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昌寻找真正的火把节
2012-04-29袁虎
袁虎
尤其是在安宁河谷西昌这一块,由于自古以来经济富庶、人烟辐辏,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程度高,西昌火把节的热烈程度往往让人叹为观止。
火把节上最感兴趣的就是玩火,扛着一个大火把在街上跑啊、跳啊,这时候所有的烦恼都一扫而空了。
火把节是西昌最大的看点之一,要想不虚此行,火把节的几个环节“拜节”、“狂欢”都要参加。彝族的“阿米子”漂亮得很,你在火把节选美上就能看到……
在民俗学家眼中,西昌彝族火把节是最隆重、最热烈的:它规模巨大、节目内容丰富,具有民俗学研究的标本式意义;而在西昌居民看来,这个一直伴随他们生活的节日没什么复杂——就是可以痛痛快快地“玩火”。歌舞、欢笑组成了节日里的一切;同样的,到西昌参与火把节的游客,除了能感受到这里火一般的热情,嘹亮的山歌、漂亮的彝族“阿米子”(姑娘)也是节日庆典上动人的风景……
西昌彝族火把节究竟是什么样的,相信每个参与过的人都有不同的说法,作为能与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德国慕尼黑啤酒节齐名的全民性狂欢节日,它的无限风采“纸上写来嫌不足”,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知晓了。
彝族火把节的“第一观景地”
彝族火把节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在唐代,大小凉山的彝族民众就开始过火把节了。“在大小凉山,火把节就是全民的节日,不仅彝胞要过,汉族、藏族和其他民族也纷纷参加,热闹得很。可能也是因为民族融合、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原因,每年火把节的日期在彝历中是‘猪月下半月九日(彝族的传统历法是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纪年、纪月、纪日的),恰恰就是汉族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所以,火把节称为‘猪月火把节或者‘六月火把节都没问题,彝族同胞都认可的”,罗家修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彝学专家,在他看来,由于国家对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加大,凉山地区火把节的火焰正“越来越旺”。
“凉山州范围广大,南至金沙江,北到大渡河,东临四川盆地,西连横断山脉,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自治州,毫无疑问,这里的火把节就是国内最热烈、最丰富多彩的。凉山州各地的火把节都有看点,尤其是在安宁河谷州府西昌这一块,由于自古以来经济富庶、人烟辐辏,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程度高,西昌火把节的热烈程度往往让人叹为观止……别的不说,大家都知道明代四川出了个状元叫杨升庵,诗文双绝。明世宗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杨升庵被贬云南路过西昌时,恰好赶上当地的火把节。关于当时的节庆盛况,杨升庵是这样描写的——‘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这首诗生动描绘了600年前西昌火把节的场景,而那句‘满天星斗落人间就是指处处篝火、万人举火游行的壮观场面”,对于罗家修先生“火把节胜景看凉山”的观点,民俗专家、民俗摄影家朱平孙先生非常赞同,不过,他更倾向于直接将西昌列为当今彝族火把节的“第一观景地”。
“10多年来,我几乎跑遍了国内所有的彝族聚居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看当地的火把节节庆。火把节是整个彝族的节日,不仅凉山,在云南、贵州很多地方都有举行,但它们的场面远远不及西昌。比如在云南的昭通、楚雄,火把节的规模就小得多,原汁原味的东西也不足。而在大凉山深处的一些地区,虽说保留了很多火把节的原始风貌,但规模更小,基本上属于‘自己过自己的节日,外人看不懂,也很难参与进来,顶多就是拍两张照片后走人……”,“唯独只有西昌,它的火把节拥有3大特色。一是规模巨大,节日气氛浓烈——几十万人同时参与;二是节日内容完整,传统也完整保留——彝族选美、赛马、斗牛、斗鸡、火把巡游在此期间都能看到;三是外人的参与性好——西昌当地准备了很多介绍火把节的资料,甚至包括节庆的具体项目表,外地的游客看了一目了然,亲自参与一番后,对火把节民俗也算半个专家了”。
在朱平孙先生看来,彝族火把节是一种特有民族文化,它要想传承下去就必须与社会发展接合,“关起门来过节是不行的,要让外人知道火把节,知道这里的盛况,而后再参与进来,这一点西昌做得很好。我们甚至还可以说,今天彝族火把节已推向全国,影响波及海外,西昌功不可没”。
痛痛快快玩火的节日
火把节是一个狂欢节,更进一步说,它或许还是世界上起源最早、延续时间最早的群众性狂欢节。早在十几年前,一些外国媒体就曾将彝族火把节与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德国慕尼黑啤酒节并列,称为“世界三大狂欢节”。
从时间上看,彝族火把节已延续1000多年,大大超过巴西狂欢节和慕尼黑啤酒节——这两大节日都诞生于19世纪,距今不过200来年的历史。但是从本质上看,“三大狂欢节”都属全民参与,都有将民众聚集起来的元素。比如,慕尼黑啤酒节上有啤酒和饮食,巴西狂欢节靠的是歌舞,那火把节上有什么,能将数十万人聚集在一起,欢歌达旦呢?
“我觉得火把节最大的特色就是‘玩火——合法地玩火,肆无忌惮地玩火”,刘松是土生土长的西昌人,在被问到火把节最吸引他的是什么时,“玩火”两个字脱口而出。“除了大学四年是在成都度过的外,我一直生活在西昌。每年的火把节我都非常盼望,小时候是父母带我参加,现在是我带着儿子参加了,呵呵……火把节上最感兴趣的就是玩火,扛着一个大火把在街上跑啊、跳啊,这时候所有的烦恼都一扫而空了。当大街上、广场上篝火燃起,大伙儿围着篝火跳起达体舞,素不相识的人突然间全成了舞伴”,“火把节的时间很巧,刚好是每年的暑假,每当假期结束回到学校,我把节日上‘玩火的照片拿给同学看时,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哪有地方像我们这样‘疯的呢,无论男女老幼全都高举火把,兴高采烈,火焰似乎把天都点燃了。”
“都说我们西昌人过日子没什么压力,气候好、风景好固然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我觉得即使有压力、有不愉快,只要在火把节上乐一乐,好心情自然就回来了”,每天工作之余,特别是在每年节日前夕,小刘都会通过微博介绍西昌火把节的节日盛况和精彩花絮。“2011年的火把节恰好赶上大学毕业10周年同学会,在我建议下,聚会的地点就选在了西昌,顺便可以让老同学们来体验一把西昌火把节的风情——当时大家真是不来则已,一来全都玩‘high了。这是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玩火玩得这么尽兴,甚至还有人被节日热情感动地流泪,那一刻我们大家都感觉年轻了”。
小刘对火把节的种种描述,其实也反映了西昌居民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真情实感。民众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参与,让火把节变得鲜活,它不同于当下流行的许多“伪民俗节日”,尽管被悉心包装,看起来也同样热热闹闹,但往深了看这些“伪节日”却是缺乏活力的——因为就连那些生活在节日举办地的民众也只是看客,而非参与者。树木脱离了本土不能生存,同样的,没有民众的投入参与,任何“伪民俗”、“伪节日”都会是浮光掠影,一晃而过。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昌火把节必将会走向久远,成为永恒。
沸腾的节日与美丽“阿米子”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西昌的旅游资源,那就是“得天独厚”。西昌地处高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自然景观上,西昌紧邻邛海、泸山,一山一水与这座高原小城紧紧相拥,给城市带来一种铅华不染的清新气息。近几年西昌的阳光之旅、清凉之旅在国内越叫越响,原因不是炒作,而是西昌旅游资源在新世纪的厚积薄发。
人文与自然并存,交相辉映,这是西昌旅游最大的特色。作为我国最大彝族聚居地——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西昌积淀了丰富的民俗风景。走在西昌街头,彝汉双语的商店招牌、彝族特色的民居建筑历历在目,一种奇妙的异域风情扑面而来。
西昌每年的旅游高潮——也可以说旺季是在火把节期间,届时八方游客汇聚于此,游山玩水、举火同乐,沸腾的热情简直可将城市熔化。拿比较专业的术语讲,风景观光与民俗体验在西昌达到了完美融合,而这正是其他民族地区可望而不可及的旅游发展境界。
“西昌的交通很方便,要是平常工作出差的话我就坐飞机,从成都、重庆飞过来都只要1个多小时,要是带家里人过来旅游,一大家子人坐火车最实惠,卧铺上睡一觉就到了”——2012年5月之前到西昌旅游,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和李建一样的出行方式。李建是成都一家外企的职员,因工作关系需要经常前往西昌,拿他自己的话说“10年前第一次来就与西昌‘坠入情网,如今也算得上西昌旅游的资深人士了”。
今年西昌火把节,李建一家打算从成都开车,自驾前往。2012年5月全线贯通的雅西高速(成都—雅安—西昌)使西昌与外界的距离大大缩短,清晨7点从成都出发,到西昌正好赶上吃午饭。“到民族地区旅游,最担心的就是食宿条件、习惯问题,一个人还好说,要是带着朋友、带着家人,食宿就要好好考虑了。可在西昌,你完全不需要为这些担心,这里的酒店设施一流,差不多能与国际接轨。西昌是个县级市,可大大小小的酒店、宾馆就有500多家,这样的密度简直不输于一些沿海城市,如威海、泉州等等”。
“火把节是西昌最大的看点之一,要想不虚此行,火把节的几个环节‘拜节、‘狂欢等都要参加。彝族的‘阿米子(姑娘)漂亮得很,你在火把节选美上就能看到……火把节又是彝胞的情人节,姑娘、小伙在节日里谈情说爱,要是你桃花运旺,说不定就被哪个姑娘看上了呢!”,李建至今还收藏这一把彝族乐器——口弦,据他说这是在火把节上好不容易得到的“定情信物”。他还有一个彝族名字叫做“曲木依格莫”,名字的由来也和火把节有关,可当旁人问起个中渊源时,李建却嘿嘿一笑,故弄玄虚般的不讲了。
当人们抛却僵硬的自我,重新唤醒热情,投入节日盛典时,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际遇。火把节上一把口弦就能让李建魂牵梦绕,那么你呢?迈开脚步,快来西昌寻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