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荣昌夏布的生产性保护之道

2012-04-29於常勇

当代党员 2012年9期
关键词:坯布夏布折扇

於常勇

跨进加合织染有限公司大门,一片素白扑面而来。

晒场上,挂满茎茎苎麻。苎麻汁液被阳光蒸发,氤氲出一院清香。

晒场上空无一人,让人以为没有开工。可刚拐弯,“唧唧”之声袭耳而来——车间里,十几台木制织布机,正发出有节奏的鸣响,宛如时间的原始语言,神秘而久远。

梭子在妇女手中来回摆荡,搭在柱上的夏布一点点增长,一刻刻光阴爬上细小格子,让它浸染出历史的味道。

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在这味道里盎然茁壮。

销声匿迹

颜坤吉的早晨,是从一把梳子开始的。

梳子长一尺六,非用来梳头,而是用来梳麻——梳子在粗麻上轻灵一划,细丝便从梳齿间流淌出来。

“梳了70年,都成习惯了。”老颜摩挲着梳子。

清朝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时,颜家从广东一路西行,落户在荣昌盘龙。“客家人将夏布工艺带入荣昌。”老颜说。

夏布是用苎麻纺成的手工布,挺括疏朗,凉爽清汗,常用来做衣服和蚊帐。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古诗歌里的场景,开始在荣昌复苏。

“因其洁白细腻,荣昌夏布成为宫廷贡品,达官显贵穿之以为荣。”老颜眼里闪着光,“那时,在盘龙、龙集两镇,家家都有织布机。”

《荣昌县志》说:“比户皆绩机抒之声盈耳。”

辉煌,仅仅延续了200年。

清末民初,在坚船利炮开路下,洋式织布机涌入中国。

在一日千匹的洋机器前,五日一匹的木织机失宠了。“一件夏布长衫,要20个银元,一件普通长衫,只要五个银元。”老颜说。

“唧唧”声开始零落起来。

颜坤吉就出生在零落声里。“我家还在坚持织夏布,从小耳濡目染,我十岁织布便已得心应手。”老颜说。

进入新中国,随着集体大生产的推开,“唧唧”声消失了——大家拿起斧头,把织布机劈了,当成做饭的柴火。

“留给我吧!”颜坤吉咧着嘴恳求。

“嗯。可留给你又有什么用。”父亲放下斧头,泪水盈眶。

此后,夜晚,“唧唧”声便会从颜家荡出来,寂寞清冷,似琴师诉说往事。

“机抒声盈耳的时代还会回来吗?”颜坤吉问父亲。

父亲无语,一脸泪。

重现生机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荣昌。

“我的心晃荡起来。”黄良位满眼兴奋。

他身体瘦弱,干农活吃力,“所以一包产到户,我就背着小商品,走村串户”。

“良位,收夏布不?”偶有人家,跟颜坤吉一样,还在“自娱自乐”。

听的次数多了,打小喜爱夏布的黄良位开始琢磨:“夏布真没市场了吗?”

1987年,带着两匹夏布,黄良位直奔深圳。

“跑遍了商场,没一个要。”黄良位一脸沮丧。

他又困又乏,钻进一家宾馆,打起瞌睡来。

这一睡,竟睡出一幕峰回路转的大戏。

“醒醒。”一个中年人叫。

“啥事?”黄良位眯着眼问。

“这是夏布吧?”

“嗯。”

“卖给我。有多少,我要多少。”

“当真?”黄良位翻身站起来。

“这是十万元订金。”中年人乃香港布匹商,正急着为韩国客户寻找货源。

黄良位抱着订金,回到荣昌,走村串户收购夏布。虽没收到多少,但一转手,竟获利过万元。

“要想把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必须使它在市场化、产业化中重新实现经济价值。”香港商人说。

一语点醒梦中人。黄良位立马成立荣昌夏布有限公司,开始组织农户批量生产。

但香港商人不满意:“效率太低,品种太少。”

黄良位带着技工,开始改进织布机,“不仅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还开发了几十种新品,韩国客商要什么坯布我们都可提供”。

开发坯布,黄良位成功了,其公司连续六年位列重庆民企50强。

如法炮制,100多家夏布企业在荣昌呱呱坠地。“机抒声盈耳的时代又回来了。”颜坤吉呵呵直乐。

引入漂染

黄良位的好梦,在1997年戛然而止。

金融危机席卷亚洲,韩国经济遭受重创。

“90%的坯布销往韩国,这下完了。”黄良位抓着头发。

坯布积压,资金链断裂。“熬了两年,还是破产了。”黄良位垂下头。

盘龙、龙集两镇,“唧唧”声又零落起来。

“夏布工艺要消亡了。”黄良位整天唉声叹气。

这样的忧郁,让女儿黄秀英揪心。

2003年,黄秀英辞去工作,回到荣昌,创办了加合织染有限公司,“想帮父亲完成心愿”。

父亲何以破产?黄秀英研究后得出结论:经营模式是以产定销,买方没有承担风险,要重振夏布,必须实行以销定产。

金融危机一过,韩国人又来进货。

“要合作,就先下订单,定好价格,共担风险。”黄秀英说。

急需坯布,韩国人只能同意。

“以销定产,夯实了企业的发展根基。”黄秀英说。

根基牢了,但一个麻烦却接踵而至。

“十年前,一匹布成本是120元,售价220元,利润100元。现在一匹布成本是350元,售价500元,利润150元。对比物价,利润率不升反降。”黄秀英说。

何以如此?

加合只能生产粗坯布,没发言权。韩国人利用先进的漂染和柔软技术,一下将硬挺晦暗的粗坯布变成质软色鲜的高档布料,售价立增五倍。韩国不产坯布,却成为夏布出口大国。

“一成不变地继承,没有创新,必然走入死胡同。”黄秀英决定引入漂染和柔软技术。

她高薪聘请韩国顶级专家,开始“维新”革命。三年后,数十个色系的夏布在加合诞生。

“终于有日本客户寻来。”黄秀英攥着拳头说。

进军下游

厂门一合上,陈子福的泪就滑落下来。

1996年,这个折扇世家的传人下岗了——在空调和电扇紧逼下,荣昌折扇厂纷纷关门。

陈子福十岁学做折扇,20岁时,其折扇绘画已是荣昌一绝。

“做一把折扇要108道工序,可批发价仅一元,利润不足一角。”陈子福说。

厂子倒了,可陈子福不死心,“我想租个厂房,把手艺传下去”。

他一清家当,只有1000多元。“你租个屁啊!”老伴说。

“天要亡折扇啊!”陈子福心凉如冰。

2009年,一个声音点亮陈子福的眼睛:“我们合作做夏布折扇吧!”

发出这个邀请,黄秀英准备了一年。

黄秀英是个很有危机感的人,她常常琢磨一件事:“市场太脆弱了,老外一声不买了,这活就没得干了。夏布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

2008年,她决定去韩国寻找答案。

“韩国人把夏布加工成服装、家居用品、工艺品后,至少增值十倍。”黄秀英惊呆了,“我们对夏布生活、旅游、艺术价值的研究,还没入门。”

回到荣昌,黄秀英对部下说:“用设计、艺术、文化提升生活指数,才是夏布的存活与发展之道。”

思路一通,加合开始四面出击。

与陈子福等人合作,开发折扇等工艺品;与韩国客商合作,进军服装市场;与日本客商合作,开发家居用品……

“出自我手的夏布折扇,一把可卖几百元。”陈子福很是自豪。

尝到甜头,黄秀英的梦更大了。

“中国人富了,很多人也开始钟情夏布产品,我准备将重心转移到中国——这里才是世界最大的夏布市场。”黄秀英嘴角上扬。

巩固上游

“你一定要到中国去。”母亲声音果决。

“为什么?”朴东根一脸疑惑。

“想把朴氏集团做成百年老店,就得去中国投资。”

“为什么?”

“坯布90%来自中国,韩国坯布生产工艺已近失传。”

2009年,朴东根来到中国。

“我们合作吧!”朴东根伸出手。

“为什么?”黄秀英问。

“避免重蹈韩国覆辙。保护夏布的最好方式就是进行生产性保护,巩固产业链每个环节,实现活态传承。可你们还欠缺一环。”

“哪一环?”

“产业链上游——传承人和苎麻基地。”

这句话,说得黄秀英心里一抽。

“工人平均年龄超过45岁。想换血,可没办法,老者不愿教,幼者不愿学。”黄秀英说。

传承人问题不解决,坯布生产工艺迟早会断根。

“薪火相传要靠人。”黄秀英向政府建议。

政府心有灵犀——划拨七亩土地,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工作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对带徒授艺效果显著的传承人,每月给予2000元“大师津贴”。

“这下,老者幼者都来了兴趣。”黄秀英说。

“原料供应十分紧缺,须建立苎麻基地。”黄秀英又建议。

政府心有戚戚——出资90万元,帮助黄秀英及另外两家夏布企业建起优质苎麻示范基地,申报地理标志。

“这下,活态传承链彻底完善了。”黄秀英直乐。

链条一完善,实力大增——2011年,荣昌夏布企业销售收入突破六亿元。

但黄秀英的梦想还没结束。

“下一个目标是制订行业标准。”黄秀英眼波流动,“我们要使荣昌夏布漫过岁月的阻隔,在全世界开出惊艳的花。”

猜你喜欢

坯布夏布折扇
一种减少坯布褶皱的辅助措施
清代广作外销髹漆折扇艺术研究
踏冰展“折扇”,斗球“五棵松”
伍艳辉夏布山水画作品欣赏
夏布遇上扎染
夏布谣(新余采茶戏)
提升坯布质量的措施探讨
会变的折扇
ryun折扇灯
——传统与现代风格的巧妙平衡
坯布裁片缝制面料利用率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