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语文教育的另一半

2012-04-29顾桂荣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8期
关键词:生命文本情感

【人物速写】

他是一位年轻的“长”者:20岁参加工作,25岁担任教导主任,27岁任副校长;32岁调任教研室副主任。6年后,他又被提拔为吴江市鲈乡实验小学校长。

他也是一位出色的“智”者:1993年获苏州市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同年又获江苏省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1995年获苏州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评优课一等奖;1996年获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他更是一位情智交融的“慧”者: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事业充满感情,对课堂充满激情。在朋友眼中,他厚道淳朴,有情有义;在老师眼中,他为人平和,积极进取;在学生眼中,他温和可亲,容易亲近。

他专情于教育科研,始终与科研一路同行。将教育科研深深植根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解决教学问题,探索教学规律,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着由“实践型”向“科研型”的角色转化。他参与并主持了省市级多个研究课题,先后在省级杂志发表了50多篇文章。

“小学阶段是孩子的潜在智慧发展的最佳时期,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智能、灵性的激活与唤醒。”这是他对教育的理解!基于这样的理解,他始终把小学语文课堂作为“潜心启迪学生智慧”、“充分激发儿童情感”的大舞台,努力追求“情智交融”的课堂教学境界。他专情于语文课堂,潜心打造着属于自己的“情感课堂”。他认为,语文教育仅有知识的教学是不够的,也是不完整的。真正使人变得睿智的教育,一定是离不开情感的。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生命成长,彰显个体生命价值。课堂上所呈现出来的应该是让富有情感的生命最大限度地自由舒展。在他的课堂上,那张扬的情感、喷涌的真情,犹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弹性中深藏着精心的设计,朴实中透露着深度的对话,简约中包涵着激情的流淌,高雅中蕴含着价值的探索。”这是人们对他的课堂的最大的褒奖。

“情到深处无怨尤。”他的课堂上离不开“情”,在他的学校管理中也始终离不开一个“情”字。他认为,在一个集体中,情感是粘合剂,能增加凝聚力;情感是润滑剂,能和谐人际关系;情感更是动力源,能促进人奋发向上。一个与教师情感相容的校长,教师对他的思想、品质和人格就有信任感,对他的言行也有尊重感。教师节,给老师送上一束鲜花;教师生日,给老师送上一份蛋糕券;教师获奖归来,给老师送上一句热情的赞美;教师遇到难事,给老师送上一份真诚的宽慰和温暖。在世界物化、时代转型的当下,学校管理面临着“法治”和“情治”的两难抉择。他自觉选择了情感管理。

作为校长的他,更专情于师生成长。站在“十二五”发展的新起点上,他和他的团队一起践行着“发现教育”。把“发现你自己”作为办学哲学,把“发现人的价值,发现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个性,发现人的力量”作为办学使命,把“提升师生生命成长质量”作为办学追求,把“探索发现式管理”、“研究发现式教学”、“开发发现式课程”、“开发发现式活动”、“培育发现式文化”作为教育实践与改革的领域。通过价值引领,文化奠基,制度守护,逐步开启、唤醒、发现每一位师生的价值、潜能、个性和力量。

“让学校成为每一个师生享受生命成长、发现生命自觉、实现生命价值的地方”,这是学校的办学愿景,也是他心中的教育梦想,更是让他在教育旅途中不断前行的力量和方向。

【人物档案】

顾桂荣,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吴江市鲈乡实验小学校长。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吴江市劳动模范”、“吴江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吴江市名教师”、“双十佳”校级领导等光荣称号;被苏州市教育局命名为“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苏州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苏州市‘十杰校长”、“苏州市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好领导”等荣誉称号。多次在市级以上执教公开课、研究课,在省级以上发表文章50多篇。主持多项课题研究,编著有《博客·成长》等著作。

现代教学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划分为认知和情感两类,认为教学过程是情感与认知过程的有机统一。可见,“实现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统一,是未来教育价值目标的必然选择。”[1]世界性的教育反思,也使人们普遍认识到:现代人的教育不能是“忽视另一半的教育”,即不能偏重认知、忽略情感;强调科学,忽视人的道德、人格和精神成长。因而,情感教育是人的完整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母语是传承一个民族文化、历史、情感、精神的载体,体现着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加强情感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有着很强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 语文情感教育研究的缘由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了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本人开展语文情感教育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一)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

从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由于认识上的偏颇,加之应试教育的桎梏,使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一直居于“灰姑娘”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具体表现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忽视课文的育人价值挖掘和利用;忽视对浸润心灵的文本本身进行情感体验;忽视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回归,从而使学生在课堂这一生活空间中的道德生活、审美生活乃至整个精神生活的需要不能得到充分的体验和满足。因此处在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的伟大时代,关注儿童的课堂生活,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社会的进步、学生生命发展和精神成长的需要使得语文课程必须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必须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体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体验是语文学习的依托。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验过程。体验了多少,体验了什么,才是语文教育的根本。尊重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和体验,达成教师、学生与文本的真诚对话,才是语文教育的真谛。

(二)情感教育: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情感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情感对于人的发展而言,是一种基模性的质料,它与生俱来,不断发育成为支持德、智、体、美诸方面素质发展的基础性、内质性材料。”[2]由此可见,全面发展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发展,还有情感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建构。因此,从教育的最终目标看,情感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也应该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语文教育中落实情感教育目标,不仅匡正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使语文教育的目标真正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三)情感教育,儿童成长的内在需要

儿童是成长中的人。他们渴望成为健康的人(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力和道德健康),能干的人,幸福的人,这是他们的合理愿望和正当权利,而这三者与其情感质量密切关联。一个人的情感质量关系到他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的发展,而人们在学生时代的情感培育状况与其人生命运和社会稳定关系密切。一些学生的人生不健康、不幸福,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情感的缺失和人格的畸变,所以,早期的情感教育对人的成长尤为重要,它会影响一个人以后情感发展的质量。发展智力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社会性情感发展为代价。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促进人的成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外在和自身原因,普遍存在情感质量不高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情感教育,给每一个成长的生命以健康发展的机会,使之从小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情感。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从这点上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情感教育是顺应了个体生命成长和发展需要的。

二、语文情感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语文情感教育的目标

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情感伴随着学习和生活条件的改变而受到激活和开发,想象和联想能力得到发展,情感也日渐丰富起来。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进行感受,获得情感体验,并对文本中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喜怒哀乐有所感悟,并且能够表达自己的喜欢、憎恨、同情等具体感受。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社会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来看,本人认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总体目标是:通过对学生情感的激活、开发、引导,使之逐步向健康、高尚的境界发展和提升。简言之,即陶冶情感、完善个性、升华境界。

1.学科层面:从语文学科角度看,情感教育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培养语文学习情感。即学习情感的培养主要是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培养;二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即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三是培养社会性情感。即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情感陶冶、感染等潜移默化的过程,培养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在内的积极的社会高级情感及情感品质。这三个方面的目标都应该有低级和高级之分。

2.情感层面:分为低级层次和高级层次。亦即感动人和提升人。

低级层次:主要是唤醒、引发学生作为人所必备的基本情感,如爱、理解、尊重、同情、羞耻、感激、敬畏、伤心、怜悯、慈悲、愤怒、友谊、爱恋等;引导学生感受之、体验之,并能自由自在地表达。

高级层次:主要是丰富、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情感得以陶冶和提升。在学生学会感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他人、自然、生活、社会、人类相联系,形成对自我和他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自觉关心和理解。并且不断巩固、强化学生的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安全感、信任感、荣誉感、自豪感、神圣感、责任感等高级社会性情感,逐步使之“性格化”。[3]语文情感教育的最终目标要定在“性格化”这个最高层次上。

(二)语文情感教育的内容

语文教材丰富的人文资源,现实生活开放多元,个体情感世界复杂多样给我们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生命情感教育

生命情感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强化生命意识,珍视生命价值和发掘生命潜能的教育。它包括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和提升生命价值三个层次。学会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彰显生命价值,这些都是生命情感教育的基本要义,也是人本教育的重要内涵。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资源,如《大禹治水》、《孔繁森》、《闪光的金子》、《诚实与信任》、《公仪休拒收礼物》等。这些课文对于在新时代让传统美德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2.家庭情感教育

家庭情感教育的重点是亲情教育。亲情是一种亘古不变的情感,也是文学作品艺术表现的永恒主题。因为亲情是一种最真诚、最无私的人间情谊,它意味着无言的牵挂和默默的付出。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亲情是最质朴、最厚重、最具有分量的一种情感。亲情的内涵固然很丰富,而其中最本质的成分就是真挚无私的爱,因此,亲情教育其实就是爱的教育。“爱能打开人身上最隐秘的源泉,从中将永久涌出生气勃勃的善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以亲情为主题的文章不胜枚举,语文教师要善于开发亲情教育的资源,努力打开学生“最隐秘的源泉”,让他们从心底“涌出生气勃勃的善来”。[4]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陈毅探母》、《奶奶的白发》、《沉香救母》、《母亲的恩情》、《每逢佳节倍思亲》、《花瓣飘香》、《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第一次抱母亲》、《爱如茉莉》、《月光启蒙》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孝亲、母爱教育的好教材。

3.社会性情感教育

语文教材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以及社会共同生活的准则,这对于儿童人际交往、解决问题、控制负面情绪等方面的社会性情感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交往是学生社会活动的基本需要,个体的生命就是在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下成长起来的。交往是儿童获得社会规则、体验交往快乐的基本途径,所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个体情感、人格、精神的良好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在交往中建立起友情?如何维护和发展朋友之间真诚的友情?如何学会善待他人,真诚付出?小学语文教材体现了这方面的要求,为成长中的学生提供了真实的事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掌声》、《三个小伙伴》、《学会合作》等都是帮助学生怎样正确对待和建立友情的生动例子。这些课文通过孩子熟悉的真实故事,使他们在受到美好情感陶冶的过程中,学会正确认识并妥善化解冲突和争执,学会正确与人交往、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4.生态情感教育。人作为从自然环境中剥离出来的一种智能生物,本质上与自然环境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除了物理化学联系之外,人的心灵与之还有一种强烈的情感联结。生态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情感联结是人类固有的天性,是进化的遗产,称之为生态潜意识。生态潜意识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但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其生态潜意识被掩盖、抑制着,使人与自然日益走向对立。因此,语文教育要通过生态教育、环境教育,唤醒人们的生态潜意识,使人们意识到人类保护自然环境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持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也是内心生态潜意识的本能需求。人类与自己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朝夕相处,相互依存,理应产生对自然的感激和对生命的敬畏的情感。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接受生态审美教育,唤起生态潜意识。如(《小河和青草》、《这儿真好》、《世界多美呀》、《鸟岛》、《云雀的心愿》、《珍珠鸟》等都是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情感的好教材。

5.道德情感教育

道德情感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道德情感是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因为学生的情感世界是构成学生生命个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成长的历程就是个体情感被逐渐赋予社会属性的过程。道德情感的培养一般要通过感知、感动、感悟和感化等环节,才能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培养出教育者所期望的道德情感新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情感氛围,把自己的爱憎忧乐传递给学生,从而感染、影响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又受到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极为丰富的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资源。《徐悲鸿立志学画》、《虎门销烟》、《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钱学森》、《詹天佑》等课文都是引导学生从伟人、名人身上汲取丰富的营养,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大海中永生》、《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等课文中的人物身上都体现了美好的人性,结合课文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他们身上的真善美,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内容还有很多,如国情教育、民情教育、爱情教育、民族风情教育等等。如果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使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有了依托,那么,语文教材中丰富优美的语言,深遂幽远的意境,丰富深刻的情感故事,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则给我们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源泉。

二、 语文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整体感知阶段:缘文入境,激发情感

阅读任何文本首先要进行整体感知,这是把握文本内涵、进入情感体验的基础。这一阶段,教师要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引入、营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触发、引起或唤醒学生的某种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活动中。这样才能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阶段,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心神渐渐沿着作者感情的脉络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从而达到读者、作者与文本在情感上的和谐共振,在情感上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扎实的铺垫。

1.以“情”传“情”

教师要善于调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引发学生的情感。情感具有感染性和迁移性,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刻的解读课文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情感因素,把课文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再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别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对知识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所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如果教师未能为之动情,学生怎能动情?”所以教师可以或绘声绘色地描绘,或饱含深情地范读,或热情洋溢地讲演,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情绪变得兴奋,迅速进入文本学习领域,产生联想与想象,理解文本精髓,感受人文精神,生成领悟能力。

2.触“境”生“情”

课文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产物。“作者胸有意,入境始与亲。”我们要探究课文的“意”必须首先入“境”,只有入了“境”,才能探出课文中的“意”。因此,创设能激发学生进入情感体验的情境,是关键的一步。有些课文虽然感情真挚,但是由于课文叙述年代与学生生活年代相去甚远。如教学《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时,由于学生年龄小,没有直接或间接经历过当年伟人骨灰撒大海的催人泪下的场面,学生缺乏有关历史的感性经验,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一方面要搜集有关资料,讲邓小平生前事迹,来丰富学生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则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境, 播放当年伟人骨灰撒大海的实况录象,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悲壮、哀婉的音乐,通过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触“境”生“情”。

3.以“趣”引“情”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学生一旦对所学的课文内容有了极大的兴趣,就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例如,《琥珀》一课教学中,我打出琥珀投影片,边操作幻灯片边讲解琥珀的形成,教师讲解生动有趣,图片形象逼真,学生兴趣昂然,情绪高涨,很快进入“乐学”境界。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以理导情、以疑激情等方法,促使学生缘文入境,入境生情,自身情感与作者情感、文本情感有机交融。

(二)理解感悟阶段:自主参与,体验情感

整体感知文本之后,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进入精读阶段,有针对性、有指导性地理解、感悟相关语段,抓住这些语段中适宜学生情感体验的若干切入点予以揣摩、探讨,或点评,或质疑,或讨论,引导学生深刻体验文本内涵,并创造各种情境,给予学生再造想象或创造想象,召唤学生填补、建构文本空白内蕴意义,实现文本意义内化。这个阶段既是学生展开情感、体验情感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得以感染和陶养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自觉投入文本世界中去,“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是关键环节。

1.让学生在探幽发微中,感其情

教师要紧紧抓住文本中那些寓意深刻、感情浓烈、内涵丰富的语句,引导学生去体“情”揣“意”,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最终把握文本内容,感悟其情感之旨向,实现言语内蕴的“意义情感”和学生解读的“感性情感”之对接,让学生的阅读过程变成愉悦的审美的过程。如在《水》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母亲为什么要把“渴”说成“饿”呢?请学生认真读读课文,想想可以从哪些地方感受出来。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深入地探幽发微,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体验:一个“饿”字浓缩了排队挑水的艰辛;一个“饿”字饱含了只有雨天才可以洗澡的无奈和苦涩:一个”饿”字写出了一勺水给我们四兄弟带来的美妙体验。一个“饿”字更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2.让学生在潜心品读中,悟其情

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也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透过语言文字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涵咏,进而展开想象、沉潜思索、咀嚼品味,体味作者心境,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教师是调节课堂情感的主导,调节的着眼点就是课文的情感基调。课文的情感基调是各式各样的,有的肃穆悲怆,有的明快热烈,有的惨烈悲壮,有的柔和静谧,等等。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文本中与表情达意有直接关系的语气、语调、停顿、重音和节奏等,帮助学生根据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定好朗读基调,从而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他们的情感,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获得与作者脉搏跳动的同频,心灵呼唤的同声。在教学《月光启蒙》一课中,我引导学生紧紧扣住文中描述月光下母亲形象的几段文字,引领学生朗读、感悟和体验,学生一次次和文本进行亲密接触,一次次走近了母亲,在感悟语言文字,感受母亲美丽形象的同时,也体验到了那浓浓的亲情。

3.让学生在情绪体验中,移其情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在生活中情感体验的程度.因此,必须联系上下文内容,充分利用学生对生活已有的情感体验,挖掘蕴藏的情感因素。在《月光启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母亲对儿时的“我”的那种无痕的爱,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了教学的情境,即如水的月色下,母亲搂着孩子,轻轻地吟唱歌谣。我让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被母亲搂着的时候,心中那种安全、温馨的感觉,想象自己小时候听着母亲讲故事时候,心中那份幸福、快乐的情景。“月光、母亲、歌谣”三者有机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情景图,坐在课堂中的学生也如沐浴在那如水的月色中,聆听着母亲那轻柔、甜美、深情的吟唱。

(三)拓展深化阶段:迁移外化,升华情感

在学生经历了对文本的感悟、体验之后,内心有一种表达的冲动,这是“情动而辞发”的另一种形式。情感不能止于阅读过程中的情感的由外而内的吸收,还必须有情感的由内而外的抒发;不能止于入情得意,还要让学生的情感借外物以迁移、外化。这个阶段,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与个人生活经历、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畅谈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对话、抒写、反思是有效的方式。

1.对话。小学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感受,对事物往往有一些独特的看法。我就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一吐为快,在讨论中深化认识,升华情感。我在教《落花生》一文后,让学生围绕“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展开对话:“体面”是什么意思?人要不要“体面”?“只讲体面”又是什么意思?人能不能“只讲体面”?学生交流十分踊跃,他们列举身边的人和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说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抒写。学生把在阅读文本中涌动的内心情感体验以一段文字的形式加以抒发,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独到见解和情感体验。这是“情动而辞发”的另一种形式。学生的情感在得到抒发的同时,学生相互之间的情感也得以交流、补充、印证、丰富。在教学《我的油布伞》一课结束时,我深情地朗诵了一首题目叫《母亲》的诗歌,引导学生进一步表达母爱深情。教师饱含深情的朗诵,加上抒情的音乐,学生浸润在爱的河水中。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我想此时此刻,你们的心里一定涌动着爱的暖流,请把你心中的感动、感激、感怀说出来!此时的课堂自然地生成了“母亲,我爱你”这样的深刻主题!学生表达了对自己母亲和天底下所有母亲的感激和热爱。这是学生发自灵魂深处的对母爱的回应!也是学生对至善人性的真切呼唤!

3.反思。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体验,既要获得知识,更要产生情感、态度或价值观的变化。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情感经历进行评价和反思。在《最佳路径》教学中,我试着以“如果你是路人,你进入那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里,你会怎样自由地采摘葡萄?”“如果你是格罗培斯的秘书,你会怎样向工人解释电报内容?”“如果你是评委,你为什么把最佳设计奖颁给格罗培斯?”“如果你是格罗培斯,你想发表怎样的获奖感言?”等问题激励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再思考、再体验,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了学生的“我情我景”。这样一来,学生就融“我”入境,于“身临其境”之中进行推测、想象,探索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轨迹,在角色参与、角色转换中不但丰富了想象,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增进了情感体验,升华了思想认识,学生所体验到的远远超出了课本上局限的内容。

“儿童是情感的王子。”语文学习和情感教育是一对孪生子。让学生们在情感体验中学习语文,让他们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再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记得魏书生老师给自己提出过这样一个要求: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那么我要说,每堂语文课都要拨动学生的情感的心弦。

参考文献:

[1]朱本. 一部有特色的教育理论专著[J].教育研究,1995(11).

[2]朱小蔓. 情感教育论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

[3]蔡永江,陈荣华主编. 爱的教育——吴江市青云中学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50~60).

[4]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卷(261).

(顾桂荣,吴江市鲈乡实验小学,215200)

猜你喜欢

生命文本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