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失中的乡村词汇

2012-04-29苏姝

农家书屋 2012年8期
关键词:公粮牛车工分

苏姝

近年来,都市农业蓬勃兴起,“社区菜园”、“阳台种菜”、“屋顶农业”、“都市农民”……这些新词悄悄融入我们的生活,让因为城镇化而逐渐远去的乡村再次走进我们的视野。但是我们逐渐发现田园风光可以复制,但乡村味道却无处可寻,因为每一段乡村记忆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时代,当新时代取而代之后,记忆中的那个乡村自然也悄然远去,只是那个时代留下的许多特定词语,有时会让人忍不住回忆过往。

1958年到1978年,在中国有一个风行一时的政经合一的乡级组织,叫作“人民公社”。公社有粮库,四周是青砖刷着白石灰的矮墙头,墙体上写着朱红色的大字,不外乎“保障粮食供给”或“纲举目张”之类的语录。那些戴着大白帽子的粮仓,比几间房占的面积都大。每逢交公粮时候,粮库外面的马路上都会排着一溜儿长长的马车,周围的村庄,都来一个粮库交公粮,所以那个时段的热闹可想而知。粮库收粮食,不是来者必收,必须经过验收,符合要求才能把自家麻袋里的粮食倒进粮库的粮仓里。交不成公粮,只有一个原因,水分大。水分大的粮食不但自己容易发霉,而且会“传染”。一般来讲,粮食在场院中晒干,扬到空中彼此能碰出声响,放到牙齿间,“咯崩”一声能被咬碎,就表示基本达到交公粮的标准了。粮食入库把关很严,许多人都有把粮食拉回去重新晾晒的痛苦经历。后来,考虑到粮食运输得不易,许多粮库改进了措施,对不符合交征条件的粮食,不再强迫农民拉回去,而是在院子里提供场地,让各个生产队派人来就地晾晒。

作为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工分”可说是当时农民的命根子。乡下村村都有生产队,生产队分口粮是按人头分,口粮以外的杂粮或农副产品有时会按劳力分,而年底分红则一定是按工分分,工分挣得多的人家到年底能分到百八十块钱。每年的年假过去以后,生产队第一件事就是开评分会。会计一个接一个地念社员名字,每念一个,队长就征求大家的意见,那些公认的好劳力就不用说了,一天挣十分。而那些未婚姑娘或家庭妇女,力气小,身体孱弱,能得多少工分就难说了,第一个喊出分值的人很关键,因为很多时候就是一锤定音。同样是干一天活儿,有人挣十分,有人挣八分,有人却只能挣五分六分,评分会是很残酷的。

生产队里最值钱的家当,当数那挂马车了。当然不单指车,还有拉车的那三匹马。老马驾辕,两匹二青子马拉套。车当然不止一挂,还有驴车和牛车,但驴车和牛车都只能干些零碎活,所以赶驴车和牛车的人都不能称“把式”,他们只能叫赶车的。赶马车的人就不同了,“一等人跑外交,恒大烟卷嘴里叼;二等人赶大车,小鞭儿一摇一块多……”这是20世纪70年代民间流传的顺口溜。车把式每天除了挣工分,还有一块多的补助,地位甚至高过队长,是一个“上等”职业。车把式对大牲口的感情,就跟对自己的孩子差不多,摸摸马的脸,捏捏它们的耳朵,或捂住它们的鼻子,让它们把热气喷到自己的手上。偶尔用眼睛和马“交流”,马的眼神中充满情愫。不拉脚的时候,大车显眼地停在队部的场院里,驾辕的马和拉套的马在一个槽子里吃料。它们吃的草料也与别的牲口不同,是精饲料,里面有豆饼。赶集的日子,不管有多少人,统统都挤到一辆车上,车帮、车辕上都坐着人,不管车上坐了多少人,三匹马都能步调一致地往前跑。马腾着小碎步,蹄声清脆,马铃儿悠扬,车厢有节奏地颠簸,把一车人晃得心旷神怡。

的确,当我们向老人们提及关于公社、工分这些词语的时候,他们都可以滔滔不绝地聊上好几个小时,情绪激昂,因为那些都是他们曾经经历的、与他们的荣辱密切相关的东西。每一个词语背后承载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印记,还有那个时代人们的青春和故事。

猜你喜欢

公粮牛车工分
惹祸的牛车
晋绥革命根据地抗战时期公粮内控制度探析
赶牛车
挣工分的日子
运大米
In situ synthesis ofhydrophobic magnesium hydroxide nanoparticles in a novelimpinging stream-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
牙胡梯田记
牛车之“牛”
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救国公粮”征缴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论析
一本珍贵的游击队公粮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