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央电台“走转改”活动系列报道的感受与期待
2012-04-29张凤刚
张凤刚
摘要:作者系中央电台听众,持续收听和关注中央电台、中国广播网 “走转改”活动系列报道。本文概括了中央电台“走转改”活动的整体特点,即领导重视,角度多元,创新形式等,分析了中央电台“走转改”活动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即从内部管理上积极推进“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在各地设立“不在编”的常驻记者站,依托新媒体技术积极推进广播收听方式多元化等。
关键词:多元 创新 贴近 常态
中央电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下简称“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推出了一大批源自基层、令听众印象深刻的新闻作品。为促进这项活动机制化、常态化地开展,作为一名普通听众,笔者谈谈对中央电台“走转改”活动的感受与期待。
一、对中央电台“走转改”活动的总体感受
通过持续收听中央电台“走转改”系列报道和浏览中国广播网相关文字报道,笔者有以下感受:
一是领导重视,亲下基层当记者。4月23日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播出一段片花:“我是记者王求,只有从基层挖掘出百姓的故事,才是最真实感人的素材,也只有那些带着生活体温、原汁原味的声音,才会生气勃勃、打动人心。”接着播出了王求台长带领中央电台走转改系列报道“倾听贵州”采访团深入毕节黔西县,在农家小院与村民算收支、话发展的连线报道。当晚的这篇报道,不仅使我了解到中央电台正在组织开展“走转改”活动,而且了解了这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到了台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此后,在广播节目里和中国广播网上,我开始持续关注中央电台“走转改”活动的进展情况:在短短几天里,王求台长先后到贵州毕节、铜仁、遵义、贵阳等地进行采访报道,行程数千里,采访近百人,紧接着又不辞辛苦赶赴新疆,展开了“倾听新疆”系列报道;同时,中央电台其他台领导也纷纷赶赴一线当起了记者。由此,我深切感受到中央电台领导求真务实的作风和谦虚谨慎、视自己为新闻队伍中普通一员的可贵品质,也愈发使我坚信:有这些领导的言传身教和率先垂范,中央电台的“走转改”活动一定会取得显著成效。
二是角度多元,足不出户“游”中国。追随中央电台“走转改”活动记者不断延伸的脚步,受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前进中的中国:“倾听贵州”让我仿佛置身“杜鹃花开、庄稼透绿、满眼春意”的云贵高原,感知黔西乡村的风貌、红色遵义的茶香;“倾听新疆”则让我感受到了天山南北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滚滚热潮;“倾听安徽”更让我了解了自主创新的合肥现象、重绽活力的黄梅戏艺术、铜陵收入倍增的新道路;“倾听浙江”则揭秘了“中小企业如何发展创新”、“海洋经济如何千帆竞发”、“生态保护如何惠之于民”等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透过这些地域广阔、内容新颖、角度各异的新闻报道,我感到中央电台“走转改”活动系列报道紧扣经济脉动,浸满泥土芳香,贴近百姓生活,让人感觉真实可信,具有很强的可听性和贴近性。
三是创新形式,巧搭平台抓宣传。为便于听众及时准确了解“走转改”活动系列报道,中央电台依托现有节目的框架,在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纵横》、《央广新闻》等节目中循环播出《2012百姓故事》;在《新闻和报纸摘要》推出了《春耕日记》、《人物特写》、《基层中国》、《百家电台走基层》等一批特色专栏,并以此来报道那些平平凡凡、默默无闻的基层人物和洋溢乡土气息的乡村小事,使中央电台的基层新闻报道比重大为增加,让广播节目更加“接地气”和富有亲和力,让普通百姓愈发感受了中央电台新闻的力量和温度。同时,在中国广播网首页开辟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专栏,逐一链接了“倾听贵州、倾听新疆、倾听安徽、中国湿地报告、四川行、贵州行、山西行、六安行、走进西藏”等“走转改”活动的相关报道,为网民、听众随时查阅相关报道提供了便利。
二、开展“走转改”活动的积极意义
笔者认为,中央电台开展这次“走转改”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一是为中央领导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今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一年,也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中央领导不断就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展开密集调研。因此,中央电台通过积极开展“走转改”活动,撰写、播发了大量原汁原味反映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闻报道,可谓恰逢其时,将有助于中央领导更好地了解基层实际,为其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促进各地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二是增强了中央电台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在“走转改”活动中陆续播发了一批源自基层、反映基层的新闻作品,这些报道贴近基层实际、反映民众生活,富有人情味和亲和力,对中央电台拓展基层听众队伍、扩大央广品牌影响力很有帮助。
三是锤炼了一支素质过硬的新闻记者队伍。中央电台各路记者在“走转改”期间辗转于各地城市、乡间,承受着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重重考验,而所有这些,既让我从一个侧面了解到中央电台有一支素质高、作风正、肯吃苦、讲奉献的记者队伍,又让我感到,经过这次赶赴各地开展“走转改”活动的锤炼,相关记者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入透彻,也为今后撰写出更多的角度新颖、贴近生活的精品佳作奠定了基础。
三、几点建议
为推动“走转改”活动的持续开展,作为一个广播的忠实听众,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是从内部管理上积极推进“走转改”活动常态化。首先是要建立用稿导向引导机制,明确各频率每季度乃至每月基层新闻的用稿比例,以此来吸引一线记者积极下基层挖掘素材、撰写稿件。其次是要建立基层新闻报道工作量化考核机制。要将基层新闻反馈、采用情况列入中央电台内部对各记者站、每名记者的年度考核目标,通过制度约束激励一线记者积极撰写基层新闻。第三是要增加基层报道的采访补贴。
二是在各地设立“不在编”的常驻记者。面对报道范围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中央电台驻各省市记者站受人力、物力所限,不可能长期“蹲守”一地进行追踪和采访报道。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并使自身具有更敏锐的新闻触角,建议中央电台巧借外力,积极探索在各省市的市县一级区域设立“不在编”、“搬不走”的常驻记者站。
三是依托新媒体技术积极推进广播收听方式多元化。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传统的广播运营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与挑战,但也为中央电台依托新媒体技术实现“走转改”报道乃至其他各类广播节目的广域覆盖提供了新的契机。可通过加强与新浪、腾讯网站的战略合作,利用官方微博在第一时间对“走转改”活动乃至其他重要新闻进行预告;通过在新浪、腾讯网站首页设立新闻标题提示和提供微电台网络链接,来提高相关新闻的点击量。再如,随着当前手机上网功能的普及,在手机上链接中国广播网进行在线收听已变成现实,但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让听众随时、随意地以“小文件”形式下载中央电台相关新闻或是其他广播节目的某个片段(目前长达1小时甚至数小时的节目太长,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兴趣多元,很多人难以在手机上进行如此长时间的持续收听),那么听众就可以在手机上下载节目并以回放方式重复收听,甚至以短信方式彼此转发中央电台某条新闻、所播歌曲、某个节目片段等,而这将迅速扩大中央电台“走转改”新闻及其他节目的传播范围,让广播更深地融入大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