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学科使命 在责任中前行
2012-04-29曲艳春
曲艳春
2008年,我校提出践行文化管理这一理念,我们重新审视了教育和教科研工作,重新审视了政治学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感受到了作为政治教师肩负的使命,即树立正确思想价值理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社会公民。
我校政治教研组学科使命的最终形成凝聚着全组教师的集体智慧,是大家长期思考和探讨的结果,以下内容是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心路历程。
首先,政治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而是一个经过资源整合以后的学科群。从国家政治课课程的设置来看,初中思想品德课包括公民常识、法律常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常识;高中思想政治课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化等诸多学科。这些资源都是围绕学生的思想养成来进行整合的。
中学政治课作为一门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基础课程,与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存在着密切联系。这种密切联系决定了它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学科功能:首先,是政治功能。这与其他学科或课程在教育职能上大有区别,它肩负着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国家意识作为一种政治信仰,要求每个公民必须承认、接受、信奉它,而学校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必须把坚定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为首要任务。其次,是品格教育功能(德育功能)。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上,每一位教师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政治教师的责任尤其重大。因此,德育始终是政治课的主要功能。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对待个人生活道路上的得失成败,进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再次,是文化教育功能。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期望通过政治课的教学,使我校毕业的学生能初步具备一定的经济头脑、政治素养、文化涵养和哲学修养,这些都是学生未来进入社会成为合格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基于此,我们教研组肩负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重要使命。
如果说“一切教育在根本上都是一种意识品质的养成”,那么,政治课最核心的课程使命就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正确思想价值理念的确立。而看似庞杂的学科知识体系,都是以学科使命为核心,运用各种资源为了“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学科知识是完成课程使命的支撑。
2012年,在学校迎来50周年华诞之际,我校教研组也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伴随时代的发展风雨兼程。在不断的追问求索中,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我们对本学科的理解、对教育的理解与追求愈加清晰明朗。我们必将立足当下,进一步明确学科肩负的功能和使命,践行本学科的核心文化,在责任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