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情缘(三)
2012-04-29金铁路
金铁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徕卡M型相机生产和使用的低谷。源于日本和徕卡在60年代都生产了单镜头反光相机,这种相机使用起来有诸多的方便之处,所以旁轴相机退居二线。70年代末我用900元钱就买了一台M3外加一只50mm F1.5镜头,这部相机伴随了我很多年。记得在80年代初期,有一个朋友有一台M3相机带50mm镜头和一只135镜头,要换一台日本单反相机,经我联系找朋友换了一台日产美能达加标头相机,可见当时徕卡旁轴相机身价几何。据说当年有些国外或香港的相机商,用日产尼康和佳能相机,与国内一些专业新闻单位换取了很多徕卡M型相机,想起来真是有些可惜。
70年代末我到中国新闻社摄影部供职,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带着我的M3相机。1979年5月我去陕西太白山,随同陕西电视台同仁,一起登山采访历时20多天。记忆最深的是爬到3000米左右有个叫“斗母宫”的地方,我们被大雾包围,实际是被浓云所罩,前后看不见20米远的地方,无奈只能就此安营扎寨,在山洞一住就是三天。更为严重的是镜头里进了水雾无法拍摄,同路的人使的都是日本相机,只能自己想办法除雾,大部分是用衣服包起来,让其慢慢干燥。我当时也使了一台日本6×9能换镜头的相机,镜头是较短的镜间快门镜头,大部分镜头放在较密闭的摄影包中,所以无大碍。只是徕卡50mm F1.5头中间进了雾水,好在这款镜头前组镜片一拧就与后组镜片脱离,中间光圈片就显露出来,我用镜头布前后组镜片一擦雾水全无。徕卡镜头除中间光圈片处与外界空气接触多以外,其他镜片之间在镜筒中都是紧密相接的,不要说雾,就是水也很难一下浸入,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中就显露出徕卡镜头和机器的优良品质。三天后大雾在几分钟内突然退去,速度之快让人难以想象,在云退去之时山间的景色也是瞬息万变,当时抓紧时间拍了一些图片,用徕卡拍了一些黑白影像,徕卡相机增强了我完成采访任务的信心。(图1)
在上世纪80年代整个采访过程中,我用徕卡拍了大量彩色与黑白照片。虽然单位给配备了哈苏、尼康相机,但我依然爱使用手中的徕卡相机。1986年我去哈尔滨采访冰灯节活动,当时得知哈尔滨已是-30℃度,除了带上哈苏、尼康外,我又多带了一套徕卡M4相机。当时的拍摄情况是在室外,尼康F3外加电池盒,电池盒里是5号电池,每次拍两三张就没电了,卸下电池放在怀中热一下,装上相机又拍两三张,真是整死人。哈苏相机镜间快门开启正常,可辅助快门开启很慢,无法手持拍摄,只能用三脚架支起,先将辅助快门开启,然后再按镜间快门,因用它不是拍新闻,所以慢慢拍也还可以。第二天我索性尼康、哈苏都不用了,只带了一台徕卡M4相机,装35mm F2镜头,走到哪里拍到哪里,从早到晚一点故障没有。几天后我又去佳木斯同江口岸采访赫哲族人生活,那里天气冷得更胜一筹,最冷达到了-40℃。从北京出发前特意买了一双踏雪靴,在同江只一天,晚上发现踏雪靴底子已经断裂,第二天借了一双赫哲人的大靰鞡鞋才算解了燃眉之急。几天的时间里我用徕卡M4相机在野外工作,除了一次胶卷头因寒冷被折断以外,其他时间一直正常工作,这也是几十年我喜爱徕卡的原因之一。说起恶劣天气及寒冷,又想起四年前的寒冬,我和几个朋友去内蒙古阿尔山拍照,当时气温-36℃,从早到晚一直在野外工作,几个人分别带有徕卡R9、R6、M6,数码相机D—Glux3、D—Lux3等,由于路途较长又要爬山,各人相机在外暴露的时间都较长,但未发现谁的相机发生问题。我使用了R6加变焦镜头,身边带着M6加28mm F2镜头,拍照时无法用手直接拿相机,那样几分钟手就冻麻木无法操纵相机,当时只能戴皮手套拍摄。唯一的问题是到后来M6的测光系统因太冷电池不供电,好在长时间从事摄影工作,目测曝光已经练就,没有测光问题也不大。总之徕卡相机给了我正常工作的保证,给了我更好创作的力量,所以与它情缘绵长。(图2、图3)
责任编辑/阳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