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中学体育教学改革
2012-04-29周亚利
周亚利
摘 要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讨论现代中学体育改革的必要性和指导思想,以及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应对措施和改革方向。
关健词 中学体育改革 发展趋势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Concerning the Modern Middle School Sports Teaching Reform
ZHOU Yali
(School of Sports,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Abstract Adopting literature material and research method, and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the reform of the modern middle school sports and guiding ideology, and high school sports curriculum reform problem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the reform direction.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sports reform; development trend; sports teaching
1 现代中学体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
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学校体育教学发生了新的变化,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改变了过去“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呈现了“学生乐上、想上、盼上体育课”的景象,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心健康逐步得到提高。特别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激情全身的投入,创作了许多有趣的、有生气的、有实效的体育课。
2 体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
(1)现代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育规划纲要》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战略主题中的提出和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做了重要论述。强调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时代性。(2)加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总理温家宝在教育问题上一再强调要提高国民素质就必须实行教育改革。而体育教学改革也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大体育教学改革,这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体现了体育教学改革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重要作用,也贯彻了《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3)加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在当前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国家的竞争也越来越强烈,但是国家竞争的实质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又要靠人才,而人才又要靠教育。所以我们要加强教育改革,加强体育教学改革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国家输送高级尖端人才,同时体育教育的改革也促进了青少年的整体素质的提高。(4)加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关系到实现教育公平。缺失体育教育的教育就不是优质教育,没有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教育就不是公平的教育。这些年暴露出来的问题如下: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开课率不高,体育教师少,体育教学设备落后等现象,都远不如城市学校。所以这些现象引起了国家教育部的重视。(5)加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关系到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重大问题。
3 现代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3.1 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不实在
体育教学改革正处于新观念和旧观念的大碰撞阶段,广大教师在学习和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有的体育教学在传统教学思想的“惯性”的影响下,仅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良,远未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的体育教学又有些矫枉过正,为了追求“改”而改革,外表上看有改革的做法但实际上并没有领会到课程标准的真谛。另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是需要“加强”和“提倡”的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并不是“放羊”课。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了学生的“自我实践”,给学生太多的“自主”。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形成了无序,放任、涣散的“放羊”现象。
3.2 教学个性化问题思考不全面
体育教学个性化问题要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组织者。这是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说明体育教师是体育课中不容忽视的主体,脱离这一主体,体育课堂活动就不复存在;忽视这一主体,教学课堂活动就会偏离方向。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因身体素质、体育锻炼程度、心理特征以及体育经验的差异,在体育课上的锻炼效果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反应是学生个性化的结果。因此要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使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发展心智培养个性,在平等的探讨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
3.3 体育教学器材设备不足
体育体育场地狭小、体育器材少,不能满足学生量的真实需求。从而制约了体育课的创新,影响了新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就拿笔者所实习的中学来说吧,全校有16个班,田径场0个,篮球场1个,乒乓球场4个,其中篮球场还经常有老师比赛。这些条件的不足严重限制和影响了体育课的质量, 从而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
4 应对体育课程改革中问题的应对措施
(1)优化体育课堂结构是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体育教学过程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机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体育课的结构形式应根据体育课的不同教学任务、不同教学目的、不同教学环境及学生本人的实际状况和运动生理规律,合理地安排,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2)改进体育工作方法,采取务实措施,努力提高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水平。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切切实实真抓实干,把体育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落实到实处。(3)增加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数量,逐步改善体育教学环境。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逐步扩大体育场地,逐渐增加体育器材设备,特别是在农村学校的投入应加大力度弥补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与短缺,同时学校也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发本地特色体育项目,使国家项目与地方特色相结合。(4)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学生锻炼,推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的深入落实,在青少年中并广泛组织开展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要切实做到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公告制度和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健康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旧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的中学体育教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坚持中学体育教学改革。
5 结论和建议
(1)体育课程教学设计要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到实实在在达到锻炼的效果。(2)要努力改进体育教学工作方法,采取务实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亮.中学体育调查[J].中学体育报,2003-05-09.
[2] 王智勇.素质教育观念下的中学体育教学改革[M].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
[3] 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