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2012-04-29高明升
高明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小说是与散文、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创作体裁,是初中阶段必须学习的最重要的叙事作品之一,也是我们阅读生活中接触到的最广泛的文学样式。因此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落实到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核心是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又是小说分析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关键步骤之一。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呢?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一篇小说的思想意义不仅表现在情节和环境的描写上,更主要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因而阅读小说不可忽视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从人物描写上看
小说中人物肖像、语言、心理行为的描写,是人物形象的直接表现。它的作用不只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以“形”来传“神”,因此分析人物外貌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从一个人物的肖像服饰可以分析出他的精神状态和身世遭遇,例如《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十一二岁,紫色圆脸,项带银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这是一个活泼、勇敢、英俊的少年。而中年闰土却变成:“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是一个饱经忧患,受尽劳累、饥寒交迫、麻木迟钝而又自卑的人了。鲁迅先生通过闰土的肖像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性格的巨大变化,从而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给人民造成了苦难。
又如:《范进中举》一文中描写范进看到中举的报帖后,把手一拍笑了一声,说“噫!好了我中了!”这一拍,一笑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衷功名的封建下层知识分子形象。
再如: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这是心里骤然紧张所致;“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于勒的目光,怕他认出自己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是怕他们察觉出这个秘密。这里一系列行动描写,加上表情的描写,层次分明地写出了人物紧张、恐慌以致失魂落魄的心理状态。充分表现出菲利普自私、冷酷 、虚荣、冲动、惊慌失措、没有主见的性格特点,这样的描写能够透视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人物灵魂,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金钱对人的灵魂的扭曲。
二、从情节发展上看
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即人物性格是通过情节发展具体体现的。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例如,《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司马懿如果不是深知诸葛亮善用伏兵之计,他也就不会退兵了,反之如果诸葛亮不是深知司马懿生性多疑,他也就不会冒险用“空城计”了,那样“空城计”的情节也就无法产生了。由此可见,“空城计”的情节发展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发生联系后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才说把握好故事情节能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三、从环境描写中看
环境是人物生活的土壤,是对人物形象的衬托。小说中的人物总是在一定环境中活动的人。小说中的环境是指作品描写的围绕人物展开的或人物行动涉及的一切外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另外,小说的环境还包括与人物及其行动有关的特定气氛和情调。环境对人物的衬托作用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是指环境与人物和谐一致,即社会风气、自然风光、气氛和景物色调等与人物的性格、命运、言行等组成和谐统一的艺术画面。反之,则是反衬。例如《红楼梦》写几位贵妇人的信房;贾母是“大家子住上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王夫人的正内室“轩昂壮丽”,突出其主持荣国府的地位;邢夫人居处的“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写出了屈居人下的身份;凤姐住处则色彩鲜艳、富丽堂皇,令人“头晕目眩”;秦可卿住房“则有一股细细的天香袭人而来”,房内摆设弥漫着一种浓艳得近乎淫靡的情调。这些描写都与人物的身份、行为、性格、气质一致。贾宝玉娶宝钗之时,正是林黛玉气绝之际。一面宫灯闪烁,欢声笑语;一面竹梢风动,月影移墙,一喜一悲,更突出了林黛玉的悲剧命运。
当然,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我们还可以从历史背景中看,从细节描写中看,从情节对比中看等等。但是不管怎么分析都离不开描写、情节、环境这些最基本的要素。因此,要引导学生准确的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基本的方法:从人物的描写、情节的发展、坏境的描写和变化入手,透视人物形象的灵魂,立体的把握人物形象。从而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