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涅斯.瓦尔达的海滩
2012-04-29刘莉
刘莉
红色图录吸引着阿涅斯·瓦尔达,她伸手去抚摸书脊和其中的纸张。“我很喜欢它。它似乎是手制的,在法国这种东西已经不复存在。翻开它,所有的内容仿佛涌动的大海,跃然纸上。”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湖北美术馆是她在中国唯一的两个展出地点。与北京的不同之处是,北京的展品更综合,而武汉的展品则偏向于她1957年的中国拍摄,所以中国回忆展厅的作品非常完整。对瓦尔达本人来说,“武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站。”
25岁的瓦尔达,在1957年背着各种各样的装备,走访中国的许多省份。“那时中国还没有被联合国承认,所以外国人来中国是非常罕见的事情。”瓦尔达的镜头里,没有出现“长城、故宫这些当时随处可见的景物”。
她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各种各样的人。所以,“除了参观工厂和合作社以外,我和一位作家、记者还享有一个特别的出行计划,以便让他报道少数民族融合的情况”。阿涅斯·瓦尔达的镜头里出现了小型的杂技表演、用线或棍子表演的木偶戏、盲人乐队,还有形式多样的传统戏曲。
那个时代的中国给瓦尔达留下的最深印象是“集体生活”。“除了在少数民族地区以外,数以百万的男男女女都身穿蓝色的中山装,看不到任何等级的标志,还有数以百万的自行车。“
为了拍到更真实、自然的表情,瓦尔达常倒着走,尽量混在人群中不被人注意。但一旦她转身,“孩子们都摸着鼻子大笑起来。”他们疑惑的,大概是“这么年轻的女人脖子上和肩上挂着这么多相机。”
“底层工作着的,劳动阶层的人”是瓦尔达更加关注的人群之一,譬如武汉码头的苦工。武汉这一站,瓦尔达看到了正在建设的长江一桥,她的镜头对准那些正在劳动的建筑工地上的工人。“我也拍摄了自己在长江大桥的照片。”
瓦尔达还坐过一次中国国内的飞机,“飞机内乘客只有3、4个人,但是飞机的后面却放了上千顶建筑工人的帽子,我想这些帽子是要运输到武汉来给建筑工地的工人。”从武汉坐船出发,她沿长江顺流而下直达上海。
站在中国回忆展厅的画面前,无论是江面上正在划船的人们,还是山区里少数民族的一家人。隔着遥远的时空,他们与现实的中国无比陌生,却又似曾相识。瓦尔达的猜测也许正击中我们的内心深处,“中国人恐怕会比我还惊讶,他们在照片里会重新看到一个某些部分已然不复存在的中国。“
她疏忽了的照片信息,也许给观展人更多想象空间。这是你家的庭院,还是曾经路过的河川?29岁的阿涅斯·瓦尔达站在武汉长江大桥未完成的桥头堡边上,用镜头打量这座城。
艺术家名片:
阿涅斯·瓦尔达,1928年出生于布鲁塞尔,在巴黎索邦大学和卢浮宫美术学院结束学业。1954年,她在自己庭院举办首次个展,1957年受中国邀请前往拍摄。同时期,她由摄影向电影方向发展,《短角情事》为她赢得“新浪潮之母”的名声。她最著名的电影包括《5时至7时的克莱齐奥》、《幸福》、《天涯沦落女》、《南特的雅克》、《拾穗者》。在2003年,她开始了职业生涯新篇章——造型艺术家。2008年,个人传记电影《阿涅斯的海滩》获得极好的公众反响,并获得凯撒奖最佳纪录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