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数学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2-04-29张艳彩

考试周刊 2012年78期
关键词:建构创新能力创设

张艳彩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注重开放式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分层教学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必须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价值观,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发展观。教师应充分地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做发展中的人。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增长见识。数学教学要充满创新的活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我结合在教学中的做法谈谈体会。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的成败的时候,主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掌握价值的实现。教师应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知识的建构。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若能善于从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起引导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这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苏教版实验教材正是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的、与他们经验紧密联系的背景中感受数学、建立数学、运用数学,做到“入口浅,寓意深”,通过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探究和运用等活动感悟并获得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在知识的发生、发展与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应用意识。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是学生获得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积极情感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他们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掌握基本方法;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

三、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极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因而被称为为思维的体操,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体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要真正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用学生的思维去备课,用学生的头脑去思考”。我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课改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2]张乃达.数学思维教育学.

猜你喜欢

建构创新能力创设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建构游戏玩不够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