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泛黄的老照片说起
2012-04-29张羽军
张羽军
2011年6月4日,李娜夺得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单冠军,这是中国乃至亚洲在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上夺得的第一个单打冠军。同时李娜也成为继姚明、刘翔等体育明星之后的又一张国家名片。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李娜的童年生活枯燥而简单,从五岁多练体育起,训练就几乎成了她生活的全部。正因为她从小至今不懈地追求和奋斗,才在网球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我的家里,我的童年相片非常少,只有几张已经有些泛黄的老照片。在照片上,我扎着马尾辫,穿着白色上衣和绿色喇叭裤,面对镜头,傻傻地笑。这些照片都是在我四岁多的时候去武汉市中山公园拍的,而且都是同一次。因为父母工作忙,我去公园玩儿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从五岁半学体育以后,到公园玩儿对全家人来说更是一种奢望。正如妈妈说的,我的童年没有色彩。
我小时候很活泼,也很勇敢,平时走路就喜欢上有沙子或者小山丘的地方走,还跟小男孩儿一样爬树、爬山。上小学后我依然胆子大,新生开学报到的时候,都要到操场集合,校长讲话后,我第一个代表新生跑上去讲话。我很活泼,也能吃苦,常常跟着爸爸锻炼身体。爸爸骑自行车我在后面跟着跑,不管是雨天或者是下雪的天气,只要有能活动的地方,我就坚持跑,这使我小小年纪便具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
在我五岁半的时候,就扛着羽毛球拍去训练了。爸爸希望我能够成为羽毛球运动员。将他当年参加奥运会的梦想,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虽然退役后,爸爸在一家国营工厂做销售,需要常年往外跑,但只要他在武汉,肯定会抢着接送我。
学了一年半羽毛球后,我被新华路业余体校的网球老师夏溪瑶相中,转打网球。不到半年,我就转到了直接往省队输送苗子的重点班。重点班需要住校,这对于才八岁的我来说,实在有点儿难适应,我甚至多次因为想家而哭鼻子。
那时业余体校条件不好,需要自己打水洗澡,宿舍就是大通间,十几人住一间房。训练结束后,我就坐在阳台上等妈妈来送饭。如果妈妈来迟了,我就会哭着喊:“妈妈怎么还没来?”为了多陪陪我,妈妈总会陪我做完功课,直到我上床睡着以后才舍得离开。不过,我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三个月后,我不仅不哭了,反而一看到妈妈就嘟囔:“你怎么又来了?”
1992年,十岁的我已经成长为业余体校里数一数二的好手。可是,爸爸却患重病住进了医院。在医院里的爸爸依然惦记着我,他在病榻上写了一封信,让妈妈交给了夏老师:“夏指导,由于身体不好,已经住院两个月了,一直没时间来看李娜训练,只有她到我这里一次,我才问她一次。李娜只当是你的女儿吧,有不对的地方就狠狠地打,严师出高徒,这孩子以后一定会报答你的。”这封信夏老师一直保存到2001年,当我在广州全运会上取得三金一铜的成绩回到武汉时,夏老师才将这封信交到我的手上。看着父亲的字迹,我忍不住哭了。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爱哭的人,即使后来我拿了大满贯冠军都没哭。即使在知道父亲去世后,我也只是偷偷躲起来哭。
1996年,14岁的我已经随湖北队到处征战了,而这时爸爸再度病发。医生说,这一次撑不了多久,要做好思想准备。在病床上,爸爸一再叮嘱妈妈:“不要让李娜回来,不要耽误她,要让娜娜出成绩。我的李娜要是能参加2000年的奥运会,那该多好哇!”每当我往家里打电话问起父亲的情况时,妈妈都以“出差”为由搪塞过去。
有一回,我从北京到广州比赛,途中经过武昌火车站。为了让我放心,病重的爸爸来到了火车站,我就在站台上见了父亲一面。让我想不到的是,这一次分别竟然就是永别!这一次只有十多秒的见面,就是我见到爸爸的最后一面。等我从广州比完赛回到家时,打开门,我第一眼就看到了父亲的遗像和花圈。我立刻呆住了,什么话都说不出来。我当时想哭,但看到亲戚都在,我硬是忍住了。到了晚上,我才在房间里放声大哭。
爸爸的去世让我一夜间长大。在爸爸病重期间,家里找亲戚朋友借了三万元钱。当时由于爸爸的单位效益不好,看病全部是自己垫付,只能四处借钱。我告诉妈妈:“妈妈,你不要着急,以后我来还。”后来我靠挣工资和奖金,把这笔钱还完了。
爸爸的生日是5月14日,每年的这一天,无论有多忙,我都会写一封信给爸爸,然后把它夹在日记本里,让时间沉淀我的思念。2011年的5月14日,正是我出发到德国慕尼黑进行法网备战的前一天,我依然没有忘记这个特别的日子。我在微博上写道:“有些人虽然再也见不到了,但是我心中有个重要的位置永远为你保留,生日快乐!”我相信,爸爸一直在天上,注视着我的一切。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拼搏,2011年是我创造奇迹的一年。1月14日,我在悉尼夺取了职业生涯第一个顶级巡回赛女单冠军奖杯,创造了中国网球运动员的最好成绩。1月29日,我获得澳网亚军,同时也是亚洲第一个大满贯女单亚军。6月4日,我再接再厉捧走法网女单冠军奖杯,成为亚洲第一个单打大满贯冠军。我非常激动和欣慰,自己没有辜负母亲和天堂里的父亲对我的培养和期望。
曾有美国记者采访我,问我是否考虑过退役后的生活。我说:“当然。退役后我希望能当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大概就像我母亲当年的那样。因为在我小时候,母亲把我和父亲照顾得无微不至,让我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所以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我希望他们能在放了学回到家中后,感受到同样的欢乐。”
(责任编辑王天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