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学生对话”之二课堂追问的价值之咬文嚼字
2012-04-29王君
王君
在教学中,笔者常常这样纠结:作为一个还算有教学追求的老师,当我把对文本的思想内容的解读当做教学的主要任务,把课堂的深刻或者深度当成课堂教学目标的时候,往往会忽略文本中“如何传达信息”的信息。因为语言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成为了弱势,于是导致学生的语言变得越来越贫弱,甚至越来越干瘪和八股,学生对语言的温度、色彩、节奏、韵律麻木甚至毫无感觉。
于是笔者经常反思:告诉学生文本表达了什么固然重要,但作为语文老师,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表达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表达。除了关注文本承载的隐含的意义,更有价值的乃是开启学生的言语智慧:以语言的咬文嚼字为手段,让学生在文本探究中磨砺和形成语言敏感。
语言的训练应该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其实是不能分开的。或者说,没有经过“工具”性而直接进入“人文”的学习不是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
笔者还曾经和老师们探讨过这样的问题:学生语文考试的阅读分数来自于什么地方?除了集中的阅读习题训练,我以为,最底层的能力和根本的训练还是来自于高质量的课堂对话。有效高效的课堂对话其实就是有效高效的阅读训练,而且是无形的训练。
经典文本的资源异常丰富。弱水三千,我们只能取一瓢饮。这一“瓢”,一定是优秀文字的载体,一定是看起来寻常,但深究起来奥妙无穷让人感觉豁然开朗的“山”之小口。杰出作者的写作往往是不自觉的,但是,我们要做自觉的读者。
就语文课而言,咬文嚼字的深度和灵活度,其实就是课堂的高度。
近期笔者着力钻研的名篇是《最后一课》。《最后一课》作为爱国主义的经典篇目,教什么怎么教都是难题。最后,笔者确定了两个学习点:第三自然段的两个分号和最后的高潮片段,并试图通过咬文嚼字的手段解决学生文本理解上的一些问题。下面呈现的是2个主要的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一】
师:第三自然段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段落,值得我们一字一词一个一个标点地去品。请朗读。
(生朗读)
师:今天我们用关注标点法来解读这段文字。这段文字有两个相同的标点符号值得咀嚼,是——
生:两个分号。
师:分号的一般作用是——
生:表示并列。
师:对。该并列的才能够并列。我们先看第一个分号。它的前边是——请读出来——
生(读):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师:仅仅11个字,但大有文章。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生:画眉。
师:这只鸟和乌鸦一样吗?
生:乌鸦不吉祥。画眉是美丽的鸟、可爱的鸟、幸福的鸟。
师:哈哈!画眉确实是已经被附着上了文化内涵的鸟。画眉在干啥?
生:唱歌。
师:可以换成“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叫”吗?
生:不行。“唱歌”很快乐,声音很嘹亮,很美。“叫”就太一般了。乌鸦叫还可以。
师:有道理。画眉怎么唱歌?
生:宛转地唱。
师:可以换成“大声地唱歌”吗?
生:不好。“大声”给人声竭力嘶的感觉,很吵闹,“宛转”有轻柔美妙的感觉,声音很动听。宛转唱歌的鸟很幸福。
师:你的语言感觉真是一流!画眉在什么地方唱?
生:在树林边唱。
师:可以换成“在树林里”唱吗?
生:不好。“在树林边唱”写出画眉很大胆,跟人的距离很近。“在树林里唱”就看不见画眉了。我感觉画眉和人很亲近。
师:好!请大家再读这个句子。想一想: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才恰当呢?
(多位学生分别读)
师:这是小弗朗士眼前的景色。通过这11个字,你感受到世界在小弗朗士眼前是什么样的呢?尝试用形容词来描绘。
生:是和平的。
生:是愉快的。
生:是生机盎然的。
生:是安全的。
生:是和谐的。
师:对。这就是一个小男孩儿眼中的世界。我们再看分号后面的文字。请读——
生(读):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师:请用我们自己的眼光来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外国侵略者已经完全控制了这个地方。
师:如果是你,你看到普鲁士兵在操练,你的心情会如何?
生:难过。
生:愤慨。
生:悲伤。
生:沮丧。
师:可是,这两个场景之间,作者却用了一个表达并列关系的……
生:分号。
师:而且在后文中,作者还这样描述了小弗朗士的心理活动,比分词用法有趣得多的,就是——
生:这些场景。
师:“这些场景”是哪些场景?
生:画眉唱歌和普鲁士兵操练。
师:是啊,在儿童小弗朗士的心中,这些都是一样有趣的场景,是可以并列的。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弗朗士啊?
生:天真,不谙世事。
生:贪玩,淘气,对国家大事根本没有感觉。
生:他太小了,很幼稚,完全不觉悟。
生:他无忧无虑。
师:是,这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小弗朗士的性格起点。
师:我们再看第二个分号。请读。
生(读):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师:这个分号也有奥妙呢。谁说说……
生:最开始小弗朗士是想逃学的。可是他一边想逃学,一边还是有正确的选择,看来小弗朗士还是懂得是非的。
生:从“管住自己”和“急忙”我感受到小弗朗士对学校并不是完全排斥的。他虽然很怕韩麦尔先生,也不是一个很爱学习的孩子,但他还是有些懂事的。他内心深处还是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的。
师:你喜欢这个形象吗?
生:我觉得很真实,很丰富,很可爱,就像我们自己一样。
师:哦,这就是我们的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中的“初始形象”:无忧无虑,天真、幼稚、贪玩,淘气却不顽劣。这是他改变的起点,其实也潜藏着改变的原因——他可不是一个坏孩子哟!
【自评】作为经典名篇,《最后一课》似乎处处都是“可讲之点”。但也因为太经典,也似乎处处都已经被他人讲过甚至讲滥了。这篇课文的处理还有一个陷阱就是:重思想意义,轻语言形式。一不小心,“情”就重于“文”,把语文课上成了宣传爱国主义思想的品德课。这一次,我觉得自己的处理还是有一定创新的。首先,以标点符号为抓手,以两个“分号”巧妙切入,这一定是出乎学生和老师意料的设计。新异感带来思考力,开辟出一片教学新天地。其次,在用分号架构了“起势”的基础局面之后,以一个重点句子的细致揣摩把学生真正地引领进名篇的绚烂天地。好文章的魅力就在这里:看似平常实奇崛,字字句句皆用心。“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似乎只是不经意的11个字,其实大有“嚼头”。教师的反复比较和到位的点拨,其实就是对学生言语智慧的启迪。这样的教学,是我理想中的教学:只扣着文本讲,只贴着文本讲,只走到文本深处去讲;不借助其他手段,仅仅只是借助语言,就能讲出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就能讲出别人想不到的境界。
【教学片段二】
师:这是《最后一课》中的高潮,也是最感人最经典的段落。请大家朗读。
(生朗读)
师:都说这段文字感人肺腑。它为什么感人?我希望大家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走进这段文字。这段文字从表面上看很简单,一个难以理解的词语都没有。它靠什么来感动我们呢?老师备课的时候,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对自己提了很多问题。现在我把这些问题交给大家,你们能帮助老师回答吗?
投影展示问题:1.“然”可以省掉吗?“祈祷的钟声也响了”中的“也”可以省掉吗?2.“脸色惨白”可以放在“站起来”之前吗?类似的句子在这个部分中还有,你能找出来吗?3.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要称呼“我的朋友们啊”,而不是最开初的称呼“我的孩子们啊”?4.“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第二个“他”可以去掉吗?5.粉笔写字并不需要太多的力量,他为何要使出全身的力量?6.这个结尾和其他的爱国故事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师:请轻轻地读,认真地思考,选择其中你有感觉的问题来和我们探讨。
(生品读,独立思考,小声讨论)
生:“忽然”不能删去,因为它写出了听课者的专心致志,教堂的钟响得很突然。
生:“忽然”很有表现力,有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我似乎看到最后一课上的所有人都被这钟声深深地击醒了,因为要下课了,这珍贵的一课要结束了。
生:我从“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的“也”字中读到了失望,还有痛苦。在故事中,教堂的钟声和祈祷的钟声都是不受欢迎的,大家都希望他们永远不响起。
生:“忽然”表现出时间的迅疾,大家都多么希望最后一课永远不要结束啊。“忽然”还表达出了心灵的痛苦——最不愿意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啊!
师:这个“忽然”,这个“也”,写的是一个历史的瞬间,是亡国之民向一段历史惨痛告别的伤痛啊!它们好像是副词,其实表达的是情怀啊……
生:我想谈谈“朋友们”和“孩子们”。在最后的时刻,韩麦尔先生称呼听课者从最开始的“我的孩子们”变为了“我的朋友们”。显然,他此时此刻说的对象是所有的听课者而不是平常的学生了。
生:“孩子们”是上对下,而“朋友们”则显得很平等。
生:他一往情深地把所有人都称呼为“朋友们”,是为了表达关系的亲密。
师:为什么要表现亲密呢?“朋友们”后的潜台词是什么呢?
生:我们永远不要分开,我们要团结起来,永远亲密无间。
……
生:我反复读“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我觉得用两个“他”比用一个“他”更有表现力。这是在强调和突出韩麦尔先生的形象。
师:不省略主语,让两个短句独立起来,每一个短句中的形象都更完整饱满,是吗?
生:我感觉用两个“他”就像两个画面,两幅照片,韩麦尔先生的一举一动都在小弗朗士的眼中定格。他看得那么专注认真。
师:是啊,这是两个大大的特写,同学们,来读一读,感受一下这两个“他”。
(生朗读)
师:用两个“他”,好像语言表达的节奏就变慢了,感情的表达就更饱满了。文字写的对象是韩麦尔先生,但其实我们更能感受到小弗朗士的心理,在他的眼中,韩麦尔先生的形象——读——
生:从来没有那么高大。
师:“高大”的韩麦尔先生居然是脸色惨白的。谁能说说关于“脸色惨白”的位置问题?
生:“脸色惨白”放在“站起来”的后边,就是想要突出韩麦尔先生的伟大。
师:“脸色惨白”还“伟大”?这不符合逻辑。为什么伟大?你一步就提出了结论,我们看不出你思维的过程啊。
(生沉默)
师:在什么状态下人会脸色惨白?
生:身体很虚弱。
生:心情很痛苦。
师:韩麦尔先生属于哪一种?
生:心情很痛苦。
师:这个问题很重要,他不仅“脸色惨白”,而且写两个字需要——
生:使出全身的力量。
师:他甚至都不能正常地站立了,而需要——
生:头靠着墙壁。
师:为什么要靠着墙壁?
生:他全身没有力量了,需要用墙壁支撑身体,帮助他站立。
师:最后的时刻,他只有力量做一个手势了,只留下了一句话,读——
生:散学了,——你们走吧。
师:注意,不是叹号,只是一个句号。再读——,想想应该怎么读?
生:要读得特别疲惫,特别无力。
生(读):散学了,——你们走吧。
师:韩麦尔先生是如此疲惫无力的形象啊,这个形象伟大吗?
(生沉默)
师:同学们的发言使我想到了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我们熟悉他的就义诗——我自横刀向天笑——
生:去留肝胆两昆仑!
师:这是何等的豪迈雄壮,何等的惊天地泣鬼神。这和“散学了,——你们走吧”似乎有天壤之别。让我们想象,谭嗣同就义时,他会脸色苍白吗?
生:不会!
师:他会头靠着墙壁吗?
生:不会!
师:他会“我——我——”地哽住说不下去吗?
生:不会!
师:他面对死亡的形象一定和他的诗词一样的挺拔坚毅。所以,我们说他是英雄。可是,韩麦尔先生是英雄吗?小弗朗士是英雄吗?
生:也是!
师:真是吗?也许下课后他会在德国人的刺刀下教授德语。他是英雄吗?
(生沉默)
师:小弗朗士们会在德国人的刺刀下开始学习德语。他是英雄吗?
(生沉默)
师:同学们,你们的沉默就是你们的收获。因为这预示着你们将从另外的角度开始思考英雄的含义,思考生活和思考生命,思考爱国。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资料,请打开电脑进入wiki学习平台“青春之语文”的《最后一课》学习页面,认真浏览,思考一个问题:这些形象和韩麦尔先生有些什么不一样?先留言,再准备发言。
(生进入学习平台,阅读,留言。wiki上的内容为国内外许多爱国英雄人物的“最后一刻”)
师:时间到。请合上电脑。请发言。
生:《最后一课》讲的是平民百姓,面对做亡国奴的命运,他们有些束手无策,无奈。而wiki上的是英雄的故事,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来换希望。
生:相同点是都有高贵的爱国精神,不同点是《最后一课》说的是一群普通百姓没有办法像那些军人一样,带着尊严与对国家的爱战死在沙场上。他们只能屈服……
生:相同点是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和尊严不愿屈服。不同点是这些故事中的角色大多为军人,用自己的躯体和鲜血去捍卫国土和荣誉。而《最后一课》中的角色为普通百姓,他没有能力去用自己的鲜血生命换取民族大义,只能带着无奈叹息。
生:最大的不同点是在《最后一课》中,人们无可奈何,不想屈服,但身不由己。他们用顽强的保全自己的语言的方式来反抗,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抵抗。
生:相同点是爱国之心。不同点是材料中战士们宁死不屈,宁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保卫祖国。而《最后一课》中的人们是在百般无奈下,没有反抗余地的情况下屈服,但是,那颗爱国的心仍在!
师:同学们,我们曾经读过太多太多让我们热血奔涌的顶天立地的英雄故事,这些英雄人物影响了历史的进程甚至改变了历史,他们的名字在历史的丰碑上熠熠生辉,他们是一个国家的筋骨和脊梁,他们是国之“王者”!
(师板书,写巨大的“国”字,只差一点)
师:但是,还有另外一种人物,他们只是草根,他们没有太大的力量,甚至全无力量,他们自己也彼此用“可怜”来互相称呼。但是,他们也爱国,虽然爱得无奈,爱得无力,爱得沧桑。这是底层老百姓的爱。也许这样的爱无法青史留名,也影响不了,更不可能改变历史,但这样的爱,乃是一个国家的地火。它虽然微弱,但是却倔强蓬勃。它是一个民族隐形的筋骨和脊梁。就比如“国”字中的一点——
(师板书,为黑板上的“国”字添点,在“点”中写上“韩麦尔、小弗朗士……”)
师:大背景大事件,小人物“小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战争,没有血雨腥风,没有丰功伟业,没有力挽乾坤……只有无奈、承受、痛苦……无声的反抗,默默的挣扎,这是小人物的爱国故事。这也是都德的《最后一课》在无数爱国主义作品中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这是最真实的平民之爱。让我们读出这呻吟着的爱,去理解平民之爱吧!
(生朗读高潮部分)
【自评】《最后一课》是感人的,它感人的力量到底在来自哪里?很多文本的解读基本上定位都在“爱国主义”四个字上,这当然是对的。但似乎总让人觉得是隔靴搔痒,属于正确的废话一类。后来我通过对最后一段的反复研读,终于有了新的发现。“高大全”式的爱国主义者形象在我们的文学中太多了,在学生的头脑中更是根深蒂固。对于“平民英雄”的“隐忍之爱”“无奈之爱”,甚至在屈从屈膝中的爱,我们的文化一般不予宣传。这其实是对“爱国”的偏读和误读。人生更多的只是柴米油盐的家常日子,生命更大多数不可能成为传奇。然而,在庸常的生命状态中并不等于就没有高贵。我想,《最后一课》之所以感人,就是在这一点上。它写的是平常人的爱。从形象上看,既不顶天,也不立地。从思想上来看,也无轰轰烈烈的道德升华。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草根尘土之爱”,依旧动人。如果能讲到这个地步,《最后一课》就超越了“爱国主义”的伪圣化,其名篇特质就凸显出来了。我的处理是应用科尔伯格的“两难法”,把学生推进文字的陷阱之中,让他们去挣扎,去惶恐,去发现自相矛盾之处,去主动探寻一片新的思想天地。我还是紧紧贴着文本的肌肤和心跳在引导,这是优点。当然,因为过于追求语言品味点的新意,也就没有时间让学生主动提问了。这就是遗憾之处吧。
(责编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