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起源及发展探究
2012-04-29马运超
马运超
【摘 要】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文化遗产中的一朵美丽的奇葩。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探究太极拳运动发展的历程,同时对太极拳市场化发展谈谈自己的认识,旨在能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太极拳,为人类的健康与文明服务。
【关键词】太极拳;起源;市场化
太极拳是中国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棉拳”、“十三势”、“软手”。清朝乾隆年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词》,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
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
一、太极拳的起源
随着太极拳的广泛普及,它的一些理论问题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其中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为当今武术研究中一个旷日持久的争议课题:
1.张三丰创拳说
由于太极拳的理论根据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太极理论”,而道家和道教乃是此理论的发挥者,于是道教、道家与太极拳的关系问题也引起武林人士的重视,张三丰创拳说实则是这一现象的反映。这一观点由来已久,“陈王庭创拳说”盛行以前,即为传统定论。如杨澄甫所著《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中曰:“先大父更诏之曰,太极拳创自宋末张三丰,传之者,为王宗岳、陈州同、张松溪、蒋发诸人相承不绝。”且附有《张真人传》。更早如李亦畲《太极拳小序》中也说:“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今人亦多有赞同此说者。其佐证文献如《三丰全书》.其中记载“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丰为内家”等。
2.陈家沟起源说
这种观点认为,太极拳为明末陈王庭所编创。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为武术史研究者唐豪、顾留馨等。唐豪先生在实地考察了河南温县,并查阅了县志和《陈氏家谱》等后得出此结论。主要依据为陈王庭遗诗中有:“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
3.王宗岳创拳说
王宗岳在中国太极拳史上的重要地位,为历代拳家所公认。他首次运用易学概念,并阐发《周子全书》于拳理之中,写成《太极拳论》.遂使“太极拳”名称得以确立,其文也成为太极拳传统理论的顶峰:由于王宗岳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太极拳拳理、拳技,且王在武史中有迹可查,故有人据此认为王宗岳总结前人经验,首创太极拳于世,后传人陈家沟:因现存有文献记载,“王宗岳传拳蒋发,蒋再传陈长兴”之说。
4.武当山创拳说
中国武术与宗教渊源颇深.至少在理论上可见其广泛的牵涉。而流行的“内家”“外家”之分,将武当归于内家,少林归于外家,其立论客观与否,可另为议论.但无疑加重了武术的宗教色彩。与此相应,出现“太极拳起源于武当山”的观点,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持这种看法的认为,“炼丹”是中国道教的一大活动内容,也是古代研究养生术的一种方法.武当道士在长期的内丹实践基础上(多为静功),结合呼吸吐纳以及导引方法,发挥而成太极拳,其主要作用在于疏通经络(如带脉、任、督脉等),调和气血,以达抗病延年之效.再吸收其他拳法之精髓而具技击之功。
据考证,在康戈武的《全面梳理太极拳发展脉络》一文中,他以太极拳发展的无形时期、成型时期、成熟时期、繁衍时期、从规范化向多样化发展为序看太极拳发展的概貌。他认为唐豪、顾留馨二位关于陈王廷首创大极拳的结论,得到了武坛较为广泛的认同。他认为,唐豪、顾留馨的考证虽在是否确有王宗岳其人等个别问题上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在总体上来说,其结论是可信的。
总的来说,太极拳由河南温县陈家沟(时名“常阳村”)的陈氏一族第九世的陈王廷(1600—1680)总结自己多年“披坚执锐”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明代戚继光和程冲斗等著名武术家规范提倡的武术套路的运动形式所创。
二、太极拳市场化发展研究
太极拳作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可变性,受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面对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改革大潮,武术同许多体育项目一样也遇到如何转型、如何适应、如何生存的问题。关于太极拳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管理体制的研究,太极拳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响应《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的“建立起产业化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框架”,借全民健身热潮的大好契机,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植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太极拳产业化的开发应集科研、培训、竞赛于一体,除太极拳馆校、旅游景点、服饰、器械、音像、书刊多渠道并进发展外,还应建立太极健身俱乐部,组织俱乐部之间的交流与比赛,与国外的健身俱乐部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互派教师、学员,逐步实现自负盈亏,成为太极拳发展的物质支柱。
太极拳比赛是竞技太极拳市场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任何一种比赛若吸引不了观众,这一项目就很难在市场中发展。没有市场的武术,就会如同没有水的鱼一样无法生存。从竞技性、观赏性方面入手,对竞赛规则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以太极拳市场为龙头,来带动武术产业的发展,使太极拳运动与世界竞技体育接轨。范继军认为,套路竞赛要想有市场,须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在服装、规则、音乐等方面大胆改革,去迎合观众。太极拳像其他所有非奥运会项目一样,在享有国家资金投入、新闻媒体宣传、比赛奖励额、人员调配等方而与奥运项目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太极拳要以武养武,走实体化和职业化道路。运动项目管理走协会实体化和职业化发展的路子,既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对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适应国际体育发展趋势的必然,也是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我国太极拳运动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推进实体化和职业化的进程。可以借鉴全国散打擂台赛成功的经验,为太极拳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及社会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