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小企业审计中的应用

2012-04-29陈明旻

时代金融 2012年9期
关键词:小型企业错报实质性

【摘要】根据2010年新修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对小企业的审计和大中型企业的审计一样都要全面贯彻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我国各类小企业数量众多,小企业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有其自身的特点,探寻针对小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一些思路和方法,有其重要意义。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其特点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导向,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应用现代审计手段和技术方法,在保证审计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的一种审计思路。

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了48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全面使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对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理念、审计程序及审计责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2010年对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进行了新的修订,使之更加符合我国国情,更加易于使用。

相对于传统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具有以下特征:

(一)在审计内容上强调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分析和评价,把重大错报风险和非重大错报风险进行区别,有利于抓住审计的重点,提高审计效率。

(二)在审计思路上,强调要高屋建瓴,更加宏观、更加全面地把握审计中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摒弃了传统审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侧重于对整个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了解,从而达到探寻重大错报风险的目的。

(三)在审计技术上,强调应用统计抽样等现代审计技术,达到以较低的审计成本实现较好的审计效果的目的。

(四)在审计方法上,强调对分析程序等综合审计手段的应用,防止在审计中出现以偏概全,片面得出审计结论的情形出现。

(五)在审计工具的运用上,推广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

总的来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适应现代企业环境复杂、竞争激烈、风险复杂多变的特点而产生的。

二、小企业及其审计的特点

所谓小型企业,一般是指小企业是指劳动力、劳动手段或劳动对象在企业中集中程度较低,或者生产和交易数量规模较小的企业。在斯蒂芬罗宾斯的《管理学》一书中,小企业被定义为“任何独立所有和经营的、追求利润的、雇员人数在500人以下的企业”。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对各类中小企业从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进行了具体划分。一般来说,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一是数量多、分布广;二是体制灵活、结构简练;三是规模小、竞争力弱,抵抗外部影响能力差;四是管理水平低、家族特色浓厚;五是内部控制不够完善;六是会计制度不够健全,会计信息质量较差。

基于小型企业的上述特点,对小型企业的审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审计報告的需求主体相对比较单纯。小型企业一般经营者和所有者不分离,所有者一般不需要阅读审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的目的一般是工商年检等国家监管的需要,部分是出于银行贷款等融资的需要。

(二)审计环境相对简单,由于小企业涉及的业务范围较窄,市场较小,因此其内外部环境也相对简单。

(三)重大错报风险往往处于中等或较高水平,原因在于小企业内控不够健全,财务信息质量较差,人为操纵盈余甚至出具虚假财务信息、进行舞弊的情况较多。

三、小企业审计中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建议

在实践中,由于执行小企业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往往处于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经验、审计收费、时间要求以及审计市场的恶性竞争等因素,使的审计人员执业中风险导向审计流于形式,影响了审计质量,也不符合新修订的审计准则要求。为了更好的遵守审计执业准则,提高对小企业审计的质量,笔者就小企业审计中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由于小型企业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更大,经营环境的变化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大小关系非常密切,因而对小企业的审计要更加重视风险评估程序。根据第1211号准则,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必须要实施的程序而不是可选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称为“风险评估程序”,如果不实施风险评估或者审计程序实施不到位,注册会计师就有过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在风险应对环节,应当以实施实质性程序为主。由于小型企业内控有限,存在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可能性,所以小企业内部控制往往较弱甚至无效。同时,由于小企业业务简单,直接进行实质性程序往往效果更好,因此,对小企业的审计中应以实质性程序为主,更多的依靠实质性程序获取审计证据,得出审计结论。

(三)把握不同阶段的审计重点:在承接业务时应重点关注审计报告的目的和用途,因为不同的审计目的有不同的审计风险,通过明确审计报告的用途,可以为注册会计师进一步实施审计程序指明方向。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重点关注行业整体环境和经营者的诚信,判断重大错报风险的水平。在风险应对阶段应注重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的有机结合,通过细节测试获取一些“点”上的信息,通过实质性分析程序从“面”上展开分析,点面结合,双管齐下,高效率揭露财务信息中存在的错报,实现审计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恩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应用.财会通讯[J].2011.10(上)

[2]汤雅清.浅析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农村经济[J].2011.10

[3]郑子远.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背景以及特点分析.财会通讯[J].2011.7(下)

作者简介:陈明旻(1974-),男,甘肃会宁人,讲师,会计师,任职于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研究方向:现代审计、财务管理。

(责任编辑:刘晶晶)

猜你喜欢

小型企业错报实质性
检察机关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实证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重大错报风险识别和评估研究
拜登和习近平举行“广泛和实质性”视频会晤
“事前震慑”与“事后纠偏”: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错报和重述的跨期监管研究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小型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开始征求意见
放开非公机构价格是实质性改革
小型企业在冷冻冷藏行业中的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重要性水平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关系
重大错报风险、审计风险、检查风险与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