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研究

2012-04-29刘锐

考试周刊 2012年78期
关键词:三角形评价数学

刘锐

摘要: 新课程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件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真正体会到数学教学来源于实际生活,而又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效率。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去探讨、去研究,才能制定出一系列比较完善的、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能够充分认可的评价体系。作者谈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习兴趣课堂成效学习目标评价制度

新课程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件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真正体会到数学教学来源于实际生活,而又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效率。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学习效率自然很高。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设计教学例题和练习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例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课前让学生先各自做一个三角形和四边形,课内让学生通过拉一拉、扯一扯,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三角形不容易变形,而四边形很容易变形。对于这样的对比实验,学生的印象比较深刻,并从中感觉到数学的确很有趣,于是学习数学不再是难题了。又如,学习正负数时,让学生联系气温的变化情况,引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温度计,在对温度计的直观感知下,学生不难得出正负数的概念,进而得出数轴的概念。这样,学生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所学内容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二、重视课堂成效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双边互动的过程。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其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去,并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呢?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学习新授课时,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步。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体验数学、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给学生创造充分表现的机会。例如:课堂上出现的疑点、难点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由组长汇总讨论结果,再由组长发言,最后由老师概括总结。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找到获得新知识的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题海战术”来达到巩固训练的目的,唯恐某题讲不到,因此学生的作业量相当大,负担很重。而现代教学理念提出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实现高效课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一题多法、一题多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既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训练,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是学生互动的最好场所,所以老师和学生要有默契。老师能使学生掌握方法,而课堂互动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中老师应多联系现实的东西,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学生也要积极参与,使教学活动的效果得到充分体现,实现高效课堂。

三、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俗话说:十个手指不同长,一母九子各不同。在一个班级里有那么多的学生,更是各不相同,须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学生整体水平。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帮助他们制定出符合自己的目标,目标不能太高,太高了不容易达到,达不到的话容易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时间长了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从而放弃学习这门课;当然目标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费力就很容易达到,这样容易造成理解偏差,认为数学太好学了,不学都可以达到目标,时间一长,对这门课的知识点就不能够深入理解,和其他学生就拉开了差距。所以,每个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这样才能有方向、有计划地进行学习。

四、鼓励学生在探索中去学习

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老师要加以引导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从而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探索”中学习数学。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特征这节课时,我把剪刀这一小小工具运用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我先示范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学生跃跃欲试,学着老师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然后同桌讨论:这个三角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它的角又有什么特点?接着又在这个三角形中剪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再观察:这个三角形的边有什么特征?它的角有什么特征?学生通过折折剪剪,自然会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折、那样剪,从中领悟到其实质意义,因而更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了动手能力,增强了学习自信心,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五、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

以前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缺少评价,导致很多学生轻视过程性学习,如课堂上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不能够与同学们友好合作,自以为是等。如何克服这种不良现象呢?我认为只要把学生平时学习的表现纳入他们的考评成绩里,学生一定会像期中、期末考试一样重视起来,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积极发挥主体作用。那么,怎样建立学生的评价制度呢?我认为平时课堂表现和作业占3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较为合理。平时课堂表现和作业的30分可以这样划分,上课发言占10分,作业占10分,团队合作占10分,教师根据孩子的表现情况打20分,剩下的10分由课代表、小组学习的组长根据他们的记载打分,最后由教师与学生代表共同研讨学生的得分。对于不合理的打分及时改正,期中考试前评价一次,期末考试后评价一次,两者的分加起来就是平时的总得分,学期末与考试成绩一并计入学生的档案成绩。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探讨、去研究,才能制定出一系列比较完善的、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能够充分认可的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三角形评价数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