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动”起来,课堂更精彩
2012-04-29周明新
周明新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有效的数学学习不应只是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而要借助学生已有经验,通过创设情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课堂上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全身心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才能真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实现有效学习、自主发展。那么,数学课怎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创设有效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思维会处于活跃状态。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执教“商不变的性质”一课,我先用课件出示“八戒分西瓜”的情境:八戒给小猪分西瓜。9个西瓜,平均分给3只小猪,小猪们不满意。90个西瓜,平均分给30只小猪,它们仍不满意。于是,八戒脑筋一转,900个西瓜,平均分给300只小猪,这下小猪们很开心。在学生的笑声中,我提问:“小猪笑了,八戒也笑了,谁的笑是智慧一笑?为什么?”学生自然进入讨论中。有学生说:“是呀,我们都笑了,谁的笑是智慧一笑呢?”“9个西瓜平均分给3只小猪,每只小猪得到3个,那么90个西瓜、30只小猪,900个西瓜、300只小猪,怎样呢?”讨论中,学生陆续认识到:分西瓜过程中被除数、除数在有规律地变化,但“商”这个关键数据却始终不变。
创设情境不应局限于故事、游戏等直观手段,“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了疑问,会形成积极的探究欲望,通过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方法、能力、思想。因此,我们要善于创设有关数学知识本身的问题情境,唤醒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让学生动起来。
二、重视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是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对于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获得丰富的表象,并与思维结合起来,实现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形成对新知的“再发现”。尤其对于学困生,动手实践将无形知识转化为有形操作,降低了思维难度,往往会收到“千言万语”难以达到的效果。
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学生的认知要从平面转向立体。学生对于要从空间的角度学习知识,一时还找不到着力点,无所适从。这时,让学生借助长方体纸盒,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感知面的特征,通过学具框架认识棱,感知12条棱之间的关系,借助做手势强化面、棱的空间表象,最后画一画、做一做。学生的思维一步步上升到理性高度,普遍掌握了长方体的空间概念和特征,对正方体的认识也就水到渠成。
三、促进课堂交流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本质上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苹果,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思想,那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
用“石头、剪刀、布”猜拳,每一方赢的可能性相同。我校一位老师在执教“可能性”一课时,就和一名学生玩起这项游戏,结果老师2胜2平。教者问:“每次比赛前我取胜的可能性有多大?”有人说二分之一,有人说三分之一。“看来,我们有了不同的想法,大家交流交流,看看谁的想法对。”教者话音刚落,参加比赛的那位同学说:“我觉得可能性是四分之一。”情况又复杂了!教者不慌张,把四分之一也写在黑板上。支持二分之一的同学说:“每次比赛前,要么老师赢,要么张平赢,所以胜的可能性是二分之一。还有一种平的可能,但问题讲的是取胜,所以不应考虑。”此观点看似有理,且误导了一批孩子。教者质疑:“他说出了第三种可能性,但认为是二分之一,那请支持三分之一的同学讲讲。”一位同学说:“平局是可能性之一,取胜也是可能性之一。”又一位同学说:“每次比之前,都有胜、平、输3种可能性,胜是3种可能性之一。”教者:“其实平局也在3种可能性里面,你现在认为是多少?”此时,那位答错的同学领会到错误, 认可了三分之一。那位支持四分之一的同学,受比赛中平局次数多的影响,仍坚持己见。教者进一步引导:“平局的可能性大吗?我出石头,他有几种可能性?”学生在交流中明确:对方可出石头、剪刀或布,平的可能性与胜、负一样,胜的可能性不受比赛结果的影响。一名同学受到启发:“我发现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公平的,但结果是难以预料的。”真是精彩,一语升华游戏的公平与魅力!
上面的教学环节,部分学生的认知屡出状况,但在引导下,师生通过交流擦出智慧火花,障碍自然化解,令人印象深刻。教者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引导之功,合作交流的积极意义都在顷刻间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
总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可塑性强,数学课让学生“动”起来的着眼点还很多。如果我们能让学生真正地亲近数学,让数学唤起他们的热情,激起他们的共鸣,那数学课堂就会灵动而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