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2012-04-29李琼
李琼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习者所处的学习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模式也与传统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文章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原则、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等。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一、概述
1.信息技术简述
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主要指与信息的产生、获取、表征、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有关的科学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rnet已经把全世界的信息资源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的教育信息来源。
2.研究背景
目前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背景下,学习者所处的学习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模式也与传统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如何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教学设计案例,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模式便成为一大主题。
二、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教学设计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其教学是说教式教学和分学科定时教学,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集体化的、无个性的、个别学习的行为,教师作为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播者,按年龄和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对学生所学的学科知识与分离技能进行评价。
现代教学——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设计模式主要以学生探究为主,采用交互式教学和多学科交叉的问题解决式教学,学生的学习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合作学习行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对学生进行异源分组,并以行为为基础进行综合性评价。
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建构主义“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开放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不谋而合的,理应成为构建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设计模式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指南。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1.主动性原则
主动性原则就是把学习者通过信息技术环境带入教学情境,让他们主动探究,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的情境中,不断强化学习动机和探究心理的形成,学生为求知而乐,达到一个更丰富、更广阔的境界。
2.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创设出的教学情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要,引领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3.互动性原则
互动性原则就是指要利用创设的情境进行互动探究学习,不仅使学习者迸发出强烈的学习兴趣,还要使不同的学习者通过沟通、竞争与合作,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方互动,更快、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4.发展性原则
为了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必须贯彻发展性原则,就是要以学生现有能力水平为出发点,一步步接近所确定的培养目标。
5.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全部的知识传授、学生协作、意义建构的衔接,要有利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展开,有助于全部学生顺利完成对新知识建构。
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法
1.设计故事情境
创设故事情境,就是将教学内容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和资源,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教师创设故事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运用适当的媒体,创设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情绪反应的形象整体。
2.设计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障立疑,将其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一个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尝试解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实验情境
实验的条件在传统课堂上并不能都得到满足,而信息技术环境下创设实验情境可代其功能。学生一方面按照教师的要求及学习目标模仿练习,以巩固新知识,另一方面凭借想象,展开联想,亲身体会实验的乐趣,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强化对问题的求解能力。
4.设计模拟情境
对于一些不能亲眼所见的学习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将其模拟出来,通过媒体的再现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这种模拟的情境在学习中能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5.设计心理情境
信息技术中的媒体技术能对学生认知心理产生激励效应,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意志,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产生认知的“高峰体验”,进入对知识信息积极探索的良好精神状态。
6.设计交互情境
运用信息虚拟技术,通过互相交流,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中还可创设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情境,可以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方便、快捷地进行讨论交流,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协作能力。
六、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情境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水平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要提供与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和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情境,使学生具有为理解主题所需要的经验,帮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去发现、探索与解决问题。因此,应注意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对学习者学习特征的分析。
2.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的情境教学设计要尽可能真实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创设中,强调创设真实情境。因此,在情境教学设计时,要善于利用各种媒体的长处,尽可能运用真实的媒体,减少对媒体的技术处理与修饰。
3.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的情境教学设计要有多样性
对教学情境的设计应该围绕学习主题,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多变与多样化的情境,由学生自己选择符合自己经验的情境进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完成意义的建构。
4.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的情境教学设计要有吸引力
课件的情境创设要善于创新,富有变化,既要让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又要有新的信息、新的情境、新的问题,善于运用不同媒体的特点去表现不同的效果,以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5.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的情境教学设计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目前,在一些课堂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实验中,只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忽视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的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对于抽象的知识体系,运用信息技术很难具体化、形象化,还需要教师的讲解;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自由的“遨游”,更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李龙.教学过程设计[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2]唐伟.远程多媒体学习软件教学设计模式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1(1).
[3]付浩,季建光.中学生信息伦理道德的调查与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10).
[4]周莉亚.中学信息伦理教育的教学实践尝试[J].科技资讯,2007(1).
[5]梅家驹.教育技术的价值观[J].中国电化教育,2005(2).
[6]蔡连玉.我国学校信息伦理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2).
[7]杨改学.《现代远程教育》,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8]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王逢贤.《学与教的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