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为地区和世界经济带来活力
2012-04-29宋颖慧
宋颖慧
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交往密切。战后,该地区各国珍视和平环境,关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交往中维护和促进了整个地区的稳定发展氛围,“亚洲四小龙”、“四小虎”脱颖而出。当下,该地区多国跻身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经济体,颇受世界瞩目,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不仅为参与方带来经济收益,而且为地区和世界经济带来活力。
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互惠互利
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往来可以至少追溯到秦朝。据古籍记载,秦朝时中国常向东南亚出口青铜器,后者则向中国交换一些热带特产。到明朝时,东南亚已成为地区乃至世界贸易枢纽之一,中国盛产的高级瓷器、丝绸等奢侈品取道东南亚销往欧洲,同时也在东南亚寻获来自欧洲的商品。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合作得以催生、发展,并开始对地区和世界经济起到带动作用。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多国出现负增长。但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定正式实施,地区国家迅速调整贸易结构,成功走出危机阴霾。以印尼的出口结构变化为例,与2009年相比,印尼对欧美与日本的出口份额下降,其中对日出口从2009年的16.3%降至2011年的15.5%,对欧从11.4%降至10.7%,对美从9%降至8.6%,而同期对中国的出口则从9%上升至10.3%。
中国东盟自贸区由“货物贸易协定”、“服务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组成,涵盖范围较为全面。这是我国与外国经济体谈判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迄今发展中国家间建成的最大自贸区,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从2002年最早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到实施“早期收获计划”让东盟提前享受优惠,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连创新高,2011年达到3628.5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5.6倍。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制度促进下,东盟不仅越来越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而且也逐渐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之一。双方企业在自贸区平台上能够更合理地配置资源、优化供应链,使得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贸易重、投资轻”的格局大为改观。截至2012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累计已接近930亿美元。近年来,中方还通过设立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优惠信贷等多种形式,向东盟提供资金支持,对促进东盟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011年,中国对东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9.08亿美元,同比增长13.1%。2012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投资14.88亿美元,同比增长34.3%。中国对东盟投资领域已扩大到建筑、饭店、电气、矿业和运输等行业,投资形式从直接投资发展到技术投资、BOT等多种形式。
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融合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融合不同于日、韩等其他地区经济体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融合将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做出独特贡献。由于日、韩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较高,而其国内资源有限,因此它们在与东盟合作中更注重产业链整合。中国与东盟国家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相似,经济与技术发展水平各有千秋,而中国经济腹地广阔、市场潜力巨大,这是日、韩和东盟国家所没有的,也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实现产业链和市场的综合性整合奠定了基础。目前,中国与东盟的中间产品贸易占比超过60%,产业链整合已达到一定水平;而中国与东盟内需也在发挥越来越大的经济动力作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东盟将打造地区统一大市场。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同时也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之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也相继与东盟建立自贸区,形成了目前以5个“东盟+1”自贸区为基础的东亚经济合作格局,东盟位于其核心,充分发挥了地区合作中心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东盟+3”、“东盟+6”等经济合作倡议和构想。
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在东盟的经济形象可描述为“竞争的合作者”。东盟国家既认识到自身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发展,希望从中国得到更大实利,却又担忧无法与中国经济竞争,希望通过自身一体化并扩大与其他大国的经济合作极力避免“依附于中国”。由此出发,也就不难理解东盟国家批评中国的“双赢”缺乏实质内容,担心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实施可能造成冲击。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虽然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依然会克服这些障碍,深入发展。从历史上看,中国与东盟关系在近代始终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仍将在双方关系发展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中国东盟自贸区促进双方行业对接,整合地区经济发展。据商务部统计,目前中国企业对自贸协定的利用率仅约22%。随着中国与东盟企业对自贸区加深认识,利用率将逐渐提高。从2011年起,中国大陆与台湾签署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早期收获计划”开始实施,加上陆港、陆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内涵随之扩大。另一方面,自贸区有利于缩小东盟国家间的发展差距,给予东盟较落后国家更多优惠、更大让利。
不仅是中国与东盟,整个东亚都将愈发为世界经济所重视。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泛北部湾合作等众多次区域合作的开展,到各个“东盟+1”合作以及“东盟+3”、东亚峰会等地区合作的深入,再到东亚国家通过APEC、G20、WTO等平台在更大的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更加整合的东亚经济将发展更好,为世界带来更大的红利。但是,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上述宏伟愿景的基础在于各国自身的发展和地区经济整合增强。因此,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目标应是提供地区经济增长平台,切实促进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