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12-04-29王素仙赵展
王素仙 赵展
[摘要] 文章将依据河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冀发【2010】9号)中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指导思想和河北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充分发挥环京津优势,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战略安排,研究河北省高职院校如何创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路径以更好地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问题,以助力河北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京津产业转移;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2012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立项课题——“河北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基于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视角“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RS-2012-3059
[作者简介] 王素仙,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河北 石家庄,050031;赵展,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河北 石家庄,050031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8-0086-0004
2011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国函[2011]133号》)中提出河北沿海地区是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的战略定位。这与河北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应充分发挥环京津优势,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战略安排不谋而合。《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意见》冀政[2010]151号中也提出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是深化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开放型河北的战略举措,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产业转移为河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高技能人才作为河北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支撑因素,将在此次产业转移背景下遭遇巨大的压力。要顺利实现京津产业转移的顺利承接,必须有充裕的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如何选择构建适应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战略的河北高职人才培养路径,充分发挥高职教育为社会为地区服务的功能,培养适合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确保河北顺利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是一个亟须解决的课项。
一、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定位分析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一个经济区域内的不同地区必然位于不同产业梯度水平。即由于生产要素票赋、产业基础与产业分工的不同,地区间在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水平上形成了一定的阶梯状差距。一产业在该地区相对落后或不再具有比较优势必然会转移到其他与该地区存在产业梯度差的地区,成为其他地区相对先进或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因此,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的必然结果。京津冀地区已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河北应充分发挥毗邻京津的地缘、人缘和长期合作优势,着力抓好环首都经济圈和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加强与京津在发展空间、产业功能、资源要素、基础设施、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对接,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全方位深化与京津的合作,把产业转移作为河北省脱贫致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手段,按照“吸纳承接、融合提升、重点突破”的思路,积极主动承接京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加强国内外相关品牌、技术、人才等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自身发展,带动整个河北产业升级。
国务院批复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为京津冀产业发展做了明确定位。河北省属于“经济大省”,但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升级缓慢而难以成为经济强省。作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低地”,河北的城市化水平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都排在三省市的最后一位。京津发展相对领先,客观上造成了资金、人才等均在京津集中度高。要充分利用河北的地理资源优势, 发挥京津两大增长极的辐射和扩散效应, 实现河北“中部崛起”。
京津冀三省区的产业定位为北京确定为发挥科研机构和人才密集的优势,发展高新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逐步转移低端制造业。天津在现有加工制造业优势与港口优势基础上,大力发展汽车、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而河北定位为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
二、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背景下河北高职所面临的高技能人才开发问题
京津向河北的产业转移对河北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势必要求人才结构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而技术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要素。一方面,产业结构决定人才需求结构,进而影人力资源发展方向与水平。经济增长的速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 人才结构优化的速度三者呈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的作用。
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实现与京津的有效对接的战略, 是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人才问题。人才既包括高级科研人才,更包括生产实践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从世界和我国的经验可以得知产业发展和产业转移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应该是一个互相推进的关系。
2011年,教育部两次发文指导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提高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适时调整发展战略,积极主动服务产业发展,为夯实实体经济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初中级技能人才的主力军,积累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丰富经验,对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相对比较熟悉,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具有必要的基础性作用。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普遍存在办学条件差、水平低、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在当前来看,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部分高职院校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发展程度不高
相对于经济教育较发达的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南方省份,河北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许多院校仍存在定位不明确,学科中心、学术型培养模式、高等普通教育压缩饼干型等情形普遍存在,以致在专业建设上、课程设置上、教学模式上、师资队伍建设上都与职业教育要求相差甚远。办学缺乏特色,发展趋同,机制僵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许多是社会不需要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又培养不出来,不能满足产业发展对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数量的要求。
(二)高职的专业建设与河北省产业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的要求不相适应
承接产业转移实际上也是一个产业升级过程。产业升级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的标志,专业设置是以产业结构的需要为前提的。河北省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构建上没有综合考虑本省现有的产业结构与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战略,与市场需求脱节,多数院校专业设置雷同,培养模式无特色,造成部分专业竞争激烈,如:专业设置上有29 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计算机与应用相关专业, 26所开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盲目上专业,紧跟社会热点,缺乏对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角色定位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课程设置是高等职业院校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 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河北省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还没有脱离普通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的模式,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普通高等院校的压缩和翻版,没有按照培养职业人的要求形成适合自己要求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
(四)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仍需进一步推进
在我们调查的所有高职院校,无一例外地都与企业进行了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合作,但是开展状况不乐观。表现为高职院校热情很高,企业反应冷淡,积极性不高。此外,政府对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校企合作多表现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自发行为,主要靠教师个人关系和信誉来建立与维系,难以形成稳定长效的合作机制。
(五)双师型教师短缺
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开发劳动力资源,向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迫切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由于高校教师岗位的特殊性,各所学校对新招聘教师都有学历上的严格要求,导致了从“校门”到“校门”的教师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从相关的行业或企业一线调入的教师却很少,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需要。
三、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视角下河北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及路径选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建设京津产业承接地的必然要求。要实现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战略定位,必须有大批全面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作支撑。河北省应探索适应京津产业转移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更好地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使本省经济更上一个台阶。在打造京津产业承接地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把高技能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努力为河北的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在此情况下,基于河北京津产业承接地的定位所必须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高职教育的任务愈加明晰。为更好地服务京津产业转移,河北高职院校应探索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路径。具体为:
(一)按照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定位中对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调整要求,对该省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设置、调整
河北京津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定位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河北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提出新要求。国务院批复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把河北定位为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意见》冀政[2010]151号中就提出支持职业院校面向产业发展需要,新增和调整相关专业,定向培养中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高职教育必须根据承接产业转移和区域主导产业转型发展要求,建立专业设置动态机制,对企业用工需求进行前瞻性调研,听取企业对专业设置的建议,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应专业,优化专业结构。
具体来说针对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需要,河北高职教育要加快发展与农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开发、旅游、文化、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服务外包等产业相关的专业,更好地实现承接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河北自身的发展。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由政府与高职院校共同构建河北典型企业人才需求的预测机制,以服务京津产业转移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体现区域特色专业群,建立典型工作岗位的岗位标准,以工学交替为主要载体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1.在理论上,以波兰尼的“缄默知识”理论为指导,突出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进行工学结合,建构“231”模式。其中2是两个面向,面向行业、企业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3是三个切合,最后实现一个能力——职业能力的强化。
2.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重点提高经费使用效率。要加大财政经费在技工学校、实训基地、培训基地上的投入,不仅要注重硬件建设,也要注意师资、课程等软件建设,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增加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力度。
3.进一步优化设置河北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强化高职院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打好基础。
4.进一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这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保证。一方面鼓励老师走出去,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让自有教师在校内实训基地做一些项目,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项目成果也可以直接为教学和社会服务。或者提供条件和机会让专业教师去企业兼职,以更好了解市场所需、行业所需,才能从更高层次,更广视野进行教学。
(三)构建“政企校”三方联动的区域特色机制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 企业、职业教育机构共同参与,只有这三方面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环境,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长久动力。根据新公共管理主张中“小政府、大作用”的主张,强调政府与学校联动、政府与企业联动、企业与学校联动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校政企各有分工,全面推进河北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职业教育培养面向基层的实用型人才,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具有直接适应某一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学院和企业开展合作,使教学和生产密切结合,能够促进校企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双赢。从企业的角度说,企业应树立长远的眼光,把高技能人才培养当作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选拔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实现校企共赢,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建立合作长效机制,在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上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这从长远来看也是利人利己的。
学校也应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为企业打造高技能人才,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提高自身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建立更适应企业用人需要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提高培养效率,为企业培养能够更快转化为生产力的高技能人才在双方的合作中企业与学院应明确双方合作中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在其中应积极协调,积极发挥互动作用,建立校企平台、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以服务姿态参与。政府应引导学校企业加强与京津地区的校企合作,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战略背景下实现共同发展。
(四)建立河北高职院校职业院校联盟(发展指导委员会)
建立高职院校职业院校联盟(发展指导委员会),通过联盟联合起来,相互学习,共享资源,深化河北省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高技能人才交流机制,推动河北省高技能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河北省经济的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詹小旦,李俊峰,程学华.高职教育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人才服务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1,(12).
[2]李田贵,徐睿达.河北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5).
[3]解艳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高职教育需求分析与发展对策——以人才需求为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08,(1).
[4]朱洪兴,陈浩.京津冀地区梯度发展战略研究[J]. 集体经济,2009,(8).
[5]李燕.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研究——基于政府制度创新视角[J].城市,2010,(1).
[6]周镭 高等职业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以辽宁冶金技师学院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10.
[7]刘素杰,郝莉笑,郭文山.河北省企业高技能人才现状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3).
[8]朱国成.产业转移承接地区高技能人才开发研究[J].中国人事组织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