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2-04-29李林生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发明者梯子数学

李林生

一、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教师要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究其应用价值。面对实际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并不一定要直接向学生提出“学什么”的问题,最好把学生带入实际情境中,使其身临其境,迫切想知道“怎么样”“为什么”,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大胆地使用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学的是有用的数学。当学习材料与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对学习感兴趣,也只有此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同时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发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又反过来激励学生探究更多的知识。这样既体现了学习数学的意义,也激发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有这样一道题:一个长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8米,若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这是一个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价值。在教学时我没有直接讲解分析,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鼓励他们猜测与探索,大胆发表见解。学生们各抒己见,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待学生基本明白问题的实质后,我适时地加以点拨,问题迎刃而解。事实表明,只有当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的时候,才会对它真正地产生兴趣,只有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学生才算是真正掌握了知识。

二、引入数学故事

在数学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引用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故事。这样做能够丰富课堂的知识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发挥故事所特有的教育功能。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之后,我引入“棋盘上的学问”:国王为了嘉奖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向他许诺全国的金银珠宝任他挑选。而发明者只提出一个请求,在他发明的国际象棋棋盘的64个方格中,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最后一格放263粒小麦。国王听后认为这要求很简单,当场答应了他。同学们,你们认为国王能满足发明者的要求吗?提出问题后,我要求学生运用刚学过的知识来探讨这个数学问题。学生初步感知后,我把故事结果补充完整:经过几十位大臣计算后,国王才发现,若将这些麦粒铺在地面上,可将整个地球表面铺上3厘米厚,他根本满足不了发明者的要求。把这个新奇的故事安排在这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若再加上适当的条件布置给学生进行课下思考,让有条件的学生自己验证结果,会进一步激起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

三、感知数学的美

美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产物。我们通常所说的美是以自然美、社会美,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艺术美、科学美的形态而存在。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例如,在一些简单的式子中,我们就可以发现数学美:12=3×4,56=7×8,12=3+4+5。普罗克拉斯早就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在计算机的运算原理中,也存在着数学的简单美。说起计算机,就不能离开二进位制。在二进位制中,只需使用0和1这样两个数字就可表示出所有数量,1表示有,0表示无。应用这种计数法,计算机可以很方便地用一个特别按钮的“开”和“关”来分别对应数字“1”和“0”。进而,只需适当增加按钮的数量,我们就可用按钮的组合来表示任何一个二进制数。这是多么奇妙的数学的简单美。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

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缺少这种力量,教学上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成功是导致学习兴趣上升的重要因素。而且事实上,学生在某个学习环节上取得成功往往会促使他们萌发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取得进一步的成功就相对容易一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因材施教,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在课堂练习中,还可以采用分组练习的方法,把学习水平比较接近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组,让学生在各自的水平上都能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发明者梯子数学
梯子(外二首)
你们扛着梯子去干吗
你们扛着梯子去干吗
架个梯子去学校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天然工具”可以开发更加健康的产品——生物质人造板胶粘剂发明者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
有益健康的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