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主动识字
2012-04-29罗亿虎
罗亿虎
识字是学习语文乃至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工具的工具,因此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识字与写字”作为低年级教学的一项主要课程目标,要求1—2年级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学生往往因为识字任务的繁重和识字教学的枯燥乏味而厌于识字。然而识字量的不足又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主动识字,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已成为当前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课堂为主阵地,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过低年级的老师都知道,人教版九义新教材每课基本上都有14个左右的生字。如果按传统的识字教学法,带领学生逐字分析笔画、笔顺、偏旁、结构,不仅枯燥乏味,无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而且识字任务如此之繁重,再优秀的教师也无法保证每位学生当堂掌握所有生字。因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尽快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所谓自主识字,就是指在识字中学生自己运用学过的汉字知识和规律去观察、分析、推理、发现,进而认识新的生字,掌握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能力。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呢?一是,教师可以在平常的识字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形声、指事、象形、会意这些基本构字方法讲给学生听,以便于学生从汉字音、形、义着手,因形索义,据义记形。如“鸟”:(ノ)是嘴,(ㄅ)是头,(ヽ)是眼睛,(ㄣ)是身子,(ー)是脚。这样学生很容易掌握“鸟”的音形义。又如教人教版九义教材一年级上册《日月明》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方法让学生知道:盖子盖住火就为“灭”;人靠在树木上就为“休”;“众”为很多人在一起;“本”为树木的根;“旦”为太阳升起地平线。至于“日”、“月”、“山”、“田”这些象形字,更是生动形象,教师一讲,学生觉得有趣,也就比较容易地掌握了这些字。而且心理学告诉我们,这样的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更深入,更不易遗忘。二是,教师平时多花点心思设计识字教案,把多种识字方法贯通于教学之中,日积月累,学生自然会掌握这些识字方法和识字规律,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减轻识字难度。比如我在训练一段时间后,在教“鲜”字时就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找方法来记:
“有鱼又有羊,味儿真鲜美。”(字义角度)
“左边为鱼,右边为羊。”(结构角度)
“‘样字去‘木换上‘鱼就是‘鲜。”(熟字换偏旁)
“大海水连天,鱼儿味道鲜;山上羊儿肥,羊肉味道美。”(顺口溜)
“左边腥来右边肥,前者爱在水里游,后者爱在山上走,合在一起味道美。”(猜字谜)
看,有的从字义去记,有的从结构去记,有的利用熟字换偏旁来记,有的编顺口溜来记,还有的用猜字谜法来记。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了,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多做识字游戏,让学生喜欢学习,培养学生识字兴趣
教育心理学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在进行识字教学时,通过填字、组字、变字等方式带着学生做识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使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如:“十”加一笔变“土”,“木”加一笔变“禾”,“天”减一笔变“大”,“子”减一笔变“了”,还有加偏旁或换偏旁变成新字等游戏。练习中多出些“找朋友”、“给小鸟找家”、“采蘑菇”等游戏类题目,让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在巩固识字时,可通过“摘苹果”、“开火车”的游戏来进行比赛。目的不在于比赛结果的高下之分,而在于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提高识字效率,而且能使学生春风化雨般地感受到汉字的韵味与魅力,生发喜欢汉字、主动识字的兴趣。
三、鼓励学生多看连环画式的读物,利用儿童的阅读期待心理,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不愿阅读文本读物,但都喜欢看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式的读物。因为连环画式的读物用图画一步步地展示了故事情节,学生可以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一边看图,一边读文,通过图画了解文本内容,猜读文本中的生字。如:“美丽的鲜花”的前面,是“一束束”、“一把把”,还是“一朵朵”?其实,只要看看插图,我们就会知道,不是“一朵朵”,再加上“把”是学过的字,因此,可以确认这里应该是“一束束”。对此笔者有切身体会,像《林海雪原》、《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基督山伯爵》等中外名著,我都是从连环画中最早接触到的。这些读物极大地调动了我的阅读期待心理,激发了我多识字的愿望,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我的阅读能力,至今都感到受益匪浅。正因如此,人教版九义新教材一年级上下册各出现了两篇连环画课文。教科书安排这种形式的课文,也是为了利用儿童的阅读期待心理,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有意识地将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养成随时随地到广阔生活中识字的意识与习惯
汉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旦把汉字的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学习汉字就不会太难,而且会变成一种乐趣,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什么中国人一到英美等国家就很快、很容易地学会英语了呢?其实就是这个道理。笔者的孩子才三岁多,但他经常骑他的那辆“好孩子”童车,因此早就将这三个字记得滚瓜烂熟。由此受到启发,我在教学识字课《自选商场》时,就要求学生搜集商品商标,并比一比谁认得多;教学《菜园里》一课时,又要求学生到菜场认识蔬菜名称;教学《语文园地四》“我会读”一题后,又鼓励学生到生活区去认识各种标牌,对认得多的学生给予奖励。结果,这些方法都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识字量大大提高。可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多途径识字,对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养成主动识字的意识与习惯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仅仅是传授者,更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法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如果教师把识字的方法教给学生,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心灵放飞的自由,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学习潜力就会充分发挥!学习一旦和学生自己的体验结合起来,就会升华为一种学习新知的动力。从识字这个角度来说,就转化为新课标所提出的“主动识字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进而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