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全席,一餐吃尽中国文化
2012-04-29
可以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满汉全席”的,它是中国最顶级的宴席。来宾人数之多、地位之高;宴会场面之大、菜肴之多、食物之精美;用餐时间之长都可以当个“最”字。
报刊、杂志上常谈,电影、电视里也常见,但关于“满汉全席”的故事和来源知道的人并不多,这堂课值得恶补一下。
满汉全席的难解身世之谜
清入关以前,宫廷宴席非常简单。一般宴会,露天铺上兽皮,大家围拢一起,席地而餐。《满文老档》记:“贝勒们设宴时,尚不设桌案,都席地而坐。”菜肴,一般是火锅配以炖肉,猪肉、牛羊肉加以兽肉。清入关后,情景有了很大的变化。六部九卿中,设光禄寺卿,专司大内筵席和国家大典时宴会事宜。并在原来满族传统饮食方式的基础上,吸取了中原南菜(主要是苏浙菜)北菜(鲁菜)的特色,建立了较为丰富的宫廷饮食。
关于满汉全席的起源据说有以下几种,一说康熙大帝南巡,驻跸扬州,始设满汉席。这种说法在扬州进行城市八大名宴宣传时被用的最多。二说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因为清乾隆甲申年间江苏仪征李斗所著的《扬州画舫录》最早列有“满汉全席”菜单。三说摘自陈植汉先生编撰的《满汉全席大全》,这本奇书说:相传孔府宴客有“常品”及“上品”之分,前者六十七道菜式,后者一百二十三道,饮馔极为讲究。直到清干嘉时代,大学者阮元做了“衍圣公府”的女婿,孔家小姐带了厨师陪嫁,这套孔府秘传“府菜”才得以发扬光大。其后,孔家家厨自己出来开馆店,不敢以孔府家传或出于总督府标榜,遂取名“满汉全席”,自此流传。几种说法各有根据,但时过境迁,真相到底如何,恐怕早已淹没在历史尘埃之中让我等后人不得而知。
满汉全席是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
满汉全席既有宫廷菜肴的特色,又有地方风味的精华。它突出了满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锅等几乎都是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是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满汉全席中的出名的八珍,听着都让您流口水,他们是:山八珍﹕ 驼峰、熊掌、猴脑、猩唇、象拔(鼻)、豹胎、犀尾、鹿筋。海八珍﹕ 燕窝、鱼翅、大乌参、鱼肚、鱼骨、鲍鱼、海豹、狗鱼。禽八珍﹕ 红燕、飞龙、鹌鹑、天鹅、鹧鸪、彩雀、斑鸠、红头鹰。草八珍﹕ 猴头、银耳、竹荪、驴窝菌、羊肚菌、花菇、黄花菜、云香信。怎一个诱人了得。
不仅如此,满汉全席的器具也很讲究。多用铜制,雕制考究,餐中用粉彩万寿餐具,大件的瓷器仿照鸡、鸭、鱼、猪等造型,设有火家具(即火锅),上层放菜,下层以酒点火。载水家具则用锡制,分内外二层,内层放汤,外层放沸水,便于保温。
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但一般来说清室摆设满汉全席时,一般先吃满菜,再吃汉菜,其间需换桌面,谓之“翻台”。宾客进入席宴大厅先奏乐,坐下后先用点心,宾客到齐后,把四整鲜撤下来,行敬酒礼,大菜才会奉上,整个过程先后共换桌面四次,调换满、汉菜式,俗称“翻桌”。此后渐渐流传到民间,成为达官显贵一展奢华的象征。
1977年,香港国宾酒楼受到日本电视台的委托,动用了160多人,花了3个月才筹备完成,制作一桌整个共108道菜的满汉全席。而这个过程则由人造卫星直播到日本。
但是如今,由于有些动物已经成为受保护动物,加上部份烹调技巧也已经失传,所以再制作一场如同清朝年代的满汉全席,几乎不可能。但是“满汉全席”对中国菜肴影响深远,广泛,所以在中国各个地方你仍能吃到结合地方特色、创新的“满汉全席”,这也表达了国人对正宗满汉全席的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