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故意“刁难”姚晨
2012-04-29李星佺
李星佺
因为南琦的信任,作为师兄的我,陪她一起前去采访姚晨,完成这次特殊的作业。
昏黄的壁灯下,姚晨坐在我们对面的白沙发上,微颔着头,陷入沉思。“⋯⋯那个人就是我,当时我很不高兴⋯⋯”抬起头,捋了捋长发,姚晨娓娓地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无奈却真实。“⋯⋯您18岁时是什么样儿,有没想过会成为万人瞩目的大明星?”这是南琦的第一个问题。从专业角度讲,采访的第一个问题一般都该是闭合式的,受访者只需回答是、否或其它简单事实就行。至于需要受访者回忆、思考类的问题,当采访进入佳境后再问也不迟。对姚晨而言,这是十多年前的事,虽然南琦有姚晨十八岁时肯德基打工的提示,但要让姚晨准确回忆其中细节,是挺难的,她的确需要有一点思考的空间。但,姚晨还是完完整整地回答了小姑娘的提问,这是她第一次对外谈起那段经历。
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故意“刁难”姚晨,取得了预想效果,是我给南琦支的一招怪棋;那么接下来的采访能够顺利进行,则是南琦确实“俘获”了姚晨的心。
采访之前,姚晨的助理小麦看过提纲,曾善意的提醒南琦,“有些问题,姚晨只会和熟人聊到,面对陌生人恐怕很难聊起。” 我担心的和小麦一样,这些敏感问题姚晨到底会不会答?要是那些“自来熟”的问题导致沟通卡了壳该如何?然而,南琦依然坚持,即便抛问题时有些慌乱,过渡衔接也不甚自然,但她还是大胆地提问。
诚然,南琦依然在问“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类深访才能经常见到的问题,可姚晨没有敷衍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她都认真作答,并于不足之处及时补充。相信她是把这次见面当个朋友间心对心的交流,而不是采访者在窥秘。南琦用事实告诉了我:只要沟通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交流真诚以待,便能无话不谈。
临走前,贴心的姚晨把满桌的零食都塞到了南琦的背包里:“路上吃吧,这么晚都饿了。”
采访一结束,姚晨转发了南琦的那条微博,并感谢小姑娘的真诚、认真,让自己有了一次难得的被访经历。
南琦的粉丝数也在一夜之间从不到300冲上了四位数。在我们回校的出租车上,她甚至还收到了好几家媒体的采访邀约。南琦婉拒了所有采访邀约,除了当晚的感谢外,没在微博里提过这件事。
“我想过几天后这件事会自然冷却,到时候他们就不找我了。”第二天,南琦给我发了这条短信。
后来,我浏览南琦微博里的评论,其中有一条“这真是一次难得的采访实践”,我相信这才是南琦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