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幕的突围
2012-04-29张兴军
张兴军
市场就在那儿,国内电影人知耻后勇的时代到了。
如果从眼前穿越到2012年的年底,相信国内电影业炒作的焦点必然是距离200亿咫尺之遥的票房佳绩。年均30%的增长奇迹,似乎只会发生在电影市场突飞猛进的中国。
然而,对于奋进中的国内电影人,首先的感觉绝对不会是沾沾自喜。相反,是一种不无尴尬的窘态。
“狼”来了
2012年4月23日,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正式开幕,星光熠熠的红毯,让国家会议中心瞬间成了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预期50亿的签约额,将再次开创一个纪录。数字的背后,则是国内电影人对中国电影产业未来博兴的憧憬。
出席电影节的最大牌明星,莫过于极具票房号召力的加拿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卡梅隆的莅临,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电影节国际化的含金量。美轮美奂的开幕式,让这个为电影3D时代到来无与伦比贡献的导演叹为观止:一般北京举办什么活动,总会给人惊喜。
在卡梅隆的致辞中,或多或少体现出了他莅临本届电影节的深意。就在电影节开幕式当日,3D修复版《泰坦尼克号》已取得了7亿的票房佳绩,而且增长势头仍在继续。这让卡梅隆难掩惊喜:“过去两周《泰坦尼克号3D》在中国内地的收入,是世界其他市场的收入总和。”
让卡梅隆惊讶的,不仅仅是电影院数量上史无前例的增速,中国观众对3D电影的热衷程度,也让这位开创了3D电影时代的导演倍感惊喜。迄今为止,中国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第一位是《阿凡达》,第二位是《泰坦尼克号》,都是3D版,导演都是卡梅隆。
自从中国电影市场开放以来,好莱坞电影长驱直入,一直占据着中国票房的半壁江山。在近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好莱坞凭借卓越的影片质量,轻描淡写间就打赢了一场以少胜多的票房战役。
2011年,中国票房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增长,总票房一举突破131亿。中国作为世界电影业中不可忽视的一极,得到包括卡梅隆在内的众多导演的认可。但颇令国内电影人尴尬的是,国产片无缘票房三甲。《变形金刚3》席卷了10.89亿元,《功夫熊猫2》次之,取得了6亿的票房,《加勒比海盗4》也有4.6亿,抢尽了国产电影的风头。虽然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跨年之后也取得了6亿多的票房成绩,但随后便被汤姆·克鲁斯担纲主演的《碟中谍4》拉下马,屈居其后。
2010年,被认为是国产电影人的扬眉吐气之年。尽管《阿凡达》取得了12亿的票房,但冯小刚与姜文凭借《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I》和《让子弹飞》,狂取近20亿的票房。二人也是当年票房突破百亿元大关的中坚力量。但在2011年,两位导演皆陷于沉寂,没有新的影片上映,才出现了上文提到的国产电影的尴尬。
雪上加霜的是,这种挑战仍在继续,而且以前所未有的势头演进。今年2月,在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中国与美国就电影工业交流和电影文化发展等相关问题达成部分协议,其中第一项就涉及进口片配额一事。根据协议,中国将在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再增加14部分账电影的名额,但必须是3D电影或者是IMAX电影。海外片商在中国票房的分成比例,将由目前的13%提高到25%。
对于被3D压得透不过气的国产电影来说,未来的生存空间看似越发逼仄。在2011年,中国的国产故事片达500多部,但能在影院上映的不到200部。美国电影每年的引进配额增加,势必会进一步挤压国产片的生存空间。
掣肘
其实,对于兵临城下的“好莱虎”,导演冯小刚并没有过分悲观。在他看来,外部竞争者的倒逼,一方面可以拓宽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空间,同时也有利于督促有关部门强力打击盗版。从来不惧票房战的冯导,字里行间是一种“优胜劣汰”的成熟商业思维。
进口分账片在票房上的攻城掠地,有其合理之处。好莱坞山姆大叔在商业上的成熟运作,20世纪福克斯、迪斯尼、梦工厂等几大电影业巨头不惜成本的制作和推广,加之电影业积蓄的人才力量,皆是起步相对较晚的国内电影难以比肩之处。
以1954年出生的卡梅隆为例,迄今他只导演了8部电影,包括《阿凡达》、《泰坦尼克号》、《真实的谎言》在内的经典影片,不仅部部叫好叫座,而且每一部都堪称阶段性的巅峰,直到今天也让人常看常新。单是正在上映中的3D版《泰坦尼克号》,他就花了一年半的时间一帧帧画面地精雕细作。这种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是国内电影界亟需的特质。
反观国内,因文艺片脱颖而出的张艺谋,近几部影片均差强人意。《金陵十三钗》的十亿票房目标只实现了60%,再之前的《三枪拍案惊奇》被影评人诟病为粗制滥造之作,即使是中国商业片票房破亿先河的《英雄》,也主要是得益于明星牌和营销噱头。
创新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是国内电影人普遍缺乏的首要特质。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北京市委书记充分肯定了卡梅隆给电影业所带来的创新元素。刘淇称,卡梅隆的《泰坦尼克》《阿凡达》等电影,体现了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结合,为中国电影人树立了榜样。
保卫战
面对引进电影的不断冲锋,打响国内市场保卫战第一枪的是华谊兄弟。
就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前夕,华谊兄弟召开发布会率先公布了剑指25亿票房目标的H计划。根据H计划,今明两年华谊兄弟将有14部力作,由冯小刚、徐克、成龙、钮承泽、彭浩翔、滕华涛等著名制作完成。
虽然相关的影片还处在前期的筹备阶段,但各位导演均异口同声地表明抗击好莱坞的决心,包围国内电影市场俨然到了同“仇”敌忾的地步。
今年下半年,华谊兄弟将有《画皮Ⅱ》、《女朋友·男朋友》、《忠烈杨家将》、《太极之从零开始》、《十二生肖》、《一九四二》6部电影上映。告别去年的蛰伏,华谊兄弟2012的高调复出,给国产电影的振兴带来了些许希望。业内人士甚至预计,2012年将是华谊兄弟的电影年,票房收入再创新高势在必得。
这场票房保卫战开路前锋无疑还是冯小刚。作为中国票房最有号召力的导演,过去二十年冯小刚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影响力。截至2011年,冯小刚在华谊兄弟执导了10部作品,总票房高达21.68亿元,平均制片商投资回报率高达52.04%。董事长王中军就曾公开表示,冯小刚是华谊兄弟的核心竞争品。
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也坦言时下国产电影的“水深火热”。“近期是中国电影非常繁荣也是非常艰苦的时期,人人都在议论好莱坞大片带来的冲击。”对于票房上偶尔的翻身仗,王中军有着清醒的认识:“现在美国电影进到内地市场都是集团军,而我们在小技术上博巧,偶然玩一个游击队突击,要正面抗击好莱坞很困难。”
2010年,博纳影业率先赴美IPO,获得资本市场追捧。最近,万达影城上市的脚步也渐行渐近。连罕至中国的卡梅隆都在关注中国电影一日千里地增长着的银幕数量。中国电影的潜在市场为世界看好的同时,正成为电影业的必争之地。
市场就在那儿,国内电影人知耻后勇的时代到了。正如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冯小刚的宣言:
“现在好莱坞占着这么多厅,但我们还是要杀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