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漫游“秋霞圃”到对中国园林的一点思考
2012-04-29黄立程
黄立程
摘 要 上海“秋霞圃”之旅,让作者体会颇深,对中国园林的设计方法、空间分配有一定的理解。根据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达到园林主人的意境,而意境的把握都是运用园林的景观、植物、建筑等体现出来,让情景相容,文化和意境的统一,理想和现实的碰撞。
关键词 秋霞圃 园林 文化 意境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Some Thinking on Chinese Garden from Visiting "Qiuxia Garden"
HUANG Licheng
(Shanghai Zhongqiao College, Shanghai 201319)
Abstract Shanghai Qiuxia Garden tour maked the deep experience and had som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garden design, space allocation. According to a variety of performance techniques and art forms to the garden owner's mood, and mood grasp the use of a garden landscape, plants, buildings reflected and scenarios compatible with the culture and mood of the unity of ideal and reality of the collision.
Key words Qiuxia Garden; garden; culture; artistic conception
上海秋霞圃是上海乃至华东地区在城市内少有的私家园林,位于上海嘉定的秋霞圃东邻居民区,西格社区艺术学院,南临步行街,北望小道路。全园面积45.3亩,由龚氏、沈氏、金氏三姓的私宅园林和邑庙合并而成。
上海秋霞圃有4个景区:桃花潭景区、凝霞阁景区、清镜塘景区,及邑庙景区。 桃花潭景区在园之西南,占地8亩。景区以桃花潭为中心,山石亭台互为衬景。南有晚香居、霁霞阁、池上草堂、仪慰厅,西有丛桂轩,北有即山亭、碧光亭、延绿轩、碧梧轩、观水亭,它们或筑于山上,或构于潭边。远近高低、前后左右,主次分明,疏密相宜。桃花潭南北两山对峙,南山峭壁耸崎,北山浑厚见长。沿潭茂林修竹,断岸滴泉,临水曲径,低栏板桥。可谓山具丘壑之美,水揽幽邃之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典型的中国自然山水园林。
凝霞阁景区在园之东部,占地4亩。景区以太湖石堆叠之大屏山为中心,北有凝霞阁,南有聊淹堂、游聘堂、彤轩、亦是轩,东有扶疏堂、环翠轩、觅句廊,西有屏山堂、数雨宅、闲研宅、依依小榭等。凝霞阁居高临下,登阁纵览,可观桃花潭、清镜塘两景区景色。区内多院组合,院廊相连,曲折深邃。院墙多置漏窗,园内植树和花草,步移景异,若隐若现。
清镜塘景区在园之北部,面积约20亩。东有三隐堂、柳云居、秋水轩、清轩,西有青松岭、岁寒亭、补亭。柳云居前遍植垂柳,绿云叠翠。青松岭上青松、红枫、白玉兰、腊梅布局有致。景区以清镜塘贯穿东西,植物景观为主体,疏朗开阔。亭榭、林木、花径、溪塘、山丘、护岸或敞或蔽、或大或小、或明或暗,变化无穷,具有浓郁的村野气息,与建筑紧凑的凝霞阁景区形成强烈的反差,一疏一密,各具其趣。
邑庙景区在园之南部,面积约4亩。大殿空间宏大、伟岸,斗拱嶙峋,成为上海市区内邑庙妥善保存的典范。上海秋霞圃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是中国经典园林的一个缩影。在中国,国土广阔,历史久远,有着引人注目的灿烂文化,园林艺术为其中的一个光辉的画卷。作为一种融建筑、植物、绘画、文学、书法等于一体的园林艺术,在世界园林历史上, 中国园林是一个与其他园林不同的艺术体系,因其独特的设计理念而出名。中国园林的精髓在于园林造型的景观意境、园林建筑、植物、外型的文化底蕴。中国园林作为一种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景观艺术,其重点在于整个造型的协调与统一,在统一中形成文化的意境,给人以联想,在建筑中体验文化的味道,秋霞圃就是如此。
1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美学的内涵
中国园林和中国哲学文化共同点是源于各自不同的目标而共同存在的,园林建筑当时的流行主要是因为其理论基础是突破原来旧的建筑设计方法和限制。总的来说, 这种分析理解比较贴近中国古典园林的各阶段的周期发展。在整个周期中, 越是接近后期, 中国园林的成长和发扬就越迅速, 以至于后来, 建筑建造手段及风格的主线不约而同的体现在古典园林的建造上。 “宫室务严整, 园林务萧散”的话充分体现了古代设计思路中的这种巧妙的相关度。事物也好,造型也罢。只是一种表象, 更深一级的内涵是对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的揣摩。尤为外国建筑大师曾今分析到:“ 在一座中国房屋中, 花园以及人工景色是基于与所有建筑根本不相同的原则。我们曾经指出过中国的思想受到儒家和道家的双重影响。”当然,深远的中国园林文化不能简单的认为是道家或儒家的思想反映,这样认为太狭义了,也不全面、理性。因为中国古典园林中景观“天人合一”的表现其实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热爱和敬畏的表现,其影响深远。
中国园林中形式各异、曲线流畅的桥榭,石拱连续,秀巧精致,仿佛如天中彩虹;廊段则巧妙连接,烟波浩渺,桥影潺潺,虚实有序;园中亭台,造式独特,形质多样,朴实稳重。同时园林中的各种砖砌月洞,工艺细腻,拱券柔和,波浪形的顶梁;底部起伏有志,弧形的墙体,连绵曲折,如玉带一般。
中国园林中的窗、门呈现出丰富、独特的图形。由弧线、直线组成的图案,万字、定胜、六角景、菱花、书条、链环、橄榄、冰纹等全用直线,鱼鳞、线纹、秋叶、海棠、如意等全用弧线,而梅花和各式灯景等为多种线条组成。
2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的表现
情景交融的文化特点是中国园林的性格,灿烂的文化养分滋养着园林中的建筑设计,随处都体现了园林主人的哲学理念,意境熏陶,无不反映了当时园林主人的思想境界和人生志向。怎样体现出意境呢?文字的表达最直接,而空间的命名正好能表达出来,例如江南藕园的主楼叫“城曲草堂”,取诗人李贺的“女牛渡天河,柳烟满城曲”诗句,来体现园林主人的对繁华城池的不屑而宁愿平淡生活的人生志向。再如旱船(舫)等,又和皇家建筑和寺庙景观的设计内涵不同,值得深深体会。
造景是中国园林的重点,其深意在于体现设计者的感情和寄托,还要有让人联想的意境在。“诗情画意”体现出来,在于园林既要设计的景色如画,又要让人退回到景色中的情感, 能让人情不自禁的抒发。有情的体会加上园林的木质对联,效果更加, 流畅潇洒的文字、格局特点的书法, 让人驻足留恋, 回味悠长。文字以描述景色、历史、任务、话语、五花八门。对景色的感叹丰富,感受、点评,有物抒发情感, 令人向往。例如历史悠久沧浪亭里有句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水皆有情。”就是把“ 清风明月”及“近水远水”景色让人抒怀二点!经典的佳对不胜枚举, 这些佳对体现的情感,表达了诗人、游客、园林主人在那时对真实存在的景观而流露出的情感, 情从景出, 同时意境和书法的绝配, 让思想的火花更加明亮。古典园林和山水画又有密切的关系,山水画的精髓在于透视形成了画面是无限的、流动的、连续的,是可以无限遐想的。中国园林有限的空间充分利用了山水画的特点,景物有形的空间运用艺术手法,相互交融, 从三位空间的角度对空间重构, 营造出虚无的意境和无边的联想。相关的艺术修饰为“ 托感”和“思虑”, 或称之为“比”与“兴”。“中国哲学文化的擅长是物感怀”手段,古典园林也是如此。一切的景观事物, 有森林、植物、土石、江河、建筑, 经常人物化, 让“幽林深深、明月皓天” 烘托出园林的“斯是陋室唯我独馨” 的趣味。
意境的多样在园林中表现, 同时引用名家名段的方法,令人遐想连篇, 表面平常的景色, 运用名人效应, 突出了一定的意境, 让人从中久久回味,名声远扬。
中国古典园林的立意突出了景色的效果, 强调意境创造, 同时功能的把握也是必须的。在空间的整体把握上, 最根本的元素有两个,一是园林建筑功能,二是自然环境条件。假如两种元素不能相容, 以景观或意境著称的中国园林会变成无理智辞, 死水沉沉。例如封建的皇家建筑尤为突出,颐和园和北海的建筑, 颐和园把佛香阁是整个景观的视觉中心, 而北海把喇嘛白塔作为明显的视觉点,显著的中轴线对称空间设计, 形成了壮观的艺术形象。以上建筑的空间构思上, 能清楚的体会到设计者在立意上将抒情养身的情怀、拜佛求安的原始目的相联系,同时又运用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以巧妙的改造,因地制宜, 终于让园林建筑的艺术意境提升到较高的思想境界。
3 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思考
中国的古典园林与中国的灿烂文化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因此, 我国古典园林被外界誉为 “ 在诗里观画,在景里吟诗。著名建筑大师钱伯斯曾今说过: “意境和情趣是中国古典园林独有,是国外长期追求而没达到到的。同时,修建中国园林的建造者们不是工匠, 而是艺术家和哲学家”。中国园林以此得到了外国建筑师、艺术家的高度评价。我国园林建筑的最大特点, 在于其意境广邃, 文脉完整, 对于其他国家的园林来说是唯一的。
考虑到此,有些遗憾。当今的社会,过度的商业化、经济化,人文的、历史的、传承的东西被舍去,在建筑、景观设计上也是如此。一些新的园林设计上重视经济、眼前利益,不顾园林设计的精髓——意境的传承, 导致文脉换乱, 设计低俗,建造马虎,弄巧成拙等现象。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意境到位,但在设计的细节上,比如建筑命名和匾题、景题不到位, 降低了文化的品味。通过对“秋霞圃”园林参观和分析,体会到园林建筑的艺术意境的重要性,从而可以让人真正体会其设计的深意。同时中国古典园林情景交融的设计理念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随着时光的变迁,在现代园林、景观建筑设计过程中,更要积极传承历史文化,意与感、景与情的交流。发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提炼出有利于现代建筑、景观设计的元素运用于我们的设计中。真心希望中国园林文化能传承下去,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灿烂的中国文化意境更深远、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