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游牧神话:跟着哈萨克人去“转场”
2012-04-29王琛
王琛
在我国的天山山脉深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随身携带着全副家当,一年四季都在路上奔波行走;他们风雨无阻,逐水草而居,被称为全世界“走路最多”、“搬家最勤”的人——这就是新疆哈萨克族“转场”人。
“转场”是一种随着季节变化,不断将牲畜赶往草料丰富地区的循环轮牧方式。一般说来,转场分别在每年的夏季和秋季进行;但在某些气候和植被条件差异较大的地方,也有每年进行4次转场的情况……
转场规律
从高处往低处走
虽然在很早以前,我就听说过哈萨克人的“转场”习俗,但真正深入拍摄他们的转场过程,还是从2009年秋季开始的。当时,我和朋友一行人从深圳来到新疆,花了将近1个月的时间跑遍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属的伊犁、塔城以及阿勒泰、博尔塔拉、昌吉、乌鲁木齐等地,追寻这个游牧民族的来影和去踪。并用相机记录下了这种正在逐渐走向消亡的古老的生存方式。
9月的新疆,总是格外恢弘壮丽,透过车窗望出去,满眼都是金色的桦树林、河流和草原。我们正好赶上牧民们从夏季牧场转向秋季牧场的时节,所以一路上,我们遇到了好几批风尘仆仆、成群结队的转场队伍。
这些队伍中,走在最前面的大多是骑着骏马负责领路的哈萨克主妇;然后是负责“运输”被褥、日用品、食物和毡房的骆驼队;最后才是被男人们驱赶着缓缓向前移动的牛群、羊群。在一声又一声驼铃和吆喝声中,转场队伍扬起漫天尘沙,阳光下,仿佛是一幅幅重彩的油画,显得又悲壮又美好。
同行的向导告诉我们,由于海拔高度不同,在山地不同部位往往形成了许多垂直分布的各季牧场。因此“逐水草而居”的转场规律,一般是“从高处往低处走”。也就是说,每年的3~4月牧民们便将牛群、羊群赶到位于山顶上的夏季牧场;而到了6~7月则将牲畜转到位于山腰的秋季牧场;从9月开始到寒冬大雪到来之前,牧民们又将牲畜迁到位于山坡或山下的冬季牧场,并在这里度过整个冬天……如此循环,年复一年。
目前,哈萨克人的牧场主要分为春秋牧场、冬牧场和夏牧场3种,从南向北分别设置在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的广袤山地草原和戈壁草滩地区。由于这些牧场与牧场之间距离各异,所以各个地区牧民的转场路程也不尽相同:其中,山区牧民每次转场路程不超过50公里;半牧半农的牧民转场路程更短,一般在30公里的范围内;比较起来,平原地区的牧民转场路程最远——短则几十公里,长则几百公里。
当我们询问转场的具体路线时,向导指了指一条泥土裸露的道路说:别看转场的队伍走得散漫随意,事实上在整个转场过程中,牧民们都必须按照固定的“牧道”行走。不仅仅是各种牲畜有自己的牧地,各个牧场之间也有大小不一的牧道相连,甚至牧民邻里之间、牧村之间的交通往来也有专门的道路……而这,正是为了保证行进途中的人畜安全、道路通畅,并且避免牲畜践踏牧地。
秋季转场:
最具观赏性的转场
打听一番后我们才知道,在我们所遇到的这些转场队伍中,既有独自举家迁徙的,也有几家几户结伴转场的。秋季转场,时间充裕,因而这些转场队伍普遍都走得十分缓慢。我和同伴下了车,与迎面走来的一户普通的哈萨克家庭攀谈起来。这是一个由5口人、1条狗、两峰骆驼、几匹马和上百只羊所组成的普通家庭。
当我问起转场前需要做哪些准备时,男主人告诉我们,早在出发前一个月,他们家就开始“全家总动员”,进行转场准备了。第一件事便是与亲戚、邻居商定好行程的时间、路线,并约定好途中的宿营地点,然后就得抓紧时间清点牲畜:除了将那些有残疾的牛羊提前处理给收购商,防止它们在转场途中夭折外,还要为剩下的牛羊洗一种专门预防牲畜疾病的“药浴”。
忙完这些,还要对毡房的木棚进行修补,为坐骑钉上马掌,整理鞍具,并将不便携带的大件物品打包藏到不易发觉的山洞里或附近不转场的亲朋家中。而妇女们则主要负责在家里修补围毡,冲洗凉晒家中的花毡、衣物等等。并准备好路上所需的奶酪、宝尔沙克(一种油炸的食品)、风干肉、衣物等必须的生活用品。
到了事先选定的出发吉日,一大早,全家人便开始忙活着拆卸毡房,并逐一将已经分类打包好的家当通通捆绑到骆驼、马、牛等大牲畜上——骆驼可是转场中“最大的功臣”,所以哈萨克人在捆绑运输物时,总是十分注意对它的保护。
当毡房拆卸完毕,从领头驼开始,人们先将骆驼依次排队,接着便把两根对折的长绳从骆驼肚皮底下穿过,并在两驼峰之间放置花毡作为搭背(起保护作用,避免将骆驼脊背磨破);最后才小心翼翼地将毡房格扇抬上驼身,用长绳捆好,又在格扇上放置其他大件物品……等到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已经过了中午12点,一家人这才赶着牛群、羊群向远方出发。
看到这里,我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举起相机,无数次按下了快门。在拍了大量近景特写之后,我和同伴们又不顾漫天飞扬的尘土和酷热的阳光,为寻找最佳拍摄角度而跑前跑后。
比起我们的“折腾”,转场的牧民们则显得沉默又专注。他们分工明确,行进途中,女人们负责照看孩子和骆驼,男人们负责照看牛群、羊群,并时时留心将离队的牛羊赶回队伍中来。
直到黄昏来临,人们才从骆驼身上卸下毡房和帐篷露营。这时候,如果有亲戚、朋友也刚好因转场停留在附近,那么不用去请,他们就会主动赶来帮忙搭建毡房和帐篷。等到帐篷搭好,一家人又开始忙碌起来:女人们忙着准备晚饭,男人们再次清点自家的羊群、牛群,并仔细查看有没有生病或者受伤的;孩子们则被派出去拣牛粪或树枝回来作燃料。
风雪中
艰难的转场路
就这样,转场的队伍走走停停,一路上有快乐也有危险。秋去冬来,天气渐渐转凉,到了10月份,新疆境内许多海拔较高的地方已经开始下雪了。为了在冬天到来之前抵达目的地,牧民们又开始计算行程,准备着向山下更暖和的“冬窝子”迁移。
按照历来的转场惯例,位于阿尔泰山的大多数哈萨克牧民,仍像过去一样,将牲畜赶到额尔齐斯河河床沿岸,或者是转移到奇台北塔山背风向阳的沙窝子去放牧。另外,还有少数人不畏艰险,带着畜群长途跋涉,穿过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进入天山北侧的奇台阜康冬牧场。
与秋天时的那场拍摄不同,这一次的拍摄完全是在天寒地冻中完成的。由于气温过低,尽管我已事先做了保暖措施,但在拍摄中,我的镜头缧旋还是被冻住了,并且还冻伤了脚。但这些“苦难”与牧民们的遭遇相比,还仅仅是“小巫见大巫”。
在后来与一位上了年纪的哈萨克牧民的交谈中,我才知道,冬季转场的确可谓“危机四伏”。其中最可怕的便是在半路上遇到暴风雪。据老人回忆,有一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平原上的积雪甚至超过了60厘米,而山区的积雪更是厚达1米多,牧草全被积雪覆盖了。
羊吃不到草,就用蹄子扒雪。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天气里,扒不了几天,羊蹄子就溃烂了。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的羊一只接一只倒下;而那些侥幸没死的羊也好不到哪里去,饿疯了的羊群,不是啃主人晾在外面的衣服,就是啃毡房、啃塑料,最后甚至“啃无可啃”而终于啃起了自己身上的羊毛……那场面,真是惨不忍睹。
除了大雪,转场的牧民们还得绷紧神经迎接出现频率更高的“风沙”。尤其是当转场队伍经过与牧场相邻的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时,巨大的风沙会将去年的牧道痕迹刮得一干二净,很容易就迷了路。而且,经不住大风的吹刮,稍不留神,羊群就会乱了阵脚,被风刮出老远……
当然,转场路上,快乐的时候也很多。尤其是年轻人和小孩,一路上,他们或是骑马或是骑狗,同伴之间相互比试、追逐,好不热闹。而对于那些经历住考验,最后顺利抵达目的地的家庭来说,冰天雪地里的一顶温暖毡房,来年春天成倍增长的牲畜都是让人觉得幸福的。
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不少哈萨克人开始采用汽车、火车等方式来进行转场。由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让牧民定居的政策,采用传统方式转场的牧民家庭已经越来越少了。但通过这次全程追踪拍摄,我深深地相信,无论哈萨克人明天将会走向哪里,“转场”这种与大地相依的古老生存方式,永远都将是这个民族不灭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