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乐:文艺院团改革弄潮儿

2012-04-29董莎莎

当代党员 2012年8期
关键词:张乐院团演艺

董莎莎

【文化发展】

——刚刚成为直辖市时,重庆被称作“文化荒漠”。15年来,重庆通过政策扶持,大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方兴未艾……重庆实现了从“文化沙漠”到“文化高地”的华美转身。

2011年11月30日,北京,全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培训会。

“靠政府‘养活,只能让我们过上温饱生活。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找市场,自己挣钱吃‘满汉全席?”

台上,张乐正在进行国有艺术院团体制改革交流演讲。

“满汉全席”一直是张乐的奋斗目标——成为重庆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之后,他便开始寻找艺术和市场的双赢之道。

责任担当

2010年初,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办公室。

正在法国巴黎出差的张乐,被局长汪俊紧急召回。

“专业艺术院团改革是块硬骨头,难啃得很,恐怕还得你出马呀!”张乐一进门,汪俊就语重心长地说。

2005年,重庆启动国有院团体制改革,市政府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策略,在人员分流安置、财政投入等五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使得重庆歌舞团、京剧院、话剧团先后成功实现了转企改制。到2010年,在计划改制的六个专业院团中,还剩下重庆杂剧团、曲艺团、越剧团三个院团亟待启动改制。

当时,这三个院团历史包袱沉重,深陷困境难以自拔。对于改制,相关人员心里没底。

“如果能让张乐处长来帮助一起改制,我们相信一定能成功!”三个院团领导有点慌神,于是集体建议请张乐加入。

作为市文广局艺术处处长,张乐多年来一直与全市各院团打交道,对各院团的情况了然于胸,对院团改制的困难和规律也把握到位。

面对领导的嘱托和院团的期待,张乐挑起了重担。

同时面对三块“硬骨头”,这位“新官”陷入了沉思。

“三个院团包袱重、力量弱,如果让它们单独改制,很难形成优势竞争力。一旦进入市场,它们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张乐和同事们决定采取“抱团”策略。

“抱团”改制

2012年春节,王漪过得特别愉快。

王漪是新聘用员工,刚到杂技团不久,由于基本功扎实,很快成了骨干,并参与了大型杂技剧《花木兰》的海外巡演。

“刚到杂技团时,我没编制,工资也比别人低,感觉特自卑,对这份工作也没激情。”王漪说,“可现在不一样了,‘抱团打破了‘大锅饭,让收入和业绩挂钩,多劳多得!”

王漪的经历,是“抱团”改制的一个缩影。

2010年4月28日,通过重庆市杂技团、曲艺团、越剧团和重庆演出管理处四家单位整合资源,重庆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这是“抱团”改制的关键一步。

“有了演艺集团这个综合化市场主体,‘抱团就有了平台。”就任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之后,张乐调研发现,改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三个——内部分配机制吃“大锅饭”,严重压制职工积极性;机构设置职能不清,严重影响院团运行效率;院团资源分散、整合不力,造成表演和经营脱节,形不成合力。

对症下药,张乐带领同事掀起了三场改制——

针对机构设置问题,集团通过整合资源,成立了重庆演出公司、舞美公司、大型节目中心等市场主体,使集团得以深度融入市场。

针对分配机制问题,将收入和工作绩效挂钩,逐步实现岗位定期聘用、薪酬随岗变化,形成了“谁演谁得、多演多得、演好多得”的收入分配机制,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针对院团资源配置问题,集团将各种演出和经营资源有机结合,开辟了国际马戏城、山城曲艺场、重庆大剧院(演艺集团占有30%股份)三大阵地。

三大改制之后,集团内部运行开始顺畅。

而张乐的目光,又放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上。

作品为王

2011年10月,重庆演艺集团排练厅。

台上,杂技剧《花木兰》正在汇报演出。

台下,法国欧洲演出公司总经理、导演正在审查节目。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花木兰应该就是我们法国的圣女贞德,还有,情节不必这么复杂……”法国人摇头。

短短一个月后,“花木兰”再次出现在法国导演面前。

“太棒了!”法国导演伸出大拇指。

短短一个月,张乐团队如何让节目“起死回生”?

“不同地域、文化的观众,消费倾向也会出现巨大差异。”这是市场化给张乐上的一课。

“作为文艺院团,不能提供好节目就不能在市场中存活!”张乐提醒自己,“必须建立符合观众需求的节目生产模式。”

在美国百老汇等世界知名演艺基地考察后,张乐带领同事们探索出了“抓两头带中间”的节目生产模式——“两头”即高度重视创作和市场,“中间”即在符合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对节目进行创作、排演和营销,并随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二度排练。

“抓两头带中间”,《花木兰》、《红舞鞋》、《巴渝风》等一大批适合不同市场群体的精品剧目应运而生,成为集团在市场上开辟阵地的利器。

开拓市场

2011年2月27日,美国密苏里州布兰森演出基地。

王沁茹吐了口气,面对台下清一色的“老外”,她整理了一下服装,上场演出。

这是演艺集团登陆美国基地的首场表演——2010年,演艺集团与美国恒创公司洽谈,建立布兰森海外演出基地。这是重庆首个海外演出基地。

“市场是集团生存的保障。”张乐深知开拓市场的重要性。在集团成立后,他带领同事将庞大的国内外演出市场一分为三: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和重庆本地市场,并推出了针对性的进军策略。

在国际市场上,推动以杂技为主的文化产品出口——仅在2011年,演艺集团就赴美、英、法等十几个国家商演1145场。

在国内市场上,以巴渝特色为核心竞争力,以策划和运行外地演出为商业手段,进行企业品牌营销——推动大型民族管弦乐《巴渝风》等精品剧目赴外地巡演,在全国八省市掀起“巴渝风”;在市外承办数十场大型综艺和会展活动,并策划了上海世博会重庆文化周、第二届亚洲艺术节等世界级重大活动……

针对本地市场,集团开辟了新阵地——山城曲艺场“周周演”,专门用于培养本地观众,拓展本地演艺市场。

准确的市场细分加上科学的战略运用,让张乐和同事们在市场上一路凯歌——2011年,演艺集团年收入突破了一亿元,其中自主创收7000多万元,比2009年翻了三番!

奋斗两年多之后,张乐终于如愿以偿——丰盛的“满汉全席”,已摆到他和同事们面前。

百姓心声

“每天傍晚,院坝里的农家书屋都挤满了前来读书娱乐的乡亲,有的还自己带上茶水来看书,或聚在一起摆三国故事、谈水浒英雄,热闹得很。”

——秀山县妙泉镇大田村老农刘辰云

“节目真精彩,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如今经常有单位送文化下乡,在现场看节目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巫溪县下堡镇73岁的老农民王正秀

“人们富裕了,不愁吃、不愁穿,更多的人想的是怎样娱乐。镇里有文化活动中心,村里有文化活动室。我家文化活动比较活跃,没事时,大家都爱让我教他们唱歌,给他们讲故事,写点书法作品。”

——九龙坡区西彭镇响堂村村民张宗樵

“每天下午6点,只要有空,我都会去北碚文化馆健身,那里有场地,有教练,更主要的是,像这样的全国一级文化馆不仅设施齐全,健身还免费。”

——北碚区文星湾居民汤和明

“2005年,院团改制前,我们全年演出收入仅270万元,到2009年,全年演出收入达1050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也从2005年的1.6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4万元。”

——重庆市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欣

“重庆终于有了与国际接轨的大剧院,这座矗立在两江交汇处的‘绿帆,我们盼了十年,它承载着千千万万重庆人的渴望,承载着这个城市文化崛起的期待。”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礼慧

大事盘点

2002年1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决定》出台。

2005年3月,重庆市歌舞团整体划转重庆广电集团,转企改制,这是重庆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第一步。

2006年,重庆在全国率先启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2009年12月,重庆川剧《金子》以名列第一的成绩获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金子》已先后斩获“文华表演奖”等35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

2010年8月,重庆区县文艺院团改革全面启动。

2011年6月,谭继琼主演的《鸣凤》获得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11年10月,重庆市级文艺院团改革圆满收官。

重要数据

2007年以来,重庆持续实施“三百个亿”投入计划,夯实了市、区县、乡镇三级文化主阵地。建成重庆图书馆、大剧院、川剧艺术中心等17个市级重大文化设施,区县文化馆、图书馆实现全覆盖,影剧院覆盖率达85%。

到2011年,重庆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884个,配套村文化活动室8967个,标准农家书屋540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实现区县、乡镇、村三级全覆盖,实现了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

到2011年,重庆梅花奖得主由直辖前的3人4次提高到7人9次,有力支撑了直辖以来重庆文化的发展。

到2011年,重庆有108家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了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双丰收。

2011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20亿元,比2006年增长276.46%,占GDP比重从2.5%提升至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猜你喜欢

张乐院团演艺
2022年昆曲院团调查报告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故乡的雪
2020年《演艺科技》总目录
生态学视角下得演艺产业——评《演艺产业生态学刍论》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艾玛·斯通:为演艺而生
光芒
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