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女死磕洋老公:我的儿子不能当司机
2012-04-29和平
和平
儿子长大后做什么?是当一名公交车司机,还是当一名执业医生?在绝大多数人眼里,这本不是一个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因为答案很明显是后者。可是,在加拿大西多伦多市居住的申雁夫妇对此却有分歧,矛盾激化,最后竟然闹上法庭。
2012年6月,申雁娓娓讲述了她和丈夫之间围绕儿子教育,产生的那些发人深省的悲喜故事。
在公交车司机家里做客
申雁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毕业后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课余,她在西多伦多市一家餐馆当收银员。餐馆的对面是一座军营,士兵们天天来餐馆用餐。她在这里认识了英俊的加拿大小伙子约克·马丁斯顿下士。两人经过两年热恋,于2000年春天结婚,婚后有了一个宝贝儿子,取名约翰·申·马丁斯顿。
约克爱妻顾家,很有责任感,这点很像传统的东方男人。但申雁结婚后很快就发现两人的文化观念有着巨大的差异。怀孕时,申雁让妈妈从中国邮寄来一件孕妇防辐射服,还每天吃核桃仁。约克问她这是做什么?她说是为了让孩子聪明,将来学习成绩好。约克很不以为然,认为没有必要。
约翰两岁时,申雁就开始教孩子数数字,认字母。约克问:“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要教他这些呢?”申雁也很奇怪:“为什么不教呢?”
约翰上小学后,申雁在离家180多公里的北多伦多找到了一份会计工作,每天早晨六点就得从家里出发,开车两个小时到公司,晚上八点才能回到家。而约克退伍后基本就没干过全职的工作,空闲时间较多,所以,申雁一忙,约翰就全交给约克了。
每天放学后,约克就开车领约翰出去玩,钓鱼,打猎,溜冰,游泳,玩得不亦乐乎。也许是约翰有学前的“老底子”,所以,三年级之前成绩还可以。但是,到了三年级下学期期末,当约翰把成绩单拿回家时,申雁倒吸一口凉气:只有绘画和体育是A,写作和阅读竟然只得了D。申雁问儿子成绩怎么这么差?约翰满不在乎地说:“我们班比我差的很多,有两个还留级了呢。”
申雁非常难过,这样的成绩不可能考上好的中学。如果进了差的中学里,可就糟糕了:差学校的学生吸毒打架,在教室撒尿,那种学校根本就不是学习的地方。申雁焦虑地跟约克说了好几次,要他每天在约翰放学后看着他在家里学习。约克嘴上答应,却不去做。
申雁急得不行,约克却满不在乎,反倒来劝慰申雁:“你不必这么着急。约克是个很成功的孩子。他的写作和阅读也不是最差的。联邦政府刚刚公布了今年的调查结果,多伦多有50%的成年人是文盲。大家不是生活得很快乐吗?”面对这样的丈夫,申雁简直无法跟他沟通,她气愤地说:“快乐快乐,猪也快乐,我不想让约翰像猪一样快乐!”
申雁犹豫了几天,一咬牙,辞去了年薪8万加元的职位,在家附近找了一份“part time”(非全日)工作,腾出时间给约翰恶补课程,备考六年级第一学期开始的重点中学选拔考试。
每天约翰放学后,申雁先给他讲30道数学题,然后读一个小时课文,再写一篇作文。这些作业,对于玩惯了的约翰来说,难度很大,每天都要弄到10点钟以后。申雁给约翰规定,每天的功课完不成,不准睡觉。有一天,约翰写着写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申雁非常生气,一把将约翰拽起来,吼道:“懒,懒,我叫你懒!”说着,就在约翰的腿上狠狠地拧了几把,疼得约翰“呦呦”叫喊。正在玩电子游戏的约克听见,跑过来,见儿子捂着腿流泪,他结婚以来第一次冲申雁吼:“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约翰有权利睡觉。”见丈夫对自己吼,申雁委屈地哭了,说:“我不也是为了他好吗?我是想让他有一个好的前途。你为什么不理解呢?”
这次冲突之后,约克有一段时间里对申雁的所作所为假装看不见,但他心里很不舒服。以前,他领着儿子到处疯玩的快乐时光一去不复返了。眼看着儿子每天坐在台灯前苦读的身影,约克就哀声叹气。
一个周末,约克对申雁说,一位朋友请他们全家去做客。申雁本来想让约翰利用这个周末,做一套中国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子,这下子泡汤了,所以并不情愿。到了朋友家里,她才发现朋友家房子很大,光花园就有200多平方米,车库里放着一辆奔驰和一辆宝马,还有一辆七座的车。朋友夫妻俩都是北多伦多市的公交车司机,合计年薪15万多。吃饭时,约克问朋友:“你是哪所大学毕业的?”朋友回答:“中学毕业时,我的统考分数不够,进了一所驾驶员技校,毕业后就进了公交公司。我妻子是我在技校的同学。”
约克意味深长地看了申雁一眼,申雁并不奇怪:在加拿大,一个执业水暖工的工资肯定比教授高一些,公交车司机收入确实也不少。在回家的路上,约克边开车边说:“亲爱的雁,我们的儿子将来最好的职业就是公交车司机了,又轻松,收入又高。”没想到,申雁猛地把拳头往车窗上一击,声嘶力竭地喊:“No way! No way!”(没门)吓得约克一激灵,汽车差点撞上路边一棵大枫树。
平安夜里父子俩逾窗逃跑
申雁越想越气愤,原来,约克要她去朋友家,是想劝说她,让儿子当公交车司机!我好歹也算硕士生,我的儿子竟然放弃上大学去开车!申雁一路上严厉训斥约克的“荒谬想法”,约克一言不发。
约翰的学习欠账太多,必须加紧追赶。申雁给约翰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精确到十分钟之内。如果约翰完不成任务,她就罚他站。
加拿大小学是六年制,但“中考”都是在六年级刚入学时进行。2011年秋季开学,约翰上五年级,离“中考”还有最后一年时间。可是,他的成绩还是没有太大的提高。申雁拿出中国学生备考冲刺的劲头来催促约翰补习课程,常常搞到夜里12点还不让约翰睡觉。约克敢怒不敢言,看在眼里烦在心上。2011年圣诞节前夜,申雁给约翰布置了20道题让他在书房里做,然后去厨房张罗圣诞大餐。过了一会儿,她打开书房门,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不但约翰不见了,约克也不见了。
那天晚上,直到下半夜两点多,父子俩才余兴未尽地回来。原来,约克偷偷地将儿子从窗户接走,去市中心看圣诞游行,狂欢了一夜。
申雁看着约克的脸,久久地不说话。从那天夜里,她开始与约克分居,做饭只给约翰吃,约克只好每天去街上买汉堡。过了几天,他就离开家里,和别人分租了一间卧室。
2012年1月底,申雁突然接到约克律师的通知,约克以“虐待儿童”、“限制人身自由”等6项罪名,将申雁告上法庭。申雁万万没有想到,约克会来这一手。她有点害怕了。她去律师楼,以每小时300加元的价钱,咨询了两个小时。律师告诉她,在加拿大,对有关虐童的事情是“零容忍”,她的行为肯定违法了,弄不好就要坐牢,甚至失去见儿子的权利。她大哭起来,哭得非常伤心。约翰见事情弄到这个地步,感到有些自责。
3月8日开庭。控辩双方律师发言结束后,辩方律师向法官出示了医生的检查报告,表明约翰并无任何内外伤。法官问约翰:“你每天学习到深夜是你母亲逼迫的吗?”约翰大声而干脆地说:“Never!”(从来没有)法官又问:“控方律师指控的所有事项,你听清楚了吗?”约翰说:“听清楚了。”法官问:“那些事情中的全部或部分曾经发生过吗?”约翰说:“Never!”
由于约克对自己的指控没有提供一件实证,比如录音、录像或者纸证,所有的证据都是约克自己的口述,显得苍白无力,再加上约翰的当庭否定,法官经过考证后,宣布申雁无罪。
经过这一场折腾,申雁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情绪极度低落,精神恍惚。有一天,她开车送约翰上学返回家的路上,思想开小差,在一个街区转弯时,撞到了路边的电线杆上。汽车的左车门撞坏了,她的头也被玻璃划破,缝了12针。
躺在病床上,她越想越窝火,越窝火越沮丧。孤独的时候容易想家,她想起了遥远的亲人,便打电话订了一个月后的机票,准备把约翰带到中国去,再也不回来了。
中国见闻引发的思考
当天夜里,约翰在病房里陪伴妈妈。半夜时分,申雁忽然被惊醒了。她听到一声声低沉的哭泣,睁开眼睛,借着窗外射进来的月光,看见约克正伏在床边抽泣。看到一米八二的大老爷们哭,申雁的心一下子软了,但嘴里还硬:“你来干什么?你不是要把我送进监狱吗?”约克说:“我哪里那么想过?我看约翰太受苦,受不了,我只好用那个办法吓唬你一下。要不然为什么我没有提供一件实证,全部证据都是我的口述?”申雁一听,恍然大悟,也确实是这么回事。
第二天,约克开车把申雁和儿子接回家,做了一顿他拿手的西餐。申雁虽然原谅了约克,但觉得两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她想回国呆一段时间,好好想想关于约翰和约克的事。约克不同意她自己回国,也买了一张机票,与申雁一起回到老家石家庄。
这是约克第二次来中国,第一次是结婚时,只住了一个星期。这次回来,约克大开眼界。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美丽的城市景观,发达的交通系统,物质的极大丰富,看得约克傻眼了,不由得一路惊叹,不断竖起大拇指,说:“都说美国、加拿大是发达国家,我看,都错了,中国才是发达国家。”约克的钦佩使申雁感到此行不虚。她认为,只有约克佩服了中国,才能真正信赖在中国长大的她的想法和做法。
申雁的姐姐在石家庄一所初中当老师,申雁领约克参观了姐姐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一进教室,60多个学生都在埋头写字读书,气氛非常严肃,与加拿大课堂上嘻嘻哈哈师生打成一团的情景完全两样。约克看到墙壁上有几条大幅标语,便问申雁是什么意思?申雁告诉他,那是“今日疯狂,明日辉煌”、“冲刺中考,血拼100天”。约克直吐舌头,自言自语道:“血拼,不是用鲜血来拼吗?原来,这里是战场呀!”申雁的姐姐领他们走到另一间教室,那里正上演着惊人的一幕:很多学生都是一边打着点滴,一边看书。约克问:“他们都病了?”申雁的姐姐告诉他,他们没有病,他们正在进行营养输液,这些营养液能保证这些学生在中考最后关头有足够的体力。约克听了,半晌说不出话来,头上慢慢沁出豆大的汗珠。
看到这些,申雁也感到有些过分,便领着约克离开了。约克问申雁:“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拼命地学习?”申雁说:“为了上更好的大学,取得更好的职位。”约克问:“可是,在中国,我看到的是物质极大丰富,没有人会有生存困难呀。”申雁说:“中国人从不认为吃饱饭就是最终目的。他们把辉煌的人生看得更重要。”
约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怪不得中国发展得这么快,中国人的勤奋程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所有的加拿大人都应该来中国看看,才会明白为什么加拿大每年的经济增长缓慢,而中国的经济却快速增长!”申雁有些沉默,心里不太好受。她本想让约克看看学生们勤奋学习的情景,以佐证自己对约翰的做法是有道理的,没想到竟然被约克看到了打点滴看书这样的场景。她第一次感到过分追求学习成绩的做法是可疑的,而自己对约翰所做的一些事也有些过激。想到这里,她有些愧疚,轻轻拉了拉约克的手,说:“我本想让你来受受教育,结果,受教育的是我。”约克真诚地说:“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人生,原来并不只是快乐,还需要有牺牲,这样人类进步才会快。”
两个人相视良久,忽然都开心地笑了。申雁感到,这是他们认识十几年来,第一次真正的心灵沟通,也是两人心中中西方两种观念的第一次融合。
回到加拿大,约翰一家去拜访曾祖母。约翰的曾祖母来自德国,曾任慕尼黑大学教授,是著名的社会学学者。92岁的老人给约翰讲了德国人勤劳努力,让德国变成经济强国的故事。约翰似乎长大了好多。他拉着申雁的手,说:“妈妈,以后我要好好学习,一定要考上麦吉尔大学医学系。”申雁摸着儿子的头,深情地说:“不,不要说一定,而要说争取。争取,就足够了。如果你争取不上,去当一个公交车司机,我也会开心,只要你愿意做事,并且努力了就好。”约克说:“约翰会像曾祖母一样,成为一个学者。我相信这点。”一家人开心地笑了。
截稿时,笔者采访了社科系主任、著名教育学学者杨洪泽教授。他认为,申雁和约克的冲突,是一起典型的东西方教育观念冲突的实例,其中的一些事实,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申雁传承了应试教育的一些做法,这种做法有可能会压抑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育,并不是可取的。约克对此从消极抵抗到最后诉诸法律,他的做法在西方社会是一种正常现象。仔细分析约克的观念和动机,会从中发现很多积极的因素。现代科技起源于西方,西方的教育观念,百花齐放,先进的经验需要我们去学习、消化;但我们必须在汲取的同时,防止负面的影响对我们教育观念的侵蚀。北美国家偏高的成人文盲率,是其经济长期踏步不前的原因之一,这给了我们一个预警信号。美国的科技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世界各地流入的科技人才,而不能完全归功于美国的学校教育。北美那种“高中生算不出两位数除法”的普遍现象,并不是我们要借鉴的。社会的发展,最终还是需要有扎实科学基础知识的大量人才的支撑。我们的教育,应该取东西方教育的长处,结合中国实际,才能走出一条支撑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快速稳定发展的教育之路。
(责编/方堃)
E-mail:fangkun212@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