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三化”协调发展为抓手切实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2012-04-29陈国强

决策探索 2012年8期
关键词:三化工业化农民工

陈国强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流入城市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着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着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提出,为我们认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了思路,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了机遇。我们要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统领,以“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为目标,从根本上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当前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每年有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因此形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祖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长时间缺位,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和完整的家庭教育,致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行为、安全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

(一)学业失教

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祖辈们由于文化素质低,家务负担重,没有时间和能力去督促、辅导孩子的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有的留守儿童完全是在学校混日子,有的则干脆辍学,早早走上打工之路。

(二)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亲情和心理关怀,缺少与父母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失衡。他们常常表现出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悲观消极、内向自闭,有的自卑懦弱、敏感多疑, 有的性格怪异、脾气暴躁,有的忧郁焦虑、自暴自弃,逆反心理强,不服从管教。

(三)行为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上得不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监管,隔代人也往往管不了,导致留守儿童缺乏道德养成教育和纪律教育,容易形成偏离主流道德规范的思想和行为。一些留守儿童养成了乱花钱、摆阔气等陋习;有的任性、自私,并且经常逃学;有的还染上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四)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特别是留守女童受到侵害的风险更大,近年来留守儿童被拐卖、拐骗、猥亵、强奸的案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是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亡事故,如溺水、触电、交通事故等,还有的留守儿童患病得不到及时医治带来不良后果。

二、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产生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河南省“三农”问题突出,农村经济落后,工业化不平衡,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城镇化发展滞后,实质是“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协调。

(一)“三农”问题突出、工业化不平衡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存在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事业都有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居民生活有很大改善。但是也应当看到,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还没有根本改变。首先,“三农”问题仍然突出,人多地少的矛盾没有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多数农民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其次,河南省经济总量在全国靠前,但工业化不平衡,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少,中小城市和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工业化落后,导致河南省工业化对本地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有限。

(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农民工子女难以随父母进城入学的主要障碍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进城后虽然在城市有工作,却不能拥有城市居民的身份,不能与城里人享有相同的权利和待遇,他们及其子女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和排斥,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尽管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来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相关部门也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真正能够享受到政策好处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只是少数,大量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难、上学贵、上学不稳定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民工只能忍痛将子女留在家乡接受教育。

(三)农村教育事业落后是留守儿童在农村当地不能受到良好教育的现实原因

几年来河南省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农村各项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河南省城乡差距仍然比较大。城乡发展不协调导致河南省农村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主要表现在:农村教育理念落后,对教育重视不够;办学条件、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强,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农村学校教师流失严重,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愿到农村从事教学工作;农村教师教学任务和家务负担较重,难以顾及留守儿童学习的方方面面;很多学校缺乏相关专业教师,难以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艺术、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对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三、以“三化”协调发展为抓手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

(一)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大力繁荣农村经济,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前提条件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发展农业而使农民致富,减少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和频率,从源头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众所周知,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为此,就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民合作组织,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让一部分农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减少农民外出的盲目性,做到发展农村经济与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相互促进。

(二)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的就业问题,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前提。河南省之所以外出务工人员多,一方面是因为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另一方面是因为河南省工业化程度低且发展不平衡,一、二、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无法满足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就业的需求。因此,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河南省农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在发展好传统优势产业、高端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同时,重点发展好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到以农带工,以工促农;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育特色产业聚集群,促进农村地区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注重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就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产业支撑。

(三)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真正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以超大城市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发展中小城市和县城,把中小城市作为吸纳农村剩余人口就近转移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县城的发展,提高县城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相互促进,强化产业支撑,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有机融合。通过产业发展和产业聚集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通过新型城镇化,逐步放宽中小城市户籍限制,破除城乡户籍壁垒,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安居、子女就学、社会保障问题,加快推进城市农民工转变为城市居民,最终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四)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是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从根本上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一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以前,我们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以满足留守儿童的寄宿需求。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到农村任教,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学校在重视基础课教学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把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和艺术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中,使留守儿童在知识学习、品德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协调发展。另外,动员社会力量,让更多的人去帮助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开办留守儿童活动之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开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提高留守儿童家长自身素质,帮助他们掌握正确教育儿童的知识和方法,提升家庭教育功能和质量。

【本文是2011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2011B6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三化工业化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新常态下兵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