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学习,学会批判

2012-04-29韩道平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参考资料批判性研究性

韩道平

一个有怀疑精神的人,会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准确性、性质和价值进行个人判断,他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高中生的思想独立性正在逐渐形成,在思想政治课堂上,他们对课本上的观点必定有自己的疑问。学生的质疑,恰恰说明他们的思维具有批判性,而批判性正是辩证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体现。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怎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

一、让学生学会兼收并蓄,在宽容的基础上怀疑与批判

同一事物,由于观察者的观察角度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观察时所凭借的物质条件不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观察者观察和了解到的往往是事物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内容。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越深入,往往大家的意见分歧和思想冲突越明显,这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要求我们对不同的观点要有宽容的态度。

宽容是一种开放的心态和生存方式。宽容面对不同的观点,意味着对别人的观察结果和看法的尊重与承认,意味着彼此之间可以开展对话与合作。宽容的态度首先便表现出了一种批判性思维——了解、学习别人的观点和检讨自己的观点,这同那种“只准这样,不准那样”、唯我独尊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唯有宽容,我们才可以了解与自己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并在了解和检讨这种不同和对立的同时,检讨、修正、完善乃至否定自己的观点,而不论检讨、修正、完善还是否定,对自己来说都是一种进步。

当然,宽容绝不是那种“怎么样都行”“你对我也对”的“无为”心态。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宽容意味着批判,而“无为”意味着放弃批判。学会兼收并蓄,在宽容的基础上对比审视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可以使我们更理智地展开怀疑和批判,帮助我们不断超越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的既有认识。

二、引导学生学会相互批判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不仅需要独立思考,也需要相互沟通,在交流中让学生受到启发,在思维碰撞中激起火花。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辩论(例如:在高一“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市场经济条件下,协作与竞争哪一个更重要”展开辩论)。遇到问题、出现错误,先让学生自己反思,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在思辨中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学之间思想水平差距较小,挑战同学比较容易获得成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批判信心。

三、引导学生学会批判老师的教学

在学生心里,往往认为“老师肯定什么都会,什么都懂,什么都正确”,学生的年龄越小,这种心理倾向越明显,因此,学生挑战老师需要一定的勇气。我的做法是:发动学生指出我在板书时的笔误,如错别字、漏写字等;每节课留5分钟时间给学生提问题,包括各种批判性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与小结,对于疑难问题,我提供一种观点或思路,鼓励学生提出相反的观点或更好的思路。

四、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教材、参考资料及答案

教材及相应的各类参考资料,都是由专家、学者等反复锤炼而成的,它在学生眼里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向它挑战,需要过人的胆识。其实,无论是教材还是参考资料及答案都是人编写的,而人都具有局限性,都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特别是我们的政治教材,它总是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无法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比如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政治教材的许多观点都需要修改、补充和完善。我们政治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改变把教材当圣旨的观念,要有向权威挑战的勇气和胆识。在课堂上,我们可结合当前国家的新政策,引导学生对相关教材提出批判意见或合理化建议。

五、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政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怀疑精神的提高更是离不开对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探究、反思和质疑,这正是研究性学习的根本。政治较之于其他课程更应当大力推进研究性学习,在这方面政治课程已经做了很多努力,有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比如多年以来政治课都在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探讨社会热点等。这些做法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政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会疑、善疑、释疑,鼓励学生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不轻信已有的结论。有了怀疑才会产生问题,才有可能创新。这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知识不是单方面靠教师向学生传授,提高知识水平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获得探索方法,培养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创造性和批判精神,才是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

(本栏责编 晓 月)

猜你喜欢

参考资料批判性研究性
丰碑与基座——重印《〈民族音乐〉参考资料》序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呆奇的故事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