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里的“健康传言”可信吗

2012-04-29王艳

健康博览 2012年8期
关键词:螨虫微波炉亲吻

王艳

微波食品致癌说

一条微博:“当你吃微波食品时,身体会暗中产生一定的变化。这些食物容易导致癌症,荷尔蒙失调,淋巴和消化系统紊乱,血液和免疫力异常,情绪低落,永久性脑损伤,甚至还有心脏病。”

博友评论

●微波食品基本上是安全的!微波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最关键的特征是频率。频率比微波高的电磁波有红外线、太阳光、X射线等。微波加热跟用太阳光加热没有不同。同为电磁波的X光能够致癌,是因为其频率很高,因而能量也高。而微波的频率比可见光还要低,如果非要比较“致癌能力”的话,它也比阳光和灯光低多了。

●微波食品致癌论,我们该怎么办?当鞋柜,太小,当衣柜,太高,扔了吧,怕捡。大街上没见成堆的微波炉呀。移民,好像都没用。

真相:微波炉致癌说法没依据

专家剖析

微波加热的原理简单来说是依靠物体吸收微波将其转换成热能的加热方式。 食品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当微波辐射到食品上时,水分子随微波场产生微观分子运动,产生了类似摩擦的现象,使水温升高,食品的温度也随之上升。用微波加热的食品,因其内部也同时被加热,使整个物体受热均匀,升温速度也快。与传统由外而内的加热方式相比,所需时间更短,加热效率更高。微波加热食品时, 它既是加热源,又是辐射源,会使食品品质产生一定变化。

对微波敏感的食品, 如油脂、谷物和某些酶, 会产生某些不利影响, 但不显著;而在食品中营养物的保留、微生物的抑制或杀灭和某些有毒有害物消除(如微波处理咸肉中的N一亚硝胺水平较传统烹调方式低、减少肉类食品中的二恶英的含量)等方面,微波加工比传统方式更安全,品质更高。

科学使用,合理选材, 避免对食品进行长时间微波加工、反复微波辐射或微波高温,不要用微波炉焙烤或煎炸食品,能有效地减少或防止微波加工带来的危害。至于网络上流传的用微波炉加热肉类、牛奶、水果、麦片和果蔬后,会使它们当中氨基酸、生物碱等转化为致癌物质的传言, 缺乏事实依据。

特别提醒

虽然读者对于用微波炉加热食品带来的健康问题不用太过担心,但对于微波炉本身的使用安全性却应保持警惕。

微波炉加热容器有要求。微波炉可用的容器包括陶瓷、玻璃和塑料三类。日常的瓷制碗盘以及用来煲汤的陶瓷锅,都可以用于微波炉。塑料一定要用能够耐受100摄氏度的无毒塑料,最好是专用的微波炉塑料餐具,普通塑料袋不要用于微波炉加热。微波炉里绝对不能放入任何含金属的材料。纸质的盒子也不能用于微波加热,否则有可能过热,甚至着火。

不是所有的食物都适合微波炉加热。脂肪含量高而水分含量低的食物,如奶酪、坚果、五花肉等,用微波炉加热时要小心,因为水分少,温度上升快,容易焦糊或炸开。鱼干、肉干等水分含量太低,微波加热时非常容易焦糊。有膜或有外壳的食物不宜微波加热,容易爆出。酸奶和其他含有活菌的食品不宜用微波炉加热,因为会杀死有益菌,降低保健价值。婴儿奶粉、婴儿辅食之类不适合用微波炉加热。

另外,微波对人体有一定的辐射危害,在使用微波炉时,应尽量离它远一些,开机后最少应距离微波炉1米以上,不要近距离盯着它转动,尤其是孕妇。当微波炉停止工作后再打开拿取食品。

美国食品科学部的Martin Bucknavage建议微波烹调时:经常搅动食品,可帮助热量传遍整个食物;微波后至少2分钟以上再将食品取出,使热量充分传递;保持食品的湿润,蒸气可帮助热量的传递。可以在微波炉中放置一个专用容器;通过微波解冻或预加工的食品应立即烹饪,将半成品放入冰箱储藏可能会导致有害菌的滋生。

包生男秘方

一条微博:独家生仔秘方......大家快D收藏啦(包生男)用法在这里 ,保存住,绝对见效!!亲快去抓药吧!!

博友评论:

●网上流行的生男秘方,切不可信,这些基本上都是江湖郎中的骗人把戏,谨防上当,用药怎么会全部重量都一样呢?

● 包生男秘方?反正我是不信!男孩女孩都是福,命中注定,不能强求!

●感觉这个方子好江湖啊~~~觉得不靠谱,还“包生男”,太夸张了吧。

真相:不靠谱,缺乏科学依据 专家剖析

这类秘方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大家只要深入了解一些有关男女性别产生的知识,就能明辨是非了。

生育是男女双方的事情,男方的精子与女方的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受精卵再卵裂分化进一步发育成为胚胎,以后再成为胎儿,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理过程。男方的精子有一对性染色体为X与Y,而女方的卵子也有一对性染色体为X与X。当精子与卵子结合时,精子中的X染色体与女方卵子中的X染色体结合,此时的受精卵发育成为胎儿时即为女孩;如果精子中的Y染色体与女方卵子中的X染色体结合,此时的受精卵发育成为胎儿时即为男孩,如此分析,生男生女是由男方所决定的。在受精的时候,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也就是说形成XX合子与XY合子的机会各有50%的机会。

从上述科学知识来看,所育为男孩或女孩是从一怀孕就决定了的,孕后岂能“女变男”?今年3月,河南驻马店任女士怀胎十月,在婆婆的催促下服用了一枚号称是能扭转乾坤、改变腹中胎儿性别、包生男孩的“转胎丸”,结果生下的竟然是一个双性宝宝——宝宝有男性特征,但染色体却是女性。医生怀疑和服用的“转胎丸”有关系。转胎丸含有非常多的雄性激素,怀孕早期如果服用会导致流产,而晚期服用,更可能造成胎儿性特征模糊的严重后果。

还有传言说,男性多吃些碱性的食物,少吃肉与荤菜(因荤食多属酸性,男性精液呈碱性),就可生男孩,也无科学依据。

特别提醒

从世界范围来看,男女比例基本是维持自然平衡的,目前并没有什么生男孩的秘方,因此绝不可道听途说胡乱吃药,以免伤害身体。如果家长听信虚假宣传,违反自然规律,硬要去作选择胎儿性别的荒唐事,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害了自己,害了家庭,更害了自己的下一代。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只有彻底根除一些地区依然顽固存在的“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才能真正杜绝转胎丸、选胎药之类悲剧的发生。

死亡之吻

一条微博:我曾经治疗过一个新生儿因感染引起败血症后死亡的病例。这个新生儿是三代单传的独生子,家里的老人高兴的合不拢嘴,每天爷爷都要抱着孩子不停地亲吻。孩子住院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在追问病史时,母亲含着泪告诉我,孩子的爷爷下巴长了一个小小的脓包。孩子死后全家捶胸顿足哭泣,可是已经晚了。

博友评论:

●恐怖哦,大家去探望新生BB要自觉洗手哦~~~~网传爷爷亲吻孙子致其死亡,太不可思议了。

●爷爷亲吻孙子致死…爱要有度是吗?

●前几天看见一条新闻说爷爷亲吻刚出生的孙子致细菌感染死亡,想起了内科课堂上老师说过情人间的接吻也可致猝死,接吻搂的太紧容易刺激颈部的迷走神经致血压骤降心脏骤停!

真相:新生儿不能随便亲。

专家剖析:

新生儿细菌感染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在国内发病率就更高,这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一些寄居在人的身体的细菌或者周围环境中的细菌对于成人来说不会致病或者发病很轻,但是对于新生儿却能引起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这是新生儿特殊的生理情况所决定的。

新生儿的皮肤含水量较高,其表皮角化不良,胶原纤维排列比较疏松,其完整性很容易被破坏,就像皮肤这个大门关不严,处处露出空隙来一样,因此有利于细菌的侵入。另外孩子的消化道的防御功能也比较差,因其消化道通透性高,有利于细菌直接通过肠黏膜侵入到血循环。同时由于淋巴系统也发育不成熟,不能将细菌局限在局部的淋巴结里。所以病原体很容易从皮肤、消化道进入体内引起感染。而且新生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很少,免疫功能低下,胎龄或日龄越小的孩子免疫功能越差,局限感染的能力也越差,一旦细菌感染就很容易扩散,因此常常会导致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

新生儿感染发病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常常表现为黄疸消退延迟、精神反应较差、嗜睡,吃奶和活动减少等。因此往往不能引起家长注意而贻误病情,一旦发现异常,疾病已经进入危重阶段。往往因为贻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致病菌,婴幼儿感染金葡菌的临床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临床上多见于由于触摸皮肤导致感染居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寄生在人的鼻腔(带菌率可以高达40%~44%)、腋下、会阴部、皮肤均可带菌。当新生儿一旦被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或隐性带菌者触摸接触后,可以在12小时定植在新生儿的鼻腔内,碰到适宜的条件,新生儿就会发病了。因此,与婴幼儿接触时,大人最好要注意一下手部、脸部的卫生。

特别提醒:

新生儿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如果大人携带病菌,很可能通过口唇的亲密接触,把病菌传染给宝宝。家长们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尤其是在下列情况下,不宜亲吻宝宝。

●出现水疱 如果家长在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几个或十几个连在一片,并且伴有发热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就应警惕是否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亲吻等方式传播,对成人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却可能对婴儿致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毒感染,好发年龄在1~4岁,以出生后第二年为发病高峰。出现疱疹性口炎等“单纯疱疹病毒”症状表现的家长应在痊愈前尽量避免接触宝宝,并切忌亲吻宝宝。

●浓妆艳抹 不少化妆品都含有铅、汞或其他化学物质,如果妈妈不卸妆就亲吻宝宝,或让宝宝亲吻妈妈,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进入宝宝体内,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慢性铅中毒等病症。

●伤风感冒 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弱,免疫力差,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冒病毒感染,甚至引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症或合并脑炎、心肌炎,因此家长应对感冒病毒引起高度重视。

●口腔疾病 亲吻是直接的口唇接触,如果家长本身有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髓炎、龋齿等,口腔中就会有大量致病病菌存在,通过亲吻宝宝,这些病菌就会进入宝宝的口腔,引发宝宝的口腔疾病或其他并发症。

●拉肚子等 拉肚子虽然是肠道传染病,但致病菌是通过口腔进入肠道的,因此带菌者的口腔也是传染源。妈妈亲吻宝宝,或者给宝宝喂饭前,用舌头尝冷热等动作,都可能增加宝宝得痢疾的概率。

3个月不晒被 600万螨虫陪你睡

一条微博:3月不晒被,600万螨虫陪你睡。据统计:即使是整洁的家,平均每张床被褥螨虫和尘埃螨虫也至少有1500万只!据说最简单就是睡醒之后不要叠被子。这样被褥里的潮湿气体很快会干燥,而外部湿气又无法进入,各类螨虫不可能长存。原来晒完被子的那股“太阳的味道”,就是烤螨虫的味道……

博友评论

读高中的时候已经有室友有不叠被子的这般真知灼见,我们当时还集体攻击她偷懒理由多。

原来我晚上不孤独,几千万个虫虫跟我同床共枕,哟呵呵呵呵。

真相:传言是假,但晒被子和叠被子都有讲究。

专家剖析

螨虫也是无孔不入,这种小虫子肉眼看不见,需要用显微镜来观察,隐藏在凉席、地毯、沙发、枕芯、被褥等处,以吃人体皮肤的脱落表皮为生。被螨虫叮咬后,患者身上会出现一粒粒红包,瘙痒难忍,被咬后别挠,越挠越大。因此,要尽可能减少在卧室内放置聚集灰尘的东西,如厚窗帘、织物桌布等。空调也是螨虫的聚集地,包括室内空调和车内空调,都要经常清洗、晾晒。

勤晒被子是对的,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尘螨、微生物及各种虫卵,但螨虫数目没有网友说的那么夸张,而且“阳光的味道”是螨虫尸体的说法也不靠谱,螨虫被紫外线杀灭后,是没有味道的。螨虫的身体里80%是水,其余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会被太阳晒死,但不会出现什么特殊的味道。

特别提醒

晒被叠被有学问

◆棉、羽绒被晒1个小时就够了。趁着好阳光,通风干燥勤晒被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挑阳光最充足的中午晾晒,而且不要长时间、频繁暴晒,否则棉被的纤维会缩短并易脱落。羽绒、合成纤维、羊毛的被子更不能长时间晒,这种材质的被子晒1个小时最好。

◆晒被子时别用手拍打

许多人喜欢在晒被子时用手拍打,这种做法也不科学。螨虫在被子的表层生长,晒被子只会让螨虫往被子里面钻,如果再去拍,只会把螨虫的尸体和排泄物拍成粉末状飞出来,易引起过敏反应,特别是对幼小的孩童。

◆“懒人不叠被”是一种误传

“懒人不叠被子”也是一种误传,实际上正确的做法是把被子翻过来摊在床上,散发人体在夜间排出的汗液、热气,减少潮湿,而不是任其堆在床上。

长期加班易脑残

一条微博: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有调查发现香港逾半受访白领每周加班逾三日,有人曾捱足十八天才休假,大部分在放工后、休假时亦要接听工作电话或接收电邮,更因工作压力大出现“断片”、工作甩漏等情况。

博友评论

●继加班被证明脑残后,开会也被证明脑残。美国实验显示,“头脑风暴”类的小组会议导致与会者智力显著下降,原因可能是:团队中微妙的社会信号让他们急于表现良好,将部分脑力“转移”至维持在团队地位。竞争是否令我们丢失一部分智力?也许多次会议的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

●继加班、开会被证明脑残后,上网过多也被证明脑残。中国社科院最新研究:对网瘾症少年大脑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发现他们脑白质中的健康神经元纤维较少。这表明,上网时间过长会损害脑白质组织,从而会破坏认知控制,影响人决策及情感和行为控制能力;危害可与吸毒或酗酒相提并论。

真相:长期加班不利于身体健康。

专家剖析

“脑残”非医学专业名词,按字面意义似为“大脑残废”,引申为“弱智”、“脑功能受损”,年轻人常说,无奈中带有些许恶搞式的自嘲。从理论上来看,人脑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可以越用越灵活。只要所做的事情是自己感兴趣或有认同感、成就感,心情舒畅、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即使是加班,也可以精力充沛,还可能激发出更大的脑潜能;但是如果长期顶着压力被迫加班,在情绪低落甚至厌烦的状态下,大脑会释放自由基以及有害因子,对脑细胞造成损伤。时间长了,还会成为许多疾病的催化剂,对整个肌体都将产生不利影响。据介绍,加班过程中,人体中的B族维生素会大量下降,人体不得不消耗自身很大一部分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矿物质等将会随之大量流失,影响神经功能器官的运转。加班期间,饮食往往得不到保障,饥一顿饱一顿,会导致人体血糖急速降低或升高。在重压之下连续得不到休息,会破坏人体自身原本的激素分泌平衡。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会诱发便秘、长斑等问题。若不及时补充水分,还可能会对肾脏产生压力。如此看来,长期加班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要避免长期不间歇的脑力劳动。

特别提醒

如果不得不加班,首先对压力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忽略其对人体的伤害。其次,不要过度追求、过度竞争,应学会自我调整,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想方设法把工作变得有趣些,有条件的可适当选些有成就感、认同感的工作来挑战自我。另外,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容易引起大脑疲劳,建议连续工作45~60分钟后安排5~10分钟喝喝水,聊下天,放松一下精神。

注意劳逸结合,不要一天到晚都待在室内,每天抽空到户外环境好的地方走走,或者工作间隙到阳台打开窗户做几个深呼吸,让身心得到放松再回去工作。还可以在办公室里备一条毛巾,必要时用热毛巾敷一敷头面部,配合适当的按摩以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几分钟下来就会让人神清气爽。如果时间允许,闭上双眼“眯”一小会儿,再投入到工作中,效率可能更高些。

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每天所需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此外,培养有益身心健康的爱好,多做些能使身心得到锻炼与愉悦的运动。比如爬山、散步、慢跑、太极拳、绘画、练书法、朗诵、唱歌等。通过适当运动来调节大脑的工作状态,松弛有度。这样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对大脑的供氧,促进大脑代谢,保持大脑的健康,也有利于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螨虫微波炉亲吻
太阳真能晒死螨虫吗
鹿之亲吻
微波炉“自燃”事件
“微波炉”之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六 长期眼红眼痒,可能是螨虫找上了你
微波炉上不可覆盖东西
亲吻玫瑰花
鸡螨虫高发怎么预防
跟螨虫在家做伴
亲吻宝宝会惹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