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性糖尿病足患者与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a差异研究

2012-04-26马远征马伟凤解放军第309医院全军骨科中心骨内科北京100091通讯作者mailwangl309sinacom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酶原纤溶糖尿病足

金 毅, 王 亮, 马远征, 白 颖, 何 岩, 陈 琼, 马伟凤, 杨 帆 (解放军第309医院全军骨科中心骨内科, 北京 100091;通讯作者,E-mail:wangl309@sina.com)

糖尿病足病(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以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甚至坏疽为临床特征,多发于下肢、足趾、足底部等处,病情重、发展快,致残、致死率高。其发病原因涉及神经、血管和感染,治疗困难,医疗耗费巨大,严重的可导致截瘫。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 240万,其中农村4 310万,城市4 930万左右,2型糖尿病占其中的90%以上。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根据ABI检查在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其下肢动脉病变的患病率达19.47% -23.80%[1]。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男性占大多数,男性糖尿病足更应引起重视,目前关于糖尿病足患者脂代谢情况报道较少,本研究我们比较了糖尿病足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a代谢情况,为糖尿病足与脂蛋白a代谢关系研究提供临床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8-09~2011-02在我科住院的男性糖尿病足病患者30例(糖尿病足诊断均符合国际糖尿病足工作/IDF顾问组发布的诊断标准[2]),平均年龄(61.53 ±10.89)岁,病程(11.35±2.27)年;取年龄匹配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1])30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54.43 ±10.34)岁,病程(10.12±2.75)年。所有入选对象均无肝、肾功能异常、甲状腺、甲状旁腺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等。

1.2 临床检查 所有检查对象于清晨空腹抽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HbA1c、TG、TC、HDL-C、LDL-C 均使用 H76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糖尿病足组与2型糖尿病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糖尿病足组与2型糖尿病组一般情况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the baseline between diabetic foot group and type 2 diabetes group

2.2 生化指标 糖尿病足组与2型糖尿病组FBG和 HbA1c、TG、TC、HDL-C、LDL-C 等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糖尿病足组与2型糖尿病组生化指标比较 (mmol/L)Tab 2 Comparison of biochemical index between two groups (mmol/L)

2.3 脂蛋白 糖尿病足组脂蛋白a(Lpa)高于2型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E(ApoE)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糖尿病组游离脂肪酸(NEFA)高于糖尿病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糖尿病足组与2型糖尿病组脂蛋白指标比较 (mmol/L)Tab 3 Comparison of lipoprotein index between two groups (mmol/L)

3 讨论

糖尿病是独立于其他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外引起心脏病及周围动脉疾病的主要原因,其所致的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率是正常人的4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肢缺血导致的间歇性跛行、肢体发冷、静息痛等,最终的结局是足部溃疡、截肢和死亡[3]。有报道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下肢血管病变者达15.1%[4],而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更高[5]。

糖尿病足的最基本的病理机制是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虽然微血管病变仅是一部分糖尿病患者足溃疡形成的原因,其他研究表明微血管病变所致微循环障碍可能是导致足溃疡难以愈合的重要原因[6,7]。但是一旦溃疡发生,动脉供血不足亦可导致溃疡不愈合。

本组资料显示,糖尿病足组Lpa水平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有研究表明Lpa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可能的机制如下:①脂蛋白a(Lpa)是一种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核心部分为中性脂质。ApoB-100分子以及Apo(a)以二硫键共价连接组成极性脂质表层。Lpa可能通过LDL受体途径进行代谢。②Lpa增强了细胞内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以及ICAM-1在细胞表面的表达,Lpa促进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E-选择素的表达,白细胞黏附增强(主要是单核细胞),从而促进单核细胞黏附移向血管壁;③Lpa自身氧化。Lpa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在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时,Lpa也可被氧化修饰成氧化Lpa,氧化Lpa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同样可被清道夫受体识别结合,诱导刺激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并进一步泡沫化[8]。

另外,有报道称Lpa变化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密切关系[9]。其可能的原因为:脂蛋白(a)与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的结构具有高度同源性,可竞争性抑制PLG激活,干扰PLG与受体的结合,并抑制血小板血栓的溶解;可竞争性地抑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PLG的结合,干扰血栓栓子表面纤溶酶原的激活,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有利于血栓形成;Lpa可干扰纤溶酶原与链激酶的结合,从而抑制了对纤溶酶原的激活作用,也就抑制了纤溶酶的形成和纤维蛋白溶解,促进血栓形成栓塞的发生[10]。

2型糖尿病不仅对糖代谢产生异常,而且对于蛋白质、脂肪等均有影响。糖尿病足作为2型糖尿病最为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患者脂蛋白a代谢更为混乱,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因增加脂肪代谢异常的治疗。作为预防,也应在糖尿病时期开始进行对脂代谢的干预。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1-4,5-8.

[2] 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IDF顾问组.2007糖尿病足处置和预防实用指南[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16(1):63 -65.

[3] 王亮,窦京涛,敖国坤,等.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介入观察治疗[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38(10):932 -934.

[4] 沈琴,贾伟平,包玉倩,等.社区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人群周围血管病变的患病率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2):1530-1533.

[5] 王庆开,林小影,翁雪燕.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8,29(8):1377-1378.

[6] Rossi M,Carpi A.Skin microcirculation in peripheral arterial obliterative disease [J].Biomed Pharmacother,2004,58(8):427-431.

[7] Zimny S,Dessel F,Ehren M,et al.Early detection of microcirculatory impairment in diabetic patientswith foot at risk[J].Diabetes Care,2001,24(10):1810 -1814.

[8] 孙霞,郑建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蛋白(a)关系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07,9(6):741 -742.

[9] Cooper ME,Jandeleit-Dahm KA.Lipids and diabetic renal disease[J].Curt Diah Rep,2005,5(6):445 -448.

[10] 任长东.脂蛋白(a)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2008,46(5):38-39.

猜你喜欢

酶原纤溶糖尿病足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替罗非班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PCI合并慢血流急性STEMI的临床疗效
尤瑞克林与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联合应用