绘本阅读与创作、海量的数字图书存储与人性化阅读分享、真实与虚拟完美结合的科学体验、音乐学习中“云课堂”带来的丰富的音乐欣赏资源,演奏与创作相融合的模式、多点触控绘画与及时发表分享的美术学习模式,等等。下面仅举语文和音乐学科课程中的“云计算”为我们教学带来的惊喜。
在应用IPAD美术与语文学科教学实验探索过程中,由于IPAD强大的绘画软件功能,使用起来方便快捷,我们发现学生特别喜欢用绘画来表达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理解。我们在“语文读写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语文学习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绘”五项语文学习能力。我们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运用平板电脑在低年级进行“阅读、写作、绘画同步发展”的探索,顺应低龄儿童“图视化”、“可视化”的认知特点,丰富语文学习的内涵,创新语文学习模式。
在音乐教学中,丰富的音乐软件让每一个平板电脑都变成各种各样的乐器,如钢琴、手风琴、古筝、小提琴等乐器以及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学生可以演奏,可以创作。同时,平板电脑里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音乐家的作品,学生可以欣赏名家名曲,吸取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精华,认识乐器和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独特声音。
开展基于支架式工具的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成为平板电脑支持教学的一大特点,它改变了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构建出新的课堂环境,创生了“以学生为中心”新型的“云课堂”文化。总之,平板电脑为师生提供了海量的支架式思维工具和学习工具。
以上是我们在进行“新技术支持下的卓越课堂文化创新设计”的一些初步的思考、设计、尝试和实践,要形成真正的课堂文化,还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我们认为,开展新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培养具有“21世纪技能”人才,适应未来世界发展的需求。■
□编辑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