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境界是在现实中“磨”出来的 等6则

2012-04-29塞林主持

中学生天地(A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陌生人题目

塞林 主持

境界是在现实中“磨”出来的

我至今还没有找到人生的目标,所以缺乏前行的动力。父母说我现在吃苦努力,长大后就能过得更轻松,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我觉得这样很无趣,也太俗。我觉得人生的追求应该是精神层面的,我想像苏轼那般旷达,像李白那般豪放,像陶渊明那般悠然,可是在现代都市里要做到这样恐怕很难,我该怎么办?何去何从?

乐天

想让自己今天的生活像苏轼李白陶渊明那样,当然很难。其实李白他们真实的人生也远比你想的要艰难,充满了崎岖波折,充满了内心的焦灼和冲突。李白诗风飘逸,但他一生中从未放弃过到边塞建功立业的雄心;苏轼胸怀旷达,但他大量优美诗词都是在他经历现实的官场沉浮之际、在他处理繁冗的公务之暇写出来的;至于陶渊明,鲁迅先生早就说过,人们只看到他“悠然见南山”的一面,却往往忽略了他“猛志固常在,刑天舞干戚”的一面。他们哪一个人不是自强不息,充满了前进的动力?

你对于高远的精神境界、对于诗意化的人生有追求,这很好,我永远都不会嘲笑一个人拥有这样的情怀。但是,正如王阳明说的,“人须在事上磨”,没有一种境界是在“精神的密室”里发育起来的,它们莫不是一个人自己经过摸爬滚打、经过坎坷风雨“磨”出来的。

有两位主张并且也实践了诗意化人生的美学家分别说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话,我把它们赠送给你并与你共勉。一句是朱光潜先生说的:“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一句是宗白华先生说的:“拿叔本华的眼睛看世界,拿歌德的精神做人。”

比选择更重要的,是选择之后

妈妈经常说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因为我总喜欢一次性把事情做到最好。例如平时买东西,当选择多了的时候我就会犹豫不决,考虑很长时间是常有的事情,结果犹豫来犹豫去,最后确定的往往还是最初想买的那些。我经常想,为什么会这样?也许是害怕失败?也许是讨厌选择?每当我在人前说错一句话,或者做错一件事情,会纠结一整天,总是想我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

芸樱

你与今天无数的人一样,经常面临一种“选择困难”。有选择困难的人遇事往往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而且即使在终于作出了选择以后,还在那儿掂量来掂量去,怀疑或者后悔自己的选择。结果是不但空耗了许多时间,而且无法把自己所选择的事做好,无法把自己所选择的道路走通,所以内心常常充满挫败感。

但我觉得你也不必夸大自己的问题,所有人面对选择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纠结,只是程度上有差异而已。你还只是一位中学生,为选择而头痛更可以原谅。从心理学上说,选择困难源自两点:一是不知自己的真正需求, 二是害怕承担事情的后果。你对自身需求的认知和你的责任意识,将会随着经验的增多而渐渐明晰起来。

可以用很多道理来劝导你如何克服选择困难,但其实是不用那么复杂的,我认为用核心的一句话就足够,那就是你必须认识到:比选择更重要的,是选择之后。也就是说,我们其实不该夸大选择本身的重要性,好像一着不慎则会满盘皆输,这样只会导致我们被选择带来的可能的后果压垮。买了一双不合脚的鞋,剪了一个不合适的发型,又怎么样呢?我至少知道这样的鞋和这样的发型不适合我。哪怕在一些更为重大的选择上(比如学业、事业)也是如此。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引述过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的一个观点:每一种选择都有自己的机遇。他建议大家在作选择时不要过于思前想后,因为选择的将来是逻辑推断不出来的,一个人需要思考的,是好好去挖掘选择之后自己将会赢得的机遇。

试着把亲人看成“陌生人”

在学校,我与老师、同学相处融洽。但在家里,就很不一样。或许是因为我和爸爸个性都比较固执、一意孤行,我们经常会为一些小小的问题而争吵。爸爸对我如此不理解,都让我难以想象他究竟是怎样对待他的病人的(他是心理医生)。 有时听到他与病人家属打电话,说该怎样宽容对待孩子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什么他对我和对病人的态度不一样呢?我应该怎么去看待爸爸呢?

欣玮

有一些争吵,并不是出于对别人的不喜欢,而恰恰是对自己的不喜欢。怎么说呢,有时候我们讨厌别人身上的某些特质,正是我们自身也具有却努力想要抑制的东西。你与父亲之所以发生争吵,有可能就是因为你们都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从而感到不快。

为人子女者往往会低估父母对自己的感情,对于多少年来一刻都未曾缺席的养育之恩视为当然,却有可能对不太相干者的一点恩惠或一句温暖的话语感激万分。请相信,没有一个孩子是随随便便长大的。在你长大的过程中,甚至在你还未有记忆的时候,你的父母就曾担过千万次的心,就曾投以千万次的注视,付出过他们永远也不会说甚至自己也早就忘记了的辛苦和牺牲。

为了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好,在适当的时候,不妨把陌生人看成熟人,而把亲密的人看成陌生人。为什么也有必要把亲密的人看成“陌生人”呢?就因为太亲密了,你会觉得对方身上的一切特质都已不屑一顾,你会觉得对方所说的一切话都是陈词滥调,你会觉得对方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在一种已经模型化、程式化的感受和思维的惯性里,你听不进话,动辄发脾气,烦不胜烦,你陷落在自己的主观成见之中。你从未尝试从陌生人的角度去观察一下。如果试一下,你会获得一个崭新的视角,透过这样的视角你会摆脱惯性化认识的偏执和麻木,会过滤掉主观上已经根深蒂固的那种恶感。大家都知道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朱自清远远地看到父亲笨拙地爬月台的形象而忍不住流泪,就是因为他不期然地从另一个视角感知到了父亲的艰难,之前笑父亲迂、嫌父亲烦的心理顿时消弭于无形。这就是美学上的“陌生化效果”。我希望在你可能与父亲发生争吵之际,不妨试着把他看成“陌生人”,蓦然之间你会发现,这个“陌生人”的心里其实充盈着对你的爱。

至于说身为心理医生的父亲对你的态度与对病人的不一样,这并不难理解。在面对病人和病人家属时,他是医生,他在他们面前呈现出自己知性、冷静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态度是自然而然的,但在面对你时他仅仅是一位父亲。父亲对孩子承担的是无限责任,彼此之间有着深度的情感依恋,遇到一些问题时,专业修养是完全有可能失效的。当好一名父亲更难。

朋友关系是勉强不来的

最近我的两个朋友因为一点小事起了争执,两人矛盾越来越深,相互不理睬。我现在十分尴尬,无法劝他们和好,帮谁都不行,该怎么办?

添枝

我想你首先应对“朋友”有一个大致靠谱的看法。何谓朋友?就是有相似的志趣和价值观,能玩到一起,谈到一处,互相信任、尊重、理解,尤其重要的是彼此之间已确立起了一种令双方都感到舒适愉悦的相处模式。朋友之间当然会有误会,有争吵,但如果因为一点小事而闹得像有切齿仇恨似的,那么他们还算不算朋友也就很值得怀疑了。朋友应该存有基本的信任和善意,朋友不是用来互相伤害的,如果动不动就急眼,那还是算了吧,要知道强扭的瓜不甜。

我的观点是,对于他们的关系你不需要介入太多,只要相对平衡地与他们保持既有的关系即可。你没有必要疏远这个亲近那个,自然而然就行。你要注意的是,千万别在一个朋友面前提另一个朋友说过的什么坏话。但是倘若其中一方在你面前表达了有所反省的意思,那么你可以把他的善意传递给另一方。你得相信这一点,他们如果心底里还认对方为朋友的话,应该会在你面前有所表现,你可以适时地加以调解,也算是攒人品吧。但如果他们始终互不理睬,甚至一点也不吝惜伤害之词,那么你就要承认他们其实算不上什么朋友,不必再勉强他们做什么。不过你要明白,也尽可能让他们明白,做不成朋友也不是非得要做仇人,大家和平共处就好。

知识不再“新”时才真正属于你

最近好多天都没见到阳光,而作业多得可怕。上周六一整天我都坐在书桌前。为了学习不分心,桌上原有的几本闲书也让妈妈拿走了。我发现每天不停重复做的作业题自己都会,所以很不想做。但因为是学校布置的作业又只能做,我越做越觉得无聊。最近成绩在慢慢退步,本以为都会的很基础的题,考试时还是会出错。课本上的知识点,我都能列举出来,但遇到实际问题就不会运用。我应该只做学校布置的作业呢,还是另学些新的知识?

博凡

许多课本上的知识我们哪怕已经很熟悉,都记得清清楚楚了,但倘若还没有在课本之外的地方实际运用过(如写作文时用过某词语、做习题时用过某公式、英语造句时用过某句型,等等),它们就还是生硬的,事实上那知识还没有真正被掌握。知识是需要咀嚼和消化的,做练习题就是一个咀嚼、反刍和消化的过程。你能列举知识点但不会实际运用,知识对你来说就还是身外之物,所以多做题目对你来说还是有益的。如果老师追求高效率,布置的题量少而精,题目设计得又巧妙,你不必怎么重复就能把知识消化,那当然好;如果所做题目基本上是重复的,那么对你的锻炼价值就很低,你应该试着找一些形式不一样、但调用的知识却差不多的题目来做。真正理解和掌握一个知识点,需要在不同的地方或从不同的角度“遭遇”它。你要通过做题目把新知识做“旧”了为止。你甚至要有被一些“乔装打扮”过的题目骗过的经验,才会加深对某知识点的印象,必要的时候它就会从你脑海中跳出来帮助你解题。只有这样,你才会有做题目的“题感”,遇到无论哪种类型的题目,心里都挺有底的。

总之,你需要的不是另学些新知识,而是要通过做各种练习(可能有的不在学校布置的范围内)把已学过的知识巩固好。当新知识不再“新”的时候,它才真正属于你。正如你说话不再想着语法时,你的语法知识才圆熟了。

美好的信念贵比黄金

为什么老师家长总教我们一些道理,而他们自己不一定照着做呢?举一些简单的例子:他们总告诉我们不要闯红灯要遵守交通规则,而他们自己有时却闯红灯;他们要我们把垃圾丢到垃圾桶里,而他们自己却会乱丢垃圾。

课本里是一篇篇温暖人心的文章,表现了一个个正直的灵魂,可现实中我看到的是一个个令人心寒的事件,一张张丑恶的嘴脸,与书上描绘的世界截然不同,难道是作者虚伪吗?

义伟

首先我要说,今天中国的成人们对于孩子是有亏欠的,你所举的例子就是羞煞无数成年人(也许也包括我自己)的明证。

作家龙应台曾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这么一个街头小细节:欧洲人在过十字路口等红绿灯时,也会显得很不耐烦,其中约一半人也会闯红灯。但如果在等红灯的那群人里有一个父亲或母亲手里牵着一个幼儿,那么整群人就会忍耐自己闯红灯的冲动。她称这里有一种成人世界心照不宣的“社会默契”。遗憾的是,这样的默契我们没有。结果是不但败坏了我们自己在孩子眼里的形象,而且给他们造成了认知上的混乱,更要命的是从此以后就很难在他们的心田里播撒信念的种子了。

而信念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须臾不可缺的。容我稍微展开一点来说。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远远不是完美的,可为什么童话故事总体上都讲善战胜恶、邪不压正、贵贱平等之类的主题?因为它的读者主要是孩子,它将在孩子的心里敷设一种基本的底色,你也可以称这种底色是美好的信念,有了这样的信念,世界才不会倾覆,人生才不会错乱。在一个人真正与现实打交道之前,他应该相信这个世界有着最基础性的真善美,否则这个世界根本就不可能存在。课本里那些温暖人心的文章,它们不是在骗人,而是在播撒信念的种子。

不可否认,温暖人心的事情与令人心寒的事情是并存于这个世界上的,但我们可不要以为后者才是“真相”。看到善还是恶,看到美还是丑,有时候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眼睛。一双阴冷的眼睛可能只会看到无尽的冷漠和恶意,而当你给人以温暖的注视,你得到的也许就是善意的回馈。偏向阴暗和丑陋的选择性视线,有可能会让自己的心变得更冷,从而在无穷的烦恼中辗转。我并非主张一个人应对现实中的假恶丑闭目塞听,而是指即便面对现实和人性的残缺,也依然相信这个世界会好的,不悲观消极,不随波逐流,不学“犬儒主义”的套路,不做“丛林法则”的拥趸,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做一个拥有诚实、善良、守信、正直等品质的人,未必成为“赤子”,但总可以做个“好人”。

猜你喜欢

陌生人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当陌生人来敲门
追根求源
一道不等式题目的推广
谨防陌生人
谨防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